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美",即"和谐、尚美".和谐是指结构的协调,是事物按照规律协调运转达到的最佳状态,它是和美教育的本质;尚美是指达到美好的境界,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它是和美教育的奋斗目标."和美教育"就是用"和美"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美"发展的人,从而促进师生个体主动愉悦多元发展,开开心心生活,快快乐乐工作,和和美美学习,使整个教育充满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校逐步提炼出“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已有的“生疑、猜疑、释疑、质疑、传疑”的“五疑导学和美数学模式”基础上,与新基础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渐渐探索出带有本校特色的和美数学课堂模式,即和谐、高效、开放、多元、发展的课堂。以和聚力,以美育人,促进学生主动、愉悦、多元发展,是和美数学课堂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美数学课堂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策略日趋完善,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和美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美教育理念进入课堂能释放学生传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压力,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并且给课堂营造甜美和谐的氛围。而创设和美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创建和美课堂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本文就针对推行和美教育,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进行简单的分析。一、和美教育和课堂优化1.和美教育。"和美",即"和谐、尚美"。和谐是指  相似文献   

4.
曹金贵 《江苏教育》2011,(10):58-59
“和美”是淮安市淮海路小学追求的目标。“和美”即和谐、尚美.“和”是核心,“美”是特色。我校总结反思60多年的发展历程.借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思想,提出“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和美”特色为中心,着力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文化、课堂文化、艺术文化、书香文化等,力求全面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努力培养具有民族气质且素质全面的面向世界的未来人才。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致力于建设"和美课堂",丰富学生的"七彩童年"。"和美课堂"追求课堂教学各要素的和谐统一,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与成长的场所,促进教师与学生、主体与环境、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和谐统一。该校追求教学内容结构之美、设计开放之美、资源生成之美及生命涌动活力之美,建设探  相似文献   

6.
“和美语文”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提出并实践的教学主张。美的辞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和美语文从古今中外哲人中汲取精髓与智慧,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一分为三的哲学观,求得对立统一,从和谐融通中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态之美。多年来,和美语文在阅读教学方面逐步形成了“美不胜收、韵味无穷、有感而发、品味高雅”四大教学智慧。尤其是那“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构建的和美课堂,令人沉醉不已、深受启迪。  相似文献   

7.
提高高校音乐教学效果要从课堂和谐做起,应在课堂环境中建构一个均衡适当的课堂生态系统,形成“专”与“博”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学”与“教”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雅”与“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之间人际交往和谐与课堂环境和谐,形成和美共存、相得益彰的课堂教学关系,共同促进师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鸿燕 《中国培训》2023,(9):102-103
<正>杭州市总工会《关于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思想引领、素质提升和品质服务促和谐工程,打造“和美驿站”品牌,建设基层工会凝聚教职工的重要阵地。“和美驿站”是一个旨在创造和谐美好环境的场所,其中“和”代表和谐、协调,表示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睦相处;“美”则代表美好、优美,表示环境、氛围、人文等各个方面都舒适宜人、令人愉悦、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9.
牟春强 《辽宁教育》2013,(7X):63-64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李家小学现有20个班级,950名学生,41名教师,因受所处地域环境以及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硬件建设不强,唯有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学校才能得到稳步发展。我校以实施"和美教育,成就幸福人生"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实施途径锁定"两和两美",即和谐管理,和谐课堂,品格修养美,文化艺术美。一、对和谐管理的认识和谐管理就是让师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和谐舒畅的氛围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利信念端正。”儿童对美的事物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而且会引起情感冲动。情感是儿童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最好的鼓动者。小学课堂应是师生情感投入的地方,而教师更要用美的形象、美的语言和美的行为,积极创设美育情境,营造一种美的育人氛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获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达到乐学美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杨碧琼 《湖南教育》2009,(11):45-46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美是创造,美是生命的变奏曲,美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一种生存境界。两年前,我提出了“美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建设一所师生都能享受美的教育、美的生活的学校。“美的教育”首先必须落实在“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理所当然,我们立的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树的应该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的人。学校在落实这一历史性的神圣任务中承担着具体而直接的责任,必须立足于让每个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让学校成为值得老师和孩子们终生眷恋的乐园。一、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需要春风化雨般的和美校园环境首先,人类文明的世界中,和美是一种崇高追求。和美在汉语言中的本义是和善、得体、优美,既有和谐优美之说,又有和睦美满之义。"和"为"和谐","美"为"美好"。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古人云:和谐即美。"和美"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和谐与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其次,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需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育如何走出“少、慢、差、费”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科学高效的目标?从方法论意义上着眼,只是治标之术,只有深入到教育的本质以及语文教育与人与生活的内在密切联系的层面,才是追本溯源的正确路子。语文教育追求一种和谐的美好局面,让“语”和“文”、师和生、师生和文本、师生和生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让师生诗意地生存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课堂应该是学生最美好的精神家园,是宽松、和谐并洋溢着乐趣的场所,能使思想与思想碰撞出绚丽的火花……于是笔努力要求自己时刻以学生快乐每一分钟为课堂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教育之美美在快乐、美在师生互动、美在寓教育于活动中,要积极创设一个真正快乐而温馨的教育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阎岩 《辽宁教育》2023,(6):72-74
<正>大连市甘井子区李家振兴路小学(以下简称“学校”)以“实施和美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其中的“和美教育”,即核心理念是和谐施教,以美育人。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适时整合,确定三套劳动课程体系:端午爱国课程(香飘万“粽”,端阳传情美),重阳孝老课程(孝老家和,敬亲久久美),劳动育美课程(协同育人,劳动创造美)。这三套劳动课程的根本任务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2014,(20):F0002-F0002
正和顺小学是一所环境优美、管理规范、师德良好、校风端正的小学《学校确定了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快乐教育"引领学校发展,激活"快乐教育"的内涵与衍生其‘‘魂",形成了"以人本理念管理学校,以自主模式经营学校、以音乐特色打造学校"的特色亮点,提高了办学层次,促进了学校发展。和谱美好,打造和美德育。基于"和顺"两字考量,追寻梳理既有本土气息又具民族根源的教育价值元素,学校凝练出了"和美之韵"德育,引导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实现和谐共美、和美做人的德育0标,让师生"在阳光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在快乐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锐 《考试周刊》2012,(87):187-187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源于和谐,和谐可以产生美,和谐的美术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只有当你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可以更好地“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和谐的课堂,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只有在和谐的教育中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和美是淮安市淮海路小学追求的目标。和美即和谐、尚美,和是核心,美是特色。我校总结反思60多年的发展历程,借鉴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特别是儒家思想中和的思想,提出构建和美文化,实施和美教育的办  相似文献   

20.
和美教育即“和在自然,美在卓越”,倡导创建和谐 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学校的教育与教学活动有“谐振效应”。作 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更要以人为 本’从学生身心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孩子德智体美 劳等全方位发展’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