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庸置疑,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必要的和有机的补充。同时,新课标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对语言的积累。因此,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应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同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的读物,最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课外阅读课内指导,是提升学生阅读品位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激发阅读兴趣,分享阅读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等是课内指导的核心目标。基于对"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独特解读,结合阅读文本特点、阅读方法归类和交流形式的梳理,我们确立了"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的三种变式课型:读物推荐课型、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如吕叔湘所说,应是"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因此,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有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他们交流和展示的机会。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一)延伸课本内容。要让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意识,选好读物是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作品。如学习《三顾茅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是课内语文学习的必要补充与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是主体。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靠课内阅读的培养,而课外阅读只是补充;课内阅读是准备,课外阅读则是运用。积极有效地推进课外阅读,给课内阅读以运用的机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课内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的指导得法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相辅相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着学生课外阅读盲目、家长选书过于盲目、权威的推荐篇目过少、课外阅读时间过少、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等问题。为改变这种现状,应该重视课外阅读,结合课内阅读进行课外阅读书目推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进行及时的阅读反馈和指导,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邱旻 《新教师》2019,(9):32-33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还要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一、激发兴趣,乐于阅读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觉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但是讲授课内课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去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这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与思想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巩固和扩大学生在课内所学得的知识,加强语文基本功训练,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受外部条件(如教师推荐有益读物、提示阅读方法、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等)和内部条件(如求知欲、阅读的态度、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阅读技能的掌握等)的制约。有的学生初步具备了内部条件,但是由于不熟悉有哪些有趣有…  相似文献   

10.
夏吉君 《教师》2019,(10):46-47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对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制约着语文教学的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一是发挥内在因素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创造外设条件,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三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1.
把课内阅读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服务,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根据每组教材的主题、课文的内容和背景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努力寻找课内外阅读的切入点,依"法"导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班花(三)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和补充。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仅凭课内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适量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必须运用良好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性于课内,应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只有依靠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捷径可走,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高中生应"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一目标的要点有二:一是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二规定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道理众所周知,"课程标准"公布与实施也近十年,新课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强调学生要"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而现在的高中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的人有多少?高中生课外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4.
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同样重要,皆为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意识地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衔接。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架起课内外阅读衔接桥梁;基于课内疑难问题,有效拓展课外阅读材料;准确寻找迁移点,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自然有效;让学生将课内所学阅读方法,灵活应用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5.
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内外阅读配合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内课外阅读如何结合呢?一、解疑式结合。学生在课内阅读中经常提出一些疑问,有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解决,课内提疑,课外解疑。这样,往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和自  相似文献   

16.
<正>常言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新课标十分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动力,才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  相似文献   

17.
对语文教学而言,其最终的落脚点不在课内而在课外,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应落实课标相关理念,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关注阅读的真正落实,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之一。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加强小学生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一、推荐合适书目,完善学生阅读体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完善,所以读物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根据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和知识积累以及知识结构进行选择,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选择读物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书的种类:按照学段特点推荐不同种类的书籍。据  相似文献   

19.
指导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现实中一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教师指导课外阅读也不够高效。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这几方面入手:激发阅读兴趣,正确推荐读物,教给阅读方法,做好检查评价。  相似文献   

20.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通、最常见的形式 ,它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 ,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 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首先 ,要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 ,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等方面的读物。其次 ,课外阅读应该配合课堂教学。读物的内容和形式 ,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 ,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另外 ,要推荐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读物。如家乡的历史人物、风光名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读物 ,人际关系处理、安全防范知识、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