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音乐正式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百余年来在普罗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参与了青年人的人格塑造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伴随消费主义思潮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群体,非常容易被当下眼花缭乱的媒体和传播手段裹挟而呈现“认同”危机。通过梳理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家国叙事”,分析大学生“家国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在大学通识教育中通过加入流行音乐教育这一环节,更加涵育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构建“家国认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021年9月,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党的领导”教育作出部署。“党的领导”教育是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重要举措。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党的领导”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党的领导”教育,要着力于以大视野挖掘内容,以大情怀创设情境,以大格局策划活动,以大发展实施评价,促进一体化建设,提升融入的针对性、有效性、真实性。  相似文献   

3.
“五·四”运动带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大量教育专著,很多中国教育家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同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先秦儒家的很多教育哲学观点的认同,推进了教育哲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陶行知在借鉴杜威实用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黄炎培在杜威职业教育“社会化”、“平民化”、“个性化”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余莎 《教书育人》2006,(6):66-67
在一个国家内部,“多元文化教育”指对多民族的教育,以及在教育中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融合;置于国际背景上,它表现为教育中的对世界各种文化的理解、认同和吸收。多元文化教育是在保持一个同家或民族固有的文化教育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多无文化教育以认同、理解、融合不同文化为特征,但这并非意味着摒弃自己原有的主流文化,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在保持其固有文化特征基础上的认同与融合。另外,应该强调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倡振兴“国学”,  相似文献   

5.
边境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边疆与国家的安稳。在对我国中越边境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中发现,我国中越边境地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面临整体效果不佳、学校中国家认同教育偏差、家庭与社区中国家认同教育缺失的困境。在意义重大与面临困境的双重压力下,边境地区的国家认同教育应构建内容上以传承和创新文化为核心、形式上涵盖文化所有场域的国家认同教育体系,以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 ,教师的教育概念仅局限于职前教育 ,这种“一次性”的师范教育难以适应教师未来教学生涯的发展需要。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浪潮的发展 ,1 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在巴黎召开的国家成人教育推进委员会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 ,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激活红色文化与高校大思政格局的耦合效应,即高校以红色文化促进人的认同,再将红色文化符号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完成以文化育人的目的。构建红色文化认同与大思政格局的联动机制是新形势下落实“三全育人”的新尝试,通过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层内涵、分析认同机理,找出高校大思政格局外显困境、内在原因,进而从“人”“情”“境”“灵”四个维度构建“知”“执”“指”“志”四条联动路径,以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力。  相似文献   

8.
对于处在项目上的一线党员,由于其流动性大,进行先进性教育困难很大,党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一线党员有“家”、安“家”、治“家”、爱“家”。使公司的先进性教育能够顺利、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乡村教育振兴的新发展目标,相较于传统“单数质量”式乡村教育发展过程而言,高质量发展涉及的是“复数质量”式教育振兴所形成的“大质量观”。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在教育议题上从乡土建设走向高质量乡村振兴、在教育空间上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教育文化上从“离农”走向“为农”的整合。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更加注重“育人”“终身”“智能”“质量”等内容,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助力乡村社会整体性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促进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通过构建城镇村一体化教育体系、打造数字化乡村教育链、培植乡村师生文化自信和认同等路径,加速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振兴。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型教师是当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要且不可回避的议题。运用“类化—认同—比较”的社会认同理论分析框架,从教育家型教师“类化”的逻辑基点、“认同”的整体运行、“比较”的隐性评价这三个在教育场域有着本质勾连的核心要素,关照当下教师教育的具体现实,探讨和阐释了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教师教育政策在类化遴选、寻求认同以及评价比较三个维度上的当代价值意蕴,并揭示出政策运行中存在的类化标准模糊、认同方式泛化、社会比较单一等本土实践困境,提出以情怀和信念为双核,关注和坚守类化底线、引导和强化社会认同、挖掘和凸显社会比较的三位一体联动式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认同”: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践行“五个认同”,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是西藏班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一、精准定位,确立班级目标本班学生主体为西藏生源,包含藏族、回族、门巴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在西藏的学生,其中藏族学生居多,另有三名援藏干部子女,城市生源约占三分之一。他们中大多数学生毕业于西藏各地的初中,  相似文献   

12.
仲玲 《生活教育》2011,(3):48-51
在知识爆炸竞争又异常激烈的当今社会,一个人要想获得知识技能、适应竞争、安身立命、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育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自育能力无疑将成为提高学校教育社会化程度的两大基点,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安徽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炳章先生历四十载教育生涯,结合当代教育实际,日益积淀,逐步形成“自育自学”教育理论,并于近年在安徽合肥地区中小学广泛实验,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同与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3.
增进“三个认同”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进要巩固“三个认同”,就要内化于心,深入开展以“三个认同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不断加深对“三个认同”的认识;要外化于行,将“三个认同”践行活动寓于会员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会员履职活动之中;要固化于制,引导和激励全体会员“三个认同”践行活动.  相似文献   

14.
导游负面形象和“污名化”现象,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认同产生了系列影响。导游职业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有必要协同专业教学与职业生涯教育,构建和实施基于职业认同导向的协同化、全程化、多元化、多样化的“大”职业生涯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素能及其职业认同水平,促进高职学生导游职业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对家、国的归属意识和热爱的情感而生成的使命与责任,是儒家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精神命脉。儒家文化家国情怀以“家国同构”为社会政治伦理基础,以“忠孝一体”为核心内容,以“修身济世”为实践方式,并随着时代发展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家国情怀教育是价值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者唤醒、激发、引导和培育学习者主体性、感恩心、公共性、国家认同、民胞物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情感的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不仅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思想并对其进行现代转换,要结合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具有侧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家国情怀教育中的情感奠基作用,还要将家国情怀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着力增强家国情怀教育的多元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从“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我国职业教育需逐步探索形成高社会认同的可行路径。社会认同理论指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需经历分类界定“我是谁”,科学比较把握“我有何不同”,积极区分指向“我如何成为更好的我”三段发展历程,内蕴着从职业教育内群体深化认知、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内外群比较中厚植情感、再到职业教育独有特征外显为社会共知后群体心理归属形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内群特色凝聚为核的认知认同形成,内外群交互互促为轴的情感认同深化,外部文化符号形成为引的行为认同呈现”的内生发展逻辑,具有“主动‘知己’—开放‘知彼’—优化‘整合’”的行动隐喻。遵循内生逻辑,建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支持机制,在层次机制上要重点关注微观层次的职业教育特色形塑,从内部寻找发展动力;在形式机制上要重点选用综合式的监督—服务式,加强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建设;在功能机制上要重点运用激励机制,推进职业教育社会文化符号形成。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认同教育场域的构建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需求为研究文化认同教育场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协同育人视域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构建为文化认同教育场域是新时代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经之路,也回应了“整体教育”与“整体的人”的呼唤;其理论可能性在于日常生活的文化规定性以及日常生活由“自在”到“自为”的批判路径。将日常生活构建为文化认同教育场域的实践路径有二:一是通过中华民族文化身份实现日常交往的情感积淀和意义建构,二是通过中华民族精神实现日常知识由自然态度向理论态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大学国家认同教育在当前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三全育人”理念为大学国家认同教育开辟了新思路,以此观之,当前这一块存在三方面的不足:教育主体施教有偏差,教育过程差强人意,教育作用发挥不足。“三全育人”理念的精义,就在于确保教育主体因素、教育时空因素和教育影响因素为教育目标的充分协同共进,其落实在大学国家认同教育上,就是要在更大更广的维度将这些因素积极调动起来。大学要强化全员德育水平,科学配置时空资源,创新综合教育手段,以此强化国家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四史”教育对青年大学生的“凝心铸魂、筑牢根本”的作用。“四史”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四史”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领导、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学史明理增信。面对形式单一、认同度不足、缺少整体协同等问题,要以“大思政课”格局构建为立足点,打造协同育人的“四史”教育模式;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多元化“四史”教育活动;创新传播载体、打造数字化“四史”育人路径,不断深化学生对“四史”的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增强四个自信。  相似文献   

20.
文化认同是全球化背景下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教育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深度探索”“广度探索”与“承诺”的三因素互动模型解释了个体文化认同的形成机制,发挥着文化认同教育“发动机”的作用,自上而下地为文化认同教育树起了“风向标”。“文化体验”对文化认同有着生动诠释与内在追求,是“文化探索”教育学本土化过程中的“加油站”,自下而上地为文化认同教育规划了“线路图”。以满足心理发生机制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重点,以“认同”与“认异”的协同发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为抓手,由亲历与描述、思考与阐释、比较与分析、反思与重构组成的文化体验学习活动是对文化认同教育路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