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爱红 《现代语文》2006,(3):115-116
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而这四种能力仅靠课堂培养是不够的,因为语文教学只是一种典型的范例教学。要巩固这些范例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就需要大量增加实践的机会。由于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阅读、写作实践的机会较少,导致了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要根本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在扩大读写方面下功夫。大量增加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怎样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呢?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是明确地指出了学语文就是会用语文!一、以读写结合为主线,贯穿作文教学过程实践告诉我们,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那么应该怎样做到读写结合呢?  相似文献   

3.
周小芳 《学周刊C版》2011,(1):149-15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进行语文实践的基本途径,读写结合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和宝贵经验。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大都比较重视让学生听、说、读,却忽视了“写”的训练,偶尔动笔也是写写批注、划出重点词句,出现了读写分离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我们追求的境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一途径,达到“思想教育、思维教育、习惯培养”的综合效果,形象地说就是“一炮四响”。不然的话,“语文教学就如同一棵任意疯长的果树,枝杈越长越多,叶片也越长越密,而果子却越长越少,越长越小”。而一篇课文、一堂课怎样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丁建华 《考试周刊》2010,(40):61-62
语感是人们读、写、听、说等活动的凭借,抓住了语感这一根本.语文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完成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任务。教学中,一方面要抓课堂教学,以读写为核心,通过揣摩语言、诵读课文、感受形象和推敲文字、梳理行文、抓特点写具体、写真情实感等途径进行读写听说的全面训练,培养语感。另一方面要促课外活动,以大量阅读为龙头,辅以练笔、口语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积淀语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中所说的“多看和练习”这“五字禅”所指引的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被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着。这里的“多看”即指多阅读,“练习”则指写作。叶圣陶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也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就如同盖房子一样,基础打得越深越坚实,房子才能盖得越高越大。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这就像骑脚踏车一样,道理很简单,但是你只懂得道理而没有实际的练习,骑上去还是要摔下来的。写就是练习的过程。读和写是学好语…  相似文献   

7.
“大纲”提出 :“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作文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崔峦同志也说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 ,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 ,做到读写渗透 ,读写结合。”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互联系而又有所不同的能力。读写如何结合 ,才能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轻松写作呢 ?我经过摸索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  一、加强阅读 ,从读学写  传统的教法也注意让学生练习作文。但是 ,学生作文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这无疑是我们教师所面…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就是说 ,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 ,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就必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那么 ,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呢 ?这里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分析如下。读———读 ,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笛卡尔说 :“读一本好的书 ,就是…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准确地阐述了读与写的关系。然而,透视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却是另一番情景:读归读,写归写,读写脱节,读写游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引导学生如何读,也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写,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较显著的效果。一、以读为本,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教育学家吕叔湘指出:“10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语文,却…  相似文献   

10.
说到教师的基本功,许多人认为是“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这是片面的.“三字一话”只是基本功的一方面,任教科目不同,教学大纲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其基本功则不尽相同。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则是听、说、读、写。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应该具有比学生更加过硬的读写听说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般,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本是指读书要广博,采众多的花,目的是为了酿沁人的蜜。由此想到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归根结底是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反复实践;倘若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读写实践,正如只赏花酿不出蜜来一样,教学任务是完不成的。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把学生的实践置于和教师的讲解同等重要的地位,当作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翼。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名言,概括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呢?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走“过分析——理解——运用”的弯路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本质回归,是为学生寻求的一条语文学习的最佳路径。过去,我们也让学生做了许多作业,进行了大量习题的操练。这种所谓的实践与课标所倡导的实践到底有何不同呢?首先,课标倡导的是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取向的实践。作为一门人…  相似文献   

13.
朱作仁教授对语文教学归纳出八个字:"大量读写,读写结合。"强调语文课堂上进行大量读写结合训练的重要性,目前来看,读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呢?笔者认为,必须先找到一个读写结合的有效"切入点",然后紧抓这个"切入点",提纲挈领地进行读写训练,就会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具体来说,要紧紧抓住"关键词""典型句""典型段""标点"四个切入点,才能使读写真正结合起来。下面  相似文献   

14.
<正>多读多写是由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其实践特性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即阅解;二是运用,即写作。要培养这两种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读写实践。实践性是语文科突出的  相似文献   

15.
先前,语文教学不重视抓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重视对学生的文化和感情熏陶,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繁琐分析上,这种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语文课程应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浙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23课《瑞雪》,课文勾画了一幅美丽喜人的瑞雪图画,展现了雄伟壮丽的北国风光,赞美雪给人们带来希望。在设计课文第1教时,我密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以加强“读写”实践为宗旨。一、说雪揭题一开…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大面积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我们认为还是要提倡多读多写、加强训练。为什么要提倡多读多写呢?这是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要靠长时间的、相当数量的读写训练来培养。毛泽东同志曾十分中肯地指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下苦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一定要与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通过语文实践性作业,把学生从机械重复的传统作业中解放出来,展现语文的魅力。下面是笔者对语文实践性作业的几点探索性认识。一、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材料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并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呢?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走过“分析——理解——运用”的弯路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本质回归,是为学生寻求的一条语文学习的最佳路径。问题之一:为什么要重视“实践”?由于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习得机制,所以出生以后,凭借这套语言习得机制,在环境的作用下,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就能习得母语…  相似文献   

19.
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快快乐乐落笔,轻轻松松作文呢?在此,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