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抓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在课堂朗读教学中,始终注意采取多种朗读形式,在学生中大兴朗读之风,对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助益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最好的概括。切实抓好课堂朗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要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读、写”比“听、说”重要,“读、写”中“读”更重要,“读是基础,“教而不如记(背)”,因而在课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语文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朗读教学中的评价参与,即将朗读与听、说、评结合,这对培养学生诸方面的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逐步掌握朗读标准,提高听的能力。学生朗读,教师要求根据一定的标准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听老师读,听同学读,听自己  相似文献   

3.
龚秋萍 《文教资料》2014,(14):36-37
听力与说、读、写三种能力一样,是构成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听”居首位。语文教学理应把听与说、读、写三种能力同等看待。在“沉浸式”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视听能力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求施教者具备相当的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微申东丽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武欣欣 《新疆教育》2013,(15):250-250
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非常注重“听、说、读、写”的教学,其实在小这英语教学中这也是很关键的几步。尤其是“读”,它不仅是学生掌握单词,熟悉语法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听力,培养语感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能力 ,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 ,教会学生“读”,能理解、评价 ;“写”,能谋篇布局 ;“听”,能筛选信息 ;“说”,能组织语言。所以 ,教师要确立科学的教学思想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一、加强阅读 ,提高读写能力。阅读有朗读、默读之分 ,浏览、精读之别 ,采用何种读法 ,要视课文的思想意蕴和美学价值而定。一般来说 ,诗歌、散文辞采华丽 ,意蕴优美 ,宜琅琅有声。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  相似文献   

8.
测试学生听、说、朗读能力的尝试山西孙俊泽,柴培勋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语文教学要听、说、读、写并重,但就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师普遍轻视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和普通话朗读能力的指导和训练,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一...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写”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想写得好,就得让学生勤于积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从而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品味,灵活运用语言表情达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呢?通过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阅读中引导积累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因此,要特别重视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10.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授语文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包括两方面,即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和学生的学习性朗读。在这里,前者起主导作用,后者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周玲玲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之...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四项基本能力。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教学建议里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可见,朗读应成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周荣明 《新疆教育》2012,(5):89-89,103
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渎、写能力呢?我认为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利用想象,培养兴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达到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日常教学中,“读、写”能力一直就是语文教师紧抓的重点,“说”的能力也渐被关注和重视,但一般很少对学生“听”的能力作系统训练。其实,“听、说、读、写”,“听”排在首位,足见其基础性和重要性。单从语文学科来讲,会“听”,就能“听”出一堂课的纲目重点和课堂内容的层次感,就能更好地理清思路和消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听”的能力,促进各学科的学习。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作了如下尝试性的系统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16.
当前语文教学中,重视读、写,忽视听、说,尤其忽视“听”的训练的现象相当普遍。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割裂了听、说、读、写的整体联系,因而也就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近一、二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听、说、读、写”一齐抓,尤其注意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我采取的做法是“以听带写,听写结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为了搞好“以听带写,听写结合”,我先作了两方面的准备:第一,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爱听、想听。我发现学生较喜欢听语文朗读唱片和课文录音。于是我就  相似文献   

17.
秦晓红 《考试周刊》2014,(52):33-33
语文课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学校安排了大量学习语文的时间,有一支学历合格、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语文课堂缺失琅琅读书声,课堂上读的环节越来越少,教师要鼓励学生选好朗读材料,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金菊 《阅读与鉴赏》2009,(10):10-11,6
朗读.其意义和作用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仍不容忽视。首先,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语言的积累、运用、感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教师更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以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析文章,有助于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应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加强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对小学语 文教学更加重视,对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 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力。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 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培养,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 生的朗读能力。下面就作为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简单论 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能力很强的课程,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听、说、读、写几个项目中“,读”是重要环节,而朗读是阅读的重要途径。这一理念是针对以往语文教学中的繁琐分析和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