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莉婴 《考试周刊》2014,(10):40-40
<正>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2.
第一关:基础过关(22分)   后来发生了( )__母亲要走大路__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__小路有意思__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选自课文<散步>)……  相似文献   

3.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情节十分明晰:“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该文因文质兼美而成为公开课选文时的“宠儿”。  相似文献   

4.
先看一组句子: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③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重点通过一件小事 ,显露一种至纯至真的情感。二、课文解读《金黄的大斗笠》通过风起雨稀、风疾雨急和风狂雨猛三个镜头 ,描绘了一幅贮满了生活的欢乐与纯真童心的风雨图 ,在风雨的描写中把姐姐为放羊的弟弟送斗笠遮雨的故事点染了出来。《散步》选取全家人春日里一起户外散步的生活写实 ,通过“我”的儿子散步中的真情发现 ,“我”的母亲与“我”的儿子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 ,“我”委屈儿子成全母亲的裁决 ,“我”的母亲改变主意改走小路和“我”背负母亲、妻子背负儿子几个细节 ,写出了三代人之间的那种互敬互爱的欢愉而深沉的…  相似文献   

6.
戴继华 《语文知识》2014,(12):37-40
【课堂实录】 柳咏梅老师:一篇小小的《散步》,有很多美点值得我们欣赏,下面我们就来寻找《散步》美在哪里。 倪润博:“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这里可以看出“我”的母亲还是很爱“我”的儿子的。有两处可以看出,当“我”说走大路后,母亲却说还是走小路吧。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孙子,还是要求走小路了。第二,她摸着孙子的小脑瓜说,这里用“摸”这个动作,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抚爱。所以,美在奶奶对孙儿的爱。  相似文献   

7.
一品文意: 师:请同学们选出一个课堂"热词",并说明理由. 生:"背"字,课文中多次出现它. 师:课文中有两个"背"字,名词的"背"和动词的"背",词性不同,读音有异,你选哪一个呢? 生:我选的是动词的"背",文章多次写到了"背".作品中的我提及母亲,"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还有"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些句子为"背"母亲做了铺垫.然后有下文"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样一个细节,一个"背"字把全文情节紧串一起.  相似文献   

8.
1.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探讨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好;不好理解的地方也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可以相互提问。2.教师提出探究的方向:(1)母亲为什么要走大路?儿子为什么要走小路?我的想法是什么?为什么没有提?为什么不照顾儿子的想法?(尊老爱幼难同时兼顾时,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办呢?”“我也会选择走大路,也会背起母亲。”“你说得真好,看来,你也是个孝顺的儿子。同学们,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你的身边有哪些尊老爱幼的故事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10.
蹲下来……     
记得前几年我们一家三口去郊游,看着小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儿子兴奋极了。走着走着,他忽然低下身子,和路边的花儿说了些我们听不明白的话。我问他:“你对花儿说了些什么?”他听不清,我只好蹲下来对他又说了一次。他说:“我对花儿说:‘你今天开得真好看。’”他还告诉我,如果我要对花儿说话,一定要蹲下来在花边耳语,这样花儿才能听见。我想,这就像我对他说话也要蹲下来一样。今年春节,我们分别多年的老同学聚会,大家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一个从澳大利亚回来的同学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澳大利亚的母亲…  相似文献   

11.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12.
<正>"核心问题"从哪里来?一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障碍,二是学科核心素养。就语文阅读而言,可将核心问题指向于文本的语言表达与主旨理解。例如,莫怀戚《散步》一文,主要内容是"在初春南方的田野上,为了让年迈的母亲多走走,我们一家四口一起散步,可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我们最后选择走小路,一家其乐融融"。课堂中,学生就文章的内容会  相似文献   

13.
《散步》是莫怀戚写的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小事,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围绕“我”处理散步过程中“走大路”还是“走小路”这个意见分歧,展现了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  相似文献   

14.
蹲下来     
刘俊俐 《山东教育》2004,(23):87-87
记得前几年我们一家三口去郊游,看着小路边开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儿子兴奋极了。走着走着,他忽然低下身子,和路边的花儿说了些我们听不明白的话。我问他:“你对花儿说了些什么?”他听不清,我只好蹲下来对他又说了一次。他说:“我对花儿说:‘你今天开得真好看。‘”他还告诉我,如果我要对花儿说话,一定要蹲下来在花边耳语,这样花儿才能听见。我想,这就像我对他说话也要蹲下来一样。  相似文献   

15.
张厚琴 《语文天地》2012,(18):11-12
一、情景再现教学《散步》一文过程中时,我抛出一个问题:"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作为母亲,你会怎样想?"生A:我会想: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现在你一点都不顾我的感受,真是太寒心了。生B:有了儿子忘了娘,不孝子!生C:我白养了你这么大,现在居然不管我了!生D:哎,我是你妈,你不知道我走不得小路吗?怎么不管我的感受?生E: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把你养大!在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时,我问学  相似文献   

16.
卢春 《职业技术》2004,(3):38-38
小的时候,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大街,热闹非凡,一条是巷子里的小路,冷冷清清。每天上学我都要走大路,因为那时我喜欢热闹。而姐姐却喜欢走小路,但每次放学,姐姐都会迁就我去走大路。每次我开心地走在那条热闹的大街上时,却从未想过姐姐为什么喜欢走冷清的小道。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我慢慢地长大了,但我仍旧喜欢热闹,成天嘻嘻哈哈,像一个“疯丫头”,我总是把自己弄得很开朗,很开心的样子,喜欢去挑战新的生活,认识新的人和事物--我习惯了这种生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烦恼也增多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都要学着去适应,有的时候真的觉得累了,人…  相似文献   

17.
一碗饺子     
母亲有病,我和妻子回去探望,给9岁的儿子留了钱,让他中午到街上买饭吃。一天晚上回家,妻子忙问儿子吃午饭了没有。儿子高高兴兴地说:“吃了,吃的饺子,真香!”妻子又问:“在哪家饭馆吃的?”儿子扑闪着纯澈的大眼睛说:“是隔壁张颖阿姨给我送来的。”“什么,张颖?”我和妻子同  相似文献   

18.
斜路     
刚上中学的第一天,母亲送我去村外的学校。路经一个拐角,我看到了一条直通学校的近路——那是许多人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一边小于另外两边之和”的几何道理,硬从农田中踏出的一条小路。时值夏末初秋,遍野的豆苗正荡漾着绿油油的细浪,那条小路斜刺里将绿浪划开,像一条无法愈合的伤口。我对母亲说:“咱也走这条小路吧。”“不!”母亲说:“那不是路,那是庄稼地,咱不能走那儿。”“反正庄稼已经被踩死了。”我怯生生地说。“不,”母亲大声说:“如果大家都这样,这里就永远长不出庄稼了。”母亲一边拉着我沿大道走,一边对我说:“人间许多斜路,许多…  相似文献   

19.
岗位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国流传着一个曾子教子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要跟去,妻子哄孩子说:“别闹了,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便捉猪要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你怎么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说的话怎么能说着玩呢?小孩子不懂事,凡事都跟大人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可是大事。”于是,曾子还是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承诺观念、合约观念,做以诚立身、以信为本的好少年。看了下面的节目,大家就会深受启发;演了下面的节目,大家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0.
儿子的电动单车又丢了,妻子要再买一辆。我说,还是让他多走些路,身体结实些。妻子反问:“你怎么不心疼儿子?”我说:“正因为我爱他,才决定不再给他买,我想让他锻炼一下身体。他太胖了。”妻子说:“不买就不买,还找出那么个不买的理由。‘爱他才不给他买’这话说出去,让人听了笑掉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