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梗塞,是肺动脉发生了梗塞,肺的血供减少,从而影响肺的功能。患者出现一系列相应症状,包括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严重者甚至因呼吸功能急剧衰竭或交感神经反射而猝死。三类人群容易发生肺梗塞。第一类是久坐久卧者尤其是肥胖、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以及中风、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  相似文献   

2.
5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胸壁36导联系列心电图标测的结果,具有5个导联以上ST段压低的患者梗塞范围大,临床死亡率高,梗塞后心绞痛,心律失常较多。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常见病。心梗早期静脉溶栓恢复冠脉血流,可以有效缩小梗塞面积,降低急性心梗病死率,近来被各级医疗单位所广泛应用。现对我院1997年以来尿激酶(天普落欣)静脉溶栓53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右室扩张性心肌病是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少见亚型,近来已引起临床重视;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8岁,汉族,心脏病史8年。78年10月因头晕,活动后心慌,气急首次入院X线检查发现右室扩大。给以扩血管药,利尿剂治疗好转出院,82年病情加重到外地医院治疗,诊为“肺梗塞”心脏病性质未定。84年至85年因心慌,双下肢及面部浮肿,咯血、胸痛、头晕四次住我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家庭病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轻度紫绀。血压100~136/60~85mmHg。颈静脉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胸廓  相似文献   

5.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是肺心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在北方高寒地区死亡率更加突出。本文对我们近一年来应用抗呼衰合剂抢救的45例肺脑病人做一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5例病人均为近1年来住院患者。其中男36例、女9例,年龄55~69岁31例,70岁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占20%~25%,而肺性脑病病死率为25%~50%,如此每4~5例慢性肺心病即发生一例肺性脑病,每2~4例肺性脑病即有一人死亡。当前,如何更有效地防治肺性脑病,使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阵低,仍是临床界一项重要的任务。 病例报告 患者史××,女性,68岁,主因咳嗽30余年,下肢浮肿两年于1994年3月12日入院。  相似文献   

7.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受累的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 ,最易累及的脏器是胸部淋巴结和肺 ,其次是皮肤和眼睛 ,有时易误诊为肺癌、肺门淋巴结结核、淋巴瘤等疾病。现将上海中山医院 1993~2 0 0 1年间收治的 2 4例资料完整的胸内结节病结合临床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3~ 2 0 0 1年有完整资料的胸内结节病 2 4例。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9~ 5 5岁 ,平均 4 2 .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于 1993年制订的结节病诊治草案的诊断标准[1] 。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为 3周~ 5年。1.2 临床表现  2 4例肺结节病…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前瞻性观察了200例位于大脑中动脉区梗塞病人,发现60例在急性期伴有头痛,现将其临床特点及丙戊酸钠对其的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脑梗塞病人200例,男114例,女86例,平均年龄59.0 14.8岁,如首次CT检查未发现与本次梗塞症状体征相对应的病灶,则在入院  相似文献   

9.
报告24例经临床与CT证实均为混合性脑血管病,认为混合性脑血管病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发病机理可能与血液动力学有关,出血与梗塞为各自独立的病灶,梗塞灶多数在血肿对侧,诊断主要依靠CT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效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严重的肺化脓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病例越来越少,近7年来我们共收治肺化脓症合并MOF病人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例再发心肌梗塞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初梗12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提示:糖尿病、高脂血病、梗塞后心绞痛及吸烟等为再梗的高危因素,再梗比初梗病例心衰、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明显升高,再梗的部位、时间间隔影响再梗的预后,提示临床医师掌握再梗的预防方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包炎是梗塞后坏死心肌释放物刺激心包产生的一种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形成心包积液.病变大多局限在梗塞区由于临床上少见,护理有其特殊性,本旨在讨论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包炎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自1982年至1992年10月间在我县医院住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塞53例,以期为农村基层医院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借鉴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以心电图上有典型透壁性梗塞的演变图形,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1.2 结果统计 10年间共收治典型急性心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肺结节病影像学特征,提高影像学对结节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搜集的9例肺结节病患者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9例中胸片示2例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6例肺纹理增多。5例CT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肺内弥漫性结节影2例,粟粒结节灶1例。5例核医学显示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放射性代谢增高,9例显示为"熊猫脸"征伴"λ"征。3例PET-CT影像特征为淋巴结PDG代谢异常增高。9例均经支气管镜或胸腔镜和纵隔镜取病理证实。结论影像核医学和PET-CT检查手段是诊断肺结节病的可靠方法,结合病理检查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抗栓酶注射液是目前治疗和预防血管血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我科从1987年开始应用抗栓酶注射液(初为腹蛇抗栓酶,后为抗栓酶Ⅲ号,现为精制抗栓酶)治疗梗塞性脑血管病,现就在应用过程中,从护理学角度观察220例病人的临床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院1994.2~200O.1月期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24例与同期收治的心肌梗塞无心源性休克患者24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年龄偏小,多有吸烟史,死亡率高多为首次发病既往多无冠性病史合并症少。梗塞面积大多为广泛前壁、或两个以上部位梗塞。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肺癌的早期CT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对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的4例40岁以下女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病例病灶3例单发,1例多发,其中右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1例,1例两肺散在多个病灶,纵隔、肺门可见增大淋巴结,并可见双侧少量胸水。初步诊断为结核或炎性假瘤。结论:青年女性肺癌早期临床及CT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尽量避免在不断随访观察中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78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新生儿肺炎中。吸入性肺炎120例,其中表现为肺门影模糊、肺纹理增粗的87例。表现为斑点状及斑片状阴影的33例,并发肺不张的21例:感染性肺炎58例,其中表现为双肺广泛点片状影的42例,表现为心缘及横膈边缘模糊的16例。结论:胸部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必不可少的手段。须提高胸片质量、并密切结合临床体征。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而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同时梗塞的双侧丘脑旁正中综合征却只有几例报导。我科曾收治一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陈秀敏,女性,61岁。主因浅昏迷23d而入我院。入院前23天,患者在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头晕,站立不稳,让家人扶坐于椅上,数分钟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小便失禁。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当天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第2天(24h以后)复查头颅CT示:双侧丘脑及左枕叶梗塞。按脑梗治疗,效果不著而来我院。查体:T37.2℃,P80次/min,R19次/min,BP22/11.3kPa,一般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可引起机体机能下降,在老年人犹为突出,如同时血糖控制不佳,更易出现多种部位的感染,且并发症多见,死亡率高。本文选择我院 1997.1~1999.5月收治的2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感染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肺感染的临床诊断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年龄在60岁以上的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