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志荣 《考试周刊》2015,(17):70-71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从而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主动获取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的过程,让数学课堂成为学习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  相似文献   

2.
赵海英 《小学生》2012,(8):56-56
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历、体验”。本着新课改的理念,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相似文献   

3.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动手、动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获得最大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操作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课程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但是,由于教师对动手操作认识不到位,很多教师的动手操作是为了操作而操作,失去了操作本身的意义。"动手操作"只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如果能在时机的选择、学生的需要等方面把握好,就能发挥操作的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通过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0.
<正>【教材简析】"数学广角——有序搭配"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本册教材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设计意图】1.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本节课设计了"衣服搭配"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通过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运用等活动去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自主探索、猜想等活动去创造数学,从而使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贺维东 《考试周刊》2011,(80):71-7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到其认知结构中去;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做数学,就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体验。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创设情境,激发体验;操作交流,形成体验;反思回味,深化体验;活化作业,延伸体验。及时总结活动经验,并最终形成影响其一生的有益的个性化的体验,从而实现优效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和发展、反思”的基本模式来展现“空间与图形”每个学段的内容,特别重视“过程与方法”。为此,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和发展,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汤继春 《成才之路》2010,(32):39-39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适当体现动手实践能力。在数学课本中,知识点的呈现,大多都是以操作为基础,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以学生动手"做数学"代替教师"说数学",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喜欢怎样的数学课,去努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力争用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去唤醒学生,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始于动作。”他主张课堂教学要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动眼、动口和动脑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产生兴趣,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小燕 《学苑教育》2023,(32):28-30
在强调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视域下,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主动性调动,综合运用多种“让学”手段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参与效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认知体验,使学生数学学科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教师从精选问题、组织活动、创新交流等教学角度做切入,为学生数学课堂自主思考、动手操作、交互合作搭建“让学”平台,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