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在校锻炼时间,体育活动必须形式多样,从而保证小学生的课外运动。但是,目前农村因为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小学大课间活动很难实施,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探讨影响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思考提高农村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策略,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大课间活动进校园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制定了"快乐大课间"活动方案,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但有部分学校片面地追求模式化,导致出现了"模式热"。因此,大课间活动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实现从模式化到模式匹配的转变,从而让学校大课间活动逐渐走向合理化、规范化、特色化。一、打破单一乏味模式,创造多样性快乐大课间长期以来,课间活动就是全校学生统一做规定的广播操,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容易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学习一整天”是深入教育改革以来,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明确的要求,并把它作为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大课问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大课间活动也开展的较为有序、红火,随着大课间活动的成熟发展,隐藏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使大课间合理有序的成长,成为需要我们研讨的问题,笔者就大课间活动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分析,与同行专家进行探讨。一、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角色问题1.活动组织者  相似文献   

4.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为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与时俱进,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虽然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已经落到实处,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何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长效机制,让“大课间活动”更为广泛、有效、持久地“经营”下去,主要应着手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超  戴红云 《考试周刊》2012,(77):120-120
1.前言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一项全国性阳光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教育部副总督学杨贵仁同志明确提出“只有把大课间推广起来了,才能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体,要把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的喜欢,首先要掌握学生喜欢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为内容和形式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最直接因素。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97):118-119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响应教育部的规定——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内容丰富,运动时间长,形式多样化,参与人数众多,练习强度适宜等特点。中学生正处于学习紧张且长身体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的效果。现阶段大课间活动大部分都是在传统课间操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本文就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怎样有效开展做些浅述。  相似文献   

7.
王敬东 《考试周刊》2012,(77):116-116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原有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把课间操扩展为体育大课间活动,既有规定的体育内容。又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具有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比较适宜等特点。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环节是密切联系的,不能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8.
黑河市第二中学是黑河市一所省级示范化初级中学,学校坚持"让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今天接受一个学生,明天输送一个栋梁"为办学目标,制定了"创办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的具体目标。体育作为学校的窗口学科,体育大课间、体育课立足于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精心设计。体育大课间是我校的一大亮点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我校通过探索与论证推出了大课间跑操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体育教学的积蓄和补充,为保证学生平均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符合新课程的实施方针,针对本校办学特点,我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对促进我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学校大课间,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是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平台。扎实有效地推进大课间活动,需要体育教师多方谋划,科学布局,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2010年5月,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在龙山县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一行专程来到华塘小学现场观摩"土家大课间"活动。铿锵的锣鼓,优雅的土家摆手舞,欢快活泼的九子鞭,妙趣横生的摇藤圈、竹竿舞……深深吸引了在场人员。葛建中副厅长率先和学生一起跳起了欢快的"竹竿舞",大家也兴高采烈地融入欢乐的海洋,有的跳起了"甩大绳",有的踩上了"高脚马",有的玩了一把"土家赶猪",有的试了一回"土家骑马"……不少人边玩边乐呵呵地说:“想不到这么多民族特色活动能在大课间里体验到!”  相似文献   

12.
小学大课间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在校园里必须参加的一个活动,在传统校园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以自由活动或做广播体操为主,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利用大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成为这一时期体育大课间的主要目的。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彬彬  蒋健 《辽宁教育》2023,(24):68-71
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传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难以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真正作用,难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难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当前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可以尝试构建“一班一品”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通过整体建构、自主谋划、常态训练、会演评比等策略,实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通过对希贤小学的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就我校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实际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目的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为小学更好地开展大课间活动提供参考。一、研究目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操形式,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等活动形式不一样,它具有自己特殊的优势,不但有时间长度优势,可以容纳较多的活动内容,而且组织形式相对也比较灵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呢?一、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在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首先要在吃透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摸清学校的具体  相似文献   

16.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每天锻炼1小时策略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手段。自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通过全体师生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大课间活动在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方面及学生锻炼效果上都取得很大发展,但由于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班级多、人数多、项目多、场地小,再加上少年儿童兴趣易变的心理特点,因此大课间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有待进一步提高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以来,教育部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促进青少年快乐成长,提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一小时的规定,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被迅速推广。同时,教育部还提出了幸福教育理念,而幸福的前提就是身体健康和心情愉快,大课间体育活动恰恰就是幸福教育理念之下的实施策略。本文即研究在幸福教育理念之下,乡镇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侗 《考试周刊》2013,(24):116-116
<正>我校自从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后一直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保证大课间活动的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笔者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和渗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的有效途径。把民族艺术(游戏、体育运动、舞蹈)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增  相似文献   

19.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原有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时间长、参与人数多、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灵活、练习时间和练习强度比较适宜等特点。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强求正规的场地和器材,又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所以实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方晶 《考试周刊》2011,(88):141-141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当前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