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两父”即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原子弹之父”钱学森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阅报,看到有关他们的两则材料:由于钱学森先生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贡献,党和人民为他庆功,授予他“国家杰出科学家”光荣称号。在庆功会上,面对党和国家及军队最高领导人,钱老盛赞自己的妻子──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他说,我们结婚已经 44年了,这 44年我们的家庭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干什么大家都知道了,我妻子是干什么的 ?她是一个专门唱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演员,她经常给我介绍音乐艺术,这些艺术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0,(9):17-17
彭吉象8月12日在人民网撰文指出:李政道先生有句名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钱学森先生也曾说,从夫人蒋英的音乐艺术中获取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使自己在科研中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可见,艺术对其他学科、对人的一生,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1955年10月8日靠近中午时分,我终于在深圳罗湖桥头迎到了著名力学家钱学森一家和物理学家李整武一家。国门之前的此时此刻,无论是对于钱学森、蒋英夫妇以及和他们同行的22位留美学者来说,还是对于我这个欢迎者而言,都是极为激动人心的。  相似文献   

4.
儿时一曲《燕双飞》要谈钱学森和蒋英的爱情故事,得从他们的父辈谈起。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陆军上将,也是著名文化学者。他著述宏富,以“兵学泰斗”驰名于世。蒋百里与钱学森之父钱均夫早年都就读于浙江杭州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18岁那年,两人以文字互契而结为好友,分别于1901年和1902年留学日本,一个学军事,一个学教育,回国后均居北京。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归国50周年钱学森同志曾经说过:“我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日后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做点事”钱学森同志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我是中国人,中国才是我的家”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了,使客居在美国的钱学森激动不已10多年的辛勤准备,终于等到了报效祖国的时候了,他向夫人蒋英说“:祖国解放了,我们该回去了”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准备乘坐加拿大班机离开美国时,麻烦也随之而来由于钱…  相似文献   

6.
王华沈阳市沈河区文华路小学高级教师。1994年8月,19岁的她从文化路小学这块讲台踏上了人生的大舞台。生活历练了她的沉稳,磨炼了她的毅力。14年里,她曾被评为优秀教师,获省级创造教育优秀课奖,所带的舞蹈队屡次在区市获奖,参与创作的音乐剧获全国"音乐伙伴"总决赛第二名。在学校主抓艺术教育的她,带领全体音乐教师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今年省优秀音乐"三队"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要让孩子有精彩的人生,教师必须有精彩的人生"。福建省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郑艳老师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一个幼儿教师的音乐教育梦。二十几年来,她始终坚守着自己最初的音乐教育梦想,不停地学习,不断地反思,努力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她关爱幼儿的成长,尊重幼儿的体验,相信音乐属于每一个幼儿,努力让他们在音乐的王国里尽情地领会音乐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逝世的“导弹之父”钱学森,有人称他和夫人蒋英(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高材生)是科学与艺术在爱情上最完美的结合。钱老是顶尖级的大科学家,但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不苟言笑、呆板苦思的一类,即使步入晚年,也是笑吟吟的。他自幼热衷于水墨丹青,中学时代是学校有名的铜管乐手。他在美国求学时,宁可节衣缩食,也要邀上三五同学,去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本真"的角度去解读玛蒂尔德,对她的"虚荣"和"十年还债"的悲惨生活的意义予以了全新的阐发.她的"虚荣"只是其长期压抑的欲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十年艰辛的生活使她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她人生的一次本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尊重生命的本真"的角度去解读玛蒂尔德,对她的"虚荣"和"十年还债"的悲惨生活的意义予以了全新的阐发。她的"虚荣"只是其长期压抑的欲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十年艰辛的生活使她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实现了她人生的一次本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正>以德正身,堪为人师;大道至简,行知合一。——贾荣贾荣,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体育教研组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多次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曾获江苏省体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从教29年来,她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她挚爱的事业。她爱生乐教,默默奉献,是一个领导放心、同事敬佩、学生尊敬的教师。"以德正身,堪为人师"是她的座右铭,更是她的自律信  相似文献   

12.
程文进 《历史教学》2006,2(8):40-44
1935-1936年,罗斯福派遣美国商人富勒两次前往柏林,尝试以向德国"租借"殖民地的方式来安抚德国,但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主要原因有三美国计划与德国外交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德国对美国计划根本不予重视;美国对德政策与英国对德政策不协调.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8月,笔者参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国国际继续教育与发展协会(InWEnt)共同组织的职教师资"赴德奖学金生"项目,前往德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和深造。在这一年的访学过程中,对德国  相似文献   

14.
钱学森先生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对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深怀忧虑。他的话被11位教授解读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成为"钱学森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并非由钱先生提出,而是媒体根据钱学森之忧和教授之问进行的似是而非的理解,把不能产生杰出人才的原因单一化地归因于学校的结果。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把钱先生对杰出人才不能产生的思考狭隘化了。  相似文献   

15.
亦安 《大学生》2013,(Z2):70-71
正赋予手风琴新的活力2010年,阮明园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学习,顺利保送为本校研究生。而与此同时,又一个"大馅饼"幸运地砸中了她,她成为以神曲鼻祖曲目《忐忑》红遍大江南北的龚琳娜(Linda)组建的"大白嗓"合唱团乐队中的重要成员。Linda是一位具有独到艺术思想与创新精神的歌唱家,她和先生老锣(德国作曲家)致力于中国新艺术音乐的探索与创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人们都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作用是供学生娱乐放松,消遣时间,简单的学习间娱乐,事实其实不然。我国国歌的曲作者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缕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说过:"教育是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发展。"德国音乐家威尔第提出:"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意识到音乐的重要性了。本文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展开论述,旨在使音乐给人类带来更大的贡献与感悟。  相似文献   

17.
王勇 《课外阅读》2010,(1):53-53
2008年8月,温总理看望了钱学森。当这个消息传到海外,一位75岁的菲律宾老华侨写了一封信,回忆她50年前与钱学森在马尼拉轮船码头的一次谈话。那是在钱学森回国的途中——  相似文献   

18.
一个出众的音乐才女:4岁半开始学钢琴,5岁登台演出,长大后不仅在纽约、上海举办过个人演唱会,而且还出版了个人专辑,甜美的歌喉让她拥有众多粉丝;一个时尚漂亮的上海姑娘;一个令人敬慕的女科学家;近年来在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与调控、重编程的分子机构以及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其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此外,她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荣获第六届"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奖项,……看似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可思议的竟然在她一个人身上重叠.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个人,儿时的他是长辈们口中的好孩子;读书后的他是国内高校的高材生;赴美留学后回国的他,让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这个拥有如此传奇人生的他就是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研大家——钱学森。钱学森如此辉煌的人生与他恪守的家风家训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在凯特·肖邦的长篇小说<觉醒>中,"一个孤寂的灵魂"是作家给予女主人公爱德娜的最贴切的标签.爱德娜的"孤寂"不仅体现在她的自我感觉上,还体现在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上.爱德娜在孤寂中思考,在孤寂中存在,在孤寂中觉醒.她对"妻业"、"母业"、贞操观的怀疑和否定成为后来女性文学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