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疲劳驾驶时的不同特征表现以及监测和识别疲劳驾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疲劳驾驶监测和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本文建立了基于模糊算法的疲劳驾驶识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一定程度上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2.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检测识别驾驶疲劳状态,根据人的眼动行为存在随机性及模糊性特点,采用不确定性的云模型对眼动特征进行数据处理,构建二维多规则推理生成器检测驾驶员疲劳状况,以此疲劳检测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安卓的疲劳预警系统。系统通过手机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数据,通过人脸人眼定位后,计算出 per-clos 和眨眼时间均值。将数据输入疲劳检测模块,一旦检测到驾驶员疲劳,系统即进行文字和语音提醒。该系统成本较低,实时性较好,在模拟驾驶环境下检测率可达到 73.98%。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基于单一特征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和可靠性,提出基于多个特征的驾驶疲劳融合检测算法.从直接反映驾驶员疲劳的2个面部特征和间接反映疲劳的1个车辆行为特征2个方面对驾驶疲劳进行综合检测.该算法运用TS模糊神经网络来识别驾驶疲劳,采用减法聚类对网络进行结构辨识,确定模糊规则的条数及相关参数的初始值,并改进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仿真和实车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改善TS模糊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和识别精度,而且能提高驾驶疲劳的检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22,(2):27-35
滚动轴承是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中重要的支撑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整台发动机的工作性能。介绍了基于盲源分离技术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分析与故障诊断方法,分析了滚动轴承典型故障机理。通过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行现场测试,完成了针对其轴承振动信号的测试和数据采集工作,并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其振动信号的分析。采用盲源分离中的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和频谱分析方法,提取主轴轴承的振动信号并与理论计算的故障频率对比,进行轴承故障诊断及状态识别。对实际航空发动机轴承及模拟试验台滚动轴承振动测试信号的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盲源分离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和诊断滚动轴承故障。  相似文献   

5.
疲劳驾驶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预防驾驶疲劳,国内外科学家研究了多种监测驾驶疲劳的方法,其中采用心电图指标监测驾驶疲劳具有实用价值。采集6名实验对象90分钟模拟驾驶操作的心电信号,并对所选取的8个心电图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显示:LF、HF、LF/HF、LFNU和HFNU五个指标随着驾驶时间的增长发生显著性变化,且伴有明显波动;LF、HF和LF/HF三个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其中LF/HF指标变化适时反映了驾驶员疲劳产生特性。因此,采用心电图指标可以对驾驶员疲劳状态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振动监测实验教学的需要,研制了一种能有效模拟齿轮、转子和滚动轴承典型故障工况特征的机械振动故障综合模拟实验台。为满足信号采集分析的需要,构建了由传感器、信号采集仪和信号分析软件组成的振动信号监测系统。测试实验的结果表明:实验台的故障振动信号谱图特征与故障振动机理相符,模拟的故障工况准确稳定。利用该实验台开展故障诊断课程和实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汽车模拟驾驶的真实感与沉浸感,研究了基于增强现实(AR)的汽车驾驶仿真实验系统。该系统基于Andriod平台,利用Unity3D引擎实现汽车模拟驾驶实验开发,采用Vuforia工具实现AR效果,使其具备增强现实场景呈现及AR交互操作、汽车控制、行驶参数反馈、场景切换、环境隐藏等功能。用户可通过该系统在手机上实现在AR场景下汽车模拟驾驶实验,并在驾驶过程中得到及时预警、实时分析等信息提示,从而实现真实汽车模拟驾驶;该系统提供一种全新的汽车测试和体验方法,为后续真实汽车模拟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齿轮在工作过程中承受周期性的交变载荷作用,其表面极易发生剥落故障。然而,齿轮早期剥落故障特征信号被淹没在机械系统振动信号与其他干扰信号之中,导致其振动特征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机械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针对该问题,研制了一套用于研究齿轮齿面早期剥落故障振动信号特征的齿轮故障模拟实验台。实验台能够开展齿轮不同程度齿面剥落故障模拟实验,模拟齿轮在不同转速、负载条件下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特征,获得齿轮的齿面不同程度剥落故障信号特征数据库。为齿轮早期剥落故障的准确诊断和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车辆易致重大交通事故,设计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疲劳检测系统。在ZYNQ平台下,利用OV5640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在PL端进行图像处理,在PS端的ARM中显示图像。OpenCV调用训练的人脸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通过分类器得到人脸图像,再由三庭五眼的特征分割出眼睛和嘴巴区域,后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图像阈值化处理和膨胀得到眼睛和嘴巴的大致轮廓。通过对分割后的眼睛和嘴巴的外接矩形的宽长比进行计算,结合PERCLOS算法、眨眼及打哈欠频率快速侦察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在实验室模拟驾驶环境进行测试,该系统能实时准确检测到驾驶员面部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10.
应用LabVIEW软件平台和声卡采集系统开发声音振动分析及应用的物理演示程序,包括声音分析及处理程序、简易语音识别程序、声控俄罗斯方块游戏等。辅助学生学习和了解声音信号的频域分析方法,丰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内容,深化基础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交通信号控制电子实验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高校交通工程类本科生实验教学工作,采用嵌入式技术研制实验装置,并同时进行交通信号控制装置理论结构设计、实验装置硬件设计,该系统配置有LED数码管等显示设备和外部接口,能够清楚明了、便捷地进行实验操作和演示。实验者能利用该系统能进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模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模拟以及停车场计费系统模拟等实验,可以任意组合、自由编程,模拟各种交通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驾驶员疲劳检测研究中存在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电特征提取的疲劳检测系统方案.系统中通过前额电极导联采集驾驶员生理信号,利用无线节点将数据发送至手机端或车载端平台,软件中运用信号处理算法提取混合信号中的目标成份,并进行分类识别,建立特征模型,实现对生理疲劳的实时监控和记录.该方法克服传统疲劳检测方法的单一和局限性,具备较好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疲劳累积情况,对比其疲劳驾驶的差异性,获取最优驾驶时间,文章通过eegoTMmylab全移动脑电记录分析系统采集脑电数据,结合主观调查法对被试者疲劳状态进行调查。采用ASA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并通过积分法获得不同时段的α波、β波、θ波的平均功率谱密度,计算出脑电指标Rα/β,Rθ/β及R((α+θ)/β),通过SPSS对处理后数据进行分析;以R((α+θ)/β)作为驾驶疲劳指标,分别求出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R((α+θ)/β),并将其与驾驶时间进行拟合,分析不同年龄段驾驶员与驾驶疲劳累积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 h内青年及中年驾驶员疲劳累积速度较慢,老年驾驶员疲劳累积速度较快,青年、中年、老年驾驶员最优驾驶时间分别为105~120 min, 105~120 min及75~90 min。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电机械制动系统原理和相似缩比理论搭建了制动系统实验台,针对系统主轴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干扰问题,采用轴心轨迹进行振动故障检测与分析。基于EEMD算法与相关能量运算理论,采用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技术设计了电机械制动系统振动轴心轨迹提纯程序。通过加入噪声的函数模拟不平衡故障实验,导入程序提纯重构信号能够绘制椭圆形轨迹,得到EEMD与相关能量理论能够对信号进行降噪提纯的结论。随后进行转子不平衡故障实验,激光位移传感器采集的X轴与Y轴信号通过程序进行降噪提纯后得到相关系数与能量系数均最高的重构信号,重构信号绘制的轴心轨迹清晰可见,同原始信号轴心轨迹对比可知,所设计的LABVIEW程序搭配激光位移传感器及采集卡能够有效检测所搭建的电机械制动系统主轴振动故障信息。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个基于NiosII嵌入式处理器的便携式波形信号测量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波形的幅度、频率测量及波形识别,且能将波形的形状及状态参数通过LCD液晶屏实时显示.测试结果显示,该波形测量系统测量结果准确,且电路精简、体积小、可便携移动、成本较低,可在常规实验室中用于测量和显示波形.  相似文献   

16.
INSTRON-1343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TRON-1343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系统,在试验机原模拟控制系统、信号放大器和伺服放大器的基础上,配备计算机和信号生成、信号调理、信号采集与信号处理软硬件,构成试验机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处理系统,恢复了试验机的原有功能,并为开放新的试验功能奠定了基础。本系统的开发成功,为开发全数字化的试验机控制系统创新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活塞隔膜泵主轴的振动信号属于冲击性非平稳信号,在对隔膜泵进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时,需对隔膜泵主轴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以提取故障特征值。本文介绍了小波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对突变信号具有很强的识别能力,适用于隔膜泵主轴非平稳振动信号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断路器在线监测装置环境适应性差、信号采集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ompactRIO的真空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对触头行程、分合闸线圈电流、分合闸振动、分合闸线圈电压进行监测,可准确提取刚分刚合时刻、分合闸时间、分合闸速度等机械特性参数。介绍了系统整体结构框架,阐述了各模块功能。针对各监测信号的特点,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及合理的检测方案。详细研究了基于FPGA的数据采集模块结构和工作原理,从硬件角度解释了系统的创新性和优势。阐述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基于Lab VIEW语言开发了远程监控终端、FPGA和嵌入式实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控制的放大电路幅频特性测试系统。采用DDS技术搭配一款模拟乘法器为待测放大电路提供频率、幅值、波形可调的输入信号。信号频率步长为0.04Hz,输出范围为0.04Hz~12.5MHz。待测放大电路输出信号首先通过精密全波整流滤波电路进行处理,然后经嵌入式处理器内置ADC采样处理,采样精度最高可达0.8mV,以实现交流信号幅值测量和幅频特性曲线的LCD显示。本系统数字集成高,成本低,且操作简单,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探测制导与控制领域研究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基于光学瞄准系统的目标跟踪与识别实验平台。该平台通过光学相机获得场景图像,利用嵌入式系统完成目标的检测与识别,通过上位机控制光学瞄准系统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嵌入式系统设计采用了在线编程技术,可以利用上位机自主开发目标跟踪与识别程序,并通过仿真器下载到嵌入式系统的Flash存储器中。平台整合了目标探测、跟踪与识别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实验环境,可以用于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