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亟待加强建设.发展西部地区图书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西部地区人员素质,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图书馆建设,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图书馆事业大大落后于东部,西部大开发为西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西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西部图书馆界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西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西部地区图书馆只有不断挖掘潜力,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积极参与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与繁荣,才能促进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业与东部地区比 ,有较大差距。但西部地区的许多中心城市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网络经济的必要条件 ,具有信息网络业发展的明显相对优势 ,可以迅速发展为重要的信息服务基地 ,进而辐射整个西部地区 ,促进西部信息网络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使西部地区图书馆处在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它既面临着各种发展的机遇,又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鉴于此,五年前,本人第一次提出了建立“西部图书馆学”的概念。本文对10种与西部图书馆学密切相关的重点图书馆期刊中的关于西部地区图书馆工作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类,总结了五年来西部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贫困地区图书馆知识援助及其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贫困是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图书馆知识援助对于缩小我国中西部知识差距、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体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应当运用多种途径对西部贫困地区实施知识援助。  相似文献   

7.
西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西部大开发,阐述了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图书馆带来的优势与机遇,并就西部图书馆如何实施发展战略,实现西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图书馆发展的信息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图书馆学刊》2006,28(1):29-31
西部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从信息化水平、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以及信息政茕等角度分析了西部的信息环境,以期为制定西部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西部地区图书馆人才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人才资源在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西部图书馆要转变观念,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图书馆员的能力与素质,以迎接时代的挑战,并为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已全面实践,对西部人才的培养与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同样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提出了要求。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西部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较为缓慢,这主要是由于人才的缺乏。因此,笔者认为在民族院校设立图书情报专业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郑晓迪 《编辑之友》2018,(1):108-112
新闻的前提是真实,为保证新闻的客观性,有必要对新闻进行事实核查.新闻事实核查是指运用多种方式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在西方新闻史上已经存在近百年的历史.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旧的事实核查手段辨别虚假新闻的难度增大,新闻事实核查的检测和鉴别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介绍西方新闻事实核查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对我国当前网络欺骗性新闻的辨别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我国当前网络新闻中存在的新闻失真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图书馆事业之“西学东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图书馆诞生期间的第一次“西学潮”及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中国图书馆事业改革发展期间的第二次“西学潮”,并对这两次“西学潮”进行反思,提出当前我国图书馆界在学习西方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学"在《四库全书》中的反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叙述了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历史,以及《四库全书》收录西学书籍的情况,分析了造成收录较少的原因,并揭示了四库馆臣对西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图书馆学"的建设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清菊 《图书馆杂志》2005,24(7):3-5,16
回顾百年历史,中国图书馆学的发端、发展过程不仅是一个引进西方文化或西方科学的历程,而且也是中国人思考如何创建中国自身的图书馆学的历程。在这方面,梁启超所提出的“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思路,至今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思想意义。本文以梁启超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辞为切入点,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探讨了这一思路的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15.
汉班固的<汉书>,开我国断代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刘宋范晔踵之作<后汉书>,人们合称之为前后两<汉书>,二书与前之<史记>,后之<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均属我国正史之源头.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受众研究领域经历了一次"民族志的转向",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议。在回顾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此轮范式之争的脉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爬梳与分析。对"编码一解码"模式的质疑、固有的学术政治规范以及媒介消费的全面兴起,促成了接受研究向媒介民族志的转向,带来了研究对象的语境化和政治立场的位移;面对多重挑战,"民族志转向"的倡导者们继续强调媒介民族志研究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晚清《三字经》英译本及耶教仿本《解元三字经》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字经>乃中国蒙学要籍,版本繁多,除明清注释本、增补本及近代辑刊本,晚清西方基督新教传教士、汉学家来华时亦曾留下多种可观的西译本及中文<三字经>仿作本,既能反映当年汉学家翻译中国典籍的热忱,亦可从其所依据版本,反映当时流行的蒙学<三字经>读本.文章就香港图书馆所得见的四种英译本,及传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 Medhurst,1796-1857)模仿<三字经>三言韵语而撰写基督教教义的耶教仿本,概述其翻译缘起、所据版本、翻译格式及仿本版式,而其中麦都恩仿本<解元三字经>作者伪托"欧适子",耐人寻味,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8.
陈嬿如 《新闻大学》2002,1(4):30-39
介绍 根据从事中国研究的美国学者考证,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中国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后来永载史册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讲话》)。讲话长达四小时,当时在场的听众包括1,8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在随后的两天里,他们分组讨论了毛主席的讲话。①另外一些出自政治学传统的中国研究专家在回顾了相关的史实之后,认为,毛泽东的这篇讲话为当时全国的“大  相似文献   

19.
"西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文化,随着"一带一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多文化多民族的发展模型逐渐建立起来,要以数字化建设高效利用为目标,着重强化西域地区对文献的管理工作,开展特色化文献数字化管理工作,实现文化传承的发展要求。从西域文献建设项目的运行现状出发,对西域文献数字化发展的社会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数字化运行优势和文化建设对策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相关项目负责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部民族地方文献与旅游产业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在西部大开发环境下,西部民族地方文献对西部旅游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 强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增添旅游文化含量,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