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年级语文教学,一般要求教师范读课文。范读,即示范性的朗读。它是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真正接触课文,感知课文。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等原因,被编排入册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颇具童趣。但学生的想象等各方面能力还尚未达到能抽象概念直接转换为直观形象的水平,从而制约了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感知课文的质量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师范读课文的质量。范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感知课文的深浅,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感知特点提高教师范读课文的质量。 首先,人的感知依赖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低年级儿童掌握的知识经验非常有限,感知的理解性差,容易引起错觉。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受到制约。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必须做到:正确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添字漏字、准确地朗读;注意停顿,  相似文献   

2.
教师何时范读时机最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处着手: 1.在导读新课时用范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的内容。如《倔强的小红军》、《瀑布》等感情色彩较浓的文章,适宜在提示课题后便由教师进行范读,把学生一下子带到文章所创设的特有情感气氛之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利及时帮助他们把握课文朗读的基调。 2.对课文重点处,用范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或进入情境。对课文中最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重点段落可采用  相似文献   

3.
<正>朗读对于学生来说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朗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必须培养的一种学习技能。几乎每篇课文都有朗读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教七年语文学科的一点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一、教师精彩的范读我认为教师范读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  相似文献   

4.
课堂预习指导“五读法”山西/穆枝一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在范读(教师范读纪录音范读)全文时,让学生带着“本文主要写什么”的问题去听读,从而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范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采取层友、诱导、设问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全...  相似文献   

5.
一、巧用音响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情趣的目的小学语文教材四册《雷雨》这课要求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二年级的学生对这种想象感到困难。上课前,教师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界的各种声响清晰地录在音带上。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由谈话转向范读课文。在范读课文的同时,悄然播放音乐和事先录好的各种声音……雷雨前那沉闷的音乐,仿佛使人看到黑沉沉翻滚的乌云,低垂的天幕向人们压来…哗、哗、哗的大雨声,仿佛使人身临其境,看见大雨突然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6.
范读,就是教师示范性的朗读。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儿童易于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良好的范读能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好的范读能够真实、生动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性地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去,引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范读能够很好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程度。因为小学生自身的阅读和理解水平不是很高,对于课文中有些内容理解并不全面。教师范读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生由于个人知识内容有限,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遇见不认识的字,不理解课文内容等一系列问题,这时教师就可以很好的通过范读,帮助小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掌握范读技巧。  相似文献   

8.
朗读训练的设计锡林浩特第十小学岳秀娟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体裁、内容、写作方法的不同特点,抓住课文的重声、段落,精心设计读的形式,准确具体地提出读的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1.范读。对于一些学生不好理解,...  相似文献   

9.
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默读、出声读或听录音、教师范读等形式,了解“本文主要写什么”,感知文章的整体,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读后运用启发提问等方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字词。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借助工具书理解疑难字词。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重点指导,同时适当配合一些练习达到检测和巩固的目的。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据意写词、找反义词、同义词、多义词、词义选择、造句等,使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词语。   再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赵云鹏 《职业技术》2006,(10):130-13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必须要牢牢地抓住“读“这个根本。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愈来愈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朗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们的做法是:一、范读课文,传情。“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正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这是给学生提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范例,也是给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形式。《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进行范读时可用关心、劝慰、感激、悲愤、激动、难舍难分的语气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情感;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的变化、语气的不同、感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对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主题、内容、情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都能充分证明这一教学方法的良好效果,所以语文教师要对课堂范读加强研究、理解与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赵云鹏 《职业技术》2006,(5):130-13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读"来感知课文了解内容.传统教法中的"读",主要有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朗读等形式,篇篇课文皆如此,长年累月无变化,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乏味.电教媒体运用于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与方法信息输出、反馈练习情况信息,以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低段阅读教学中,范读是对学生朗读指导最常用、最简便的方式,尤其是在初读文本环节,教师范读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在学生基本上能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对文本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时,教师进行范读,并且适当地提出朗读的要求,对于培养低段学生的语感会有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怎样范读课文陕西省特级教师薛明范读课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它的目的和作用是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语文,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迅速地把握必要的信息,删繁就简,帮助学生清晰、敏捷地抓住文章的思路,这是教师进行课文整体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使用螺旋式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课文的整体阅读;采取整体快速阅读法,培养学生课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评析.整体把握阅读内容。此外,还可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表现诗歌的情感丰富和意境优美,可配上抒情的音乐,进行两种形式的朗读:一是老师范读,做到声情并茂,让学生感知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二是学生自读,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的语言优美。朗读诗歌前,老师可出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诗歌:  相似文献   

18.
笔者聆听一节公开课《秋天的雨》.课堂上老师两次范读整篇课文,虽用时不少却因范读内容过多、时机选择随意、朗读功力不足让人感觉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听完该课,我在思考,范读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但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范读呢?笔者认为,范读内容、范读时机都应视学生实际需要而定,切不可随意为之,为读而读.  相似文献   

19.
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声情并茂的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鲜明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20.
吴立兴 《湖南教育》2002,(22):25-25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化为学生自己的内部言语经验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上好低年级朗读课,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呢?首先,要想学生把一篇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出来,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攻破字音关。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练读时间,检查反馈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并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字词在文章中表达的意义。这时的感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能是“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其次,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在教师范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可以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著名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