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转化和NH3挥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猪粪、米糠强制通风堆肥过程中,堆体中氮素转化特点和NH3挥发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全氮(T-N)、有机氮含量先降低后被浓缩略有增加;水溶性NO3--N含量逐渐提高;而水溶性NH4 -N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水溶性NH4 -N含量与堆体的pH值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57 9**),表明降低堆体pH可抑制NH4 -N转化为NH3.此外,猪粪堆肥NH3产生和挥发损失的高峰期是在升温期和高温期(0~14d),说明堆肥前期是控制N素损失的关键时期.NH3挥发量与水溶态NH4 -N含量和pH值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2 3**和0.785 7*).因此,降低堆体pH值、控制NH4 -N向其它形态氮转化是减少N损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废弃茶渣为原料添加玉米杆、锯末、绿化废弃物和VT-1000微生物菌剂进行高温堆肥,采用人工翻堆方法,研究茶渣高温堆肥过程中总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从堆肥的温度变化来看,添加玉米秆处理高温持续时间长且温度高,腐熟效果最好;从氮的变化情况看,茶渣堆肥过程中添加玉米杆、锯末和绿化废弃物有利于茶渣堆肥的腐熟进程,而添加玉米杆腐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H3PW12O40为催化剂,30%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了H3PW12O40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磷钨酸用量、反应温度、H2O2用量、KHSO4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H2O2)∶n(H3PW12O40)∶n(KHSO4)=100∶388∶0.035∶0.74(固定环己酮用量为0.10 mol,磷钨酸用量0.1g,H2O2用量40 mL,KHSO4用量0.1 g),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6 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49.5%.  相似文献   

4.
有机物料腐熟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有机物料腐熟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有机物料腐熟剂可使猪粪堆肥腐熟时间比对照提前5d.接种有机物料腐熟剂同时提高了堆肥的质量,发酵40d全氮量比对照高4.5%,硝态氮(NO3-N)含量比对照高3.2%.  相似文献   

5.
无机肥料氮的不同减施方式对烤烟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用大田小区试验,探讨了无机肥料氮的不同减氮施肥方式对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比传统施肥(T1,N=108.00 kg/hm2,基追比7∶3),高追肥比例的减氮施肥处理(T4,N=48.00 kg/hm2,基追比7∶3)有促进烤烟后期0~20 cm耕层土壤硝态氮积累作用;(2)减氮施肥条件下(N=48.00 kg/hm2),基肥一次性供氮(T2)或高基肥比例的无机肥料氮处理(T3,基追比7∶3)无抑制烤烟氮吸收作用(P〉0.05),但T4处理显著抑制了烤烟的氮吸收(P〈0.01);(3)减氮施肥条件下,T2,T3处理均可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P〈0.01),对降低烤烟产量、产值作用不明显(P〉0.05);T4处理不利于烤烟对氮素的利用率,并会降低烤烟产量和产值(P〉0.05);(4)试验供氮范围内,减施无机肥料氮对烤烟内在化学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从试验结果看,基肥一次性供氮或70%无机肥料氮作基施的减氮施肥处理(N=48.00 kg/hm2)有效地提高了烤烟的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MAP沉淀法预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以MgCl2·6H20、Na2HPO4·12H2O为沉淀剂,研究了该方法脱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室温条件下,pH值为7.25左右,反应摩尔比n(Mg2+)∶n(NH4+)∶n(PO43-)为1.2∶1∶1.1,反应20 min,静置30 min,对于氨氮浓度大于3 000 mg/L的废水,氨氮去除率平均可以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 ,求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有一定规律可循 ,掌握了此规律 ,解题往往迅速方便。例 1.在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中 ,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 0 % ,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10 %  B.15 %  C.2 0 %  D.无法确定分析 :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的化学式分别为 C2 H4O2 ,C6H1 2 O2 ,C4H8O2 ,即符合通式 Cn H2 n O2 。从通式可看出 C,H两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质量比为 12 n∶ 2 n即6∶ 1,那么在混合酯中 ,C与 H的质量比应为6∶ 1。解答 :C与 H总含量为 1-3 …  相似文献   

8.
一、缺乏思维的深刻性例1假设用于修补铁轨的铝热剂中铝和四氧化三铁恰好完全反应,求此铝热剂和反应后的产物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所放出的氢气的体积比(同温同压下)。错解铝热反应:8Al+3Fe3O4高温4Al2O3+9Fe8amol9amolAl、Fe分别与酸反应:2Al~3H2Fe~H28amol12amol9amol9amol故同温同压下产生H2的体积比为4∶3。评析看似思路、关系式以及计算都正确,且简洁流畅,无懈可击。然而,未考虑到铝热剂与硫酸反应后溶液中含Fe3+,Fe3+的氧化性强于H+,它必然先与铝反应。铝热反应:8Al+3Fe3O4高温4Al2O3+9Fe若设Al为8amol,则Fe3O4为3amo…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使用人教社2004版高中化学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有若干处化学方程式的规范性值得商榷,在此提出与同行共商。一、化学方程式中未注明条件或注明条件不准确1.必修①P423Fe+4H2O(g)△Fe3O4+4H2↑建立改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2.必修①P71三个化学反应的条件仅在文字中描述,化学方程式中未注明。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u+Cl2CuCl2建议改为: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3.必修①P812SO2+O2催化剂2SO3缺少加热条件建议改为:2SO2+O2催加化热剂2SO34.必修②P8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三个方…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1.能正确表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示意图是2.对于反应H-+N H3=H2+NH2-,正确的判断是A.是置换反应B.N H3是氧化剂C.H-被还原D.N H3在反应中失去电子3.在4Zn+10H N O3=4Zn(NO3)2+NH4N O3+3H2O的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分子个数比为A.1∶9B.9∶1C.4∶2D.2∶44.下列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5.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 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炽热的碳与CO2反应D.甲烷(CH4)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6.R2O8n-在一定条件下可…  相似文献   

11.
水基Fe3O4磁流体的制备和磁流体磁性粒子形成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选择NaOH作沉淀剂在水溶液中共沉淀FeCl2和FeCl3,制备纳米级铁氧体磁性粒子的水基磁流体,探讨了温度、碱的过量比、反应时间对磁流体基本性质的影响,着重讨论了磁性粒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对产品进行了性能测试。通过实验确定了制备小粒径、强磁性、分散均匀的Fe3O4磁性粒子的工艺条件:反应时间30min,温度55℃,碱的过量比为y=1∶4,FeCl2.7H2O和FeCl3.9H2O的数量比为3∶2。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进入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通过一道题的几种解法谈谈自己的见解。例:当n(O2)=2mol,且n(H2S)∶n(O2)=1∶1时,H2S在燃烧过程中,生成单质硫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分析:在H2S的燃烧问题中,H2S与O2的量不同,可直接影响到产物的种类及其产物的量。当n(H2S)∶n(O2)=1∶1时,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H2S+O2=2S+2H2O和S+O2=SO2因为n(O2)=2mol,且n(H2S)∶n(O2)=1∶1,所以n(H2S)=2mol解法Ⅰ:原子守恒法2mol H2S2mol H2O→需1mol O2剩余O2:2mol-1mol=1mol→1mol SO…  相似文献   

13.
N2O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温室气体,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是N2O产生的主要过程,施用生物质炭影响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和N2O排放。本研究以广州近郊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情况下,分别施加3%和6%的稻壳炭(RB)、棕榈丝炭(PB),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质炭和施入量对酸性菜地土壤氮素矿化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处理菜地土壤氮素矿化量和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最大,分别达到153.6 mg/kg和383.7μg/kg,添加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菜地土壤氮素矿化量和土壤N2O排放量(P<0.05),生物质抑制了菜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从而抑制了土壤N2O的形成和排放,抑制程度随生物质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强,不同类型生物质炭作用不同,稻壳炭(RB)抑制作用大于棕榈丝炭(PB)。  相似文献   

14.
硅元素知识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1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现象1)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自然界中却没有游离态的硅,它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形式存在.2)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SiO2 2C高温Si 2CO↑.3)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Si 2NaOH H2O=Na2SiO3 2H2↑.4)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氢气生成:Si 4HF=SiF4↑ 2H2↑.5)虽然二氧…  相似文献   

15.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类特殊化合物的水解反应,现归纳如下:1.NaH+H2O=NaOH+H2↑2.Mg3N2+6H2O=3Mg(OH)2+2NH3↑3.CaC2+2H2O=Ca(OH)2+C2H2↑4.Al4C3+12H2O=4Al(OH)3+3CH4↑5.Mg2C3+4H2O=2Mg(OH)2+C3H4↑这类化合物水解的特点是阳离子与水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物,阴离子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成气体.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高考中对这类化合物水解反应的考查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把零碎的知识组合在一起,形成知识块,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面,笔者通过解析几例高考试题,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固体物质的反应1、绿色变黑色:Cu2(OH)2CO3△2CuO+H2O+CO2↑2、紫色变黑色:2KMnO4△K2MnO4+MnO2+O2↑3、黑色变红色:2CuO+C高温2Cu+CO2↑4、蓝色变白色:CuSO4·5H2O△CuSO4+5H2O5、红色变白色:2HgO高温2Hg+O2↑6、红色与黑色变白色:2Fe2O3+3C高温4Fe+3CO2↑二、固体与气体的反应1、黑色变红色:CuO+H2△Cu+H2CuO+CO△Cu+CO22、红色变白色:Fe2O3+3H2△2Fe+3H2OFe2O3+3CO△2Fe+3CO24P+5O2点燃2P2O53、红色变黑色:2Cu+O2点燃2CuO4、白色变黑色:3Fe+2O2点燃Fe3O45、白色变红色:2Hg+O2△2HgO6、黑色变白色…  相似文献   

17.
以云母为基质,TiCl4为原料,采用强迫水解法制备了云母钛前驱体;再以Co(NO3)2.6H2O和Al(NO3)3.9H2O为原料,利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CoAl2O4,并将其包覆在云母钛前驱体上,制备出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初始浓度、溶液pH值、反应时间、搅拌速率、焙烧温度对云母钛产品珠光效果的影响以及分散剂、无水乙醇洗涤、高温焙烧对蓝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梁贵平 《科学教育》2006,12(4):44-45
1关系式法避虚就实,化解繁杂,用关系式解题。例1、测知硝酸铵样品(含杂质)含氮量为34.4%,求这种硝酸铵样品的纯度。解析:NH4NO3~2N802×14x34.4%80∶28=x∶34.4%x=98%2变隐为显法就是变题目的隐含条件为显露条件。例2、有一种FeSO4和Fe2(SO4)3固体混合物,测的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3%,则含Fe的质量分数为。解析:由化学式FeSO4、Fe2(SO4)3知此固体混合物中含三种元素Fe、S、O,且S与O总以SO4这一原子团结合,S和O原子个数比为1∶4,质量比为1∶2。故ω(O)=2ω(S),∴ω(Fe)=1-ω(S)-ω(O)3情景切换法运用化学概念及原理进行情景切换。例…  相似文献   

19.
化学中的计算历来是化学考试的重点,由于化学式既能体现其组成成分,又能体现其组成比例。现就根据化学式中的比例关系巧解计算题列举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确定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例1在FeO、Fe2O3、Fe3O4三种化合物中,与等质量的铁元素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A11∶3∶4;B12∶3∶6;C16∶9∶8;D13∶8∶91解析:抓住“等质量的铁”这个关键词,把三个化学式变形为:FeOFe6O6Fe2O3Fe6O9Fe3O4Fe6O8即可知与等质量的铁相结合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9∶8,故选C。二、确定物质的质量比例2要使CO2和CO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应…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不同Ni担栽量的Ni/α-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和助剂Ce对Ni基催化剂性能的调变作用.采用沉淀法以NH3·H2O、Al(NO3)3·9H2O和Ni(NO3)3·6H2O为原料合成Ni/α-Al2O3凝胶,经过高温煅烧制备纳米级催化剂Ni/α-Al2O3粉末.通过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并对其进行XRD和TPR分析.结果表明:8%Ni(质量分数)的Ni/α-Al2O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同时添加稀土Ce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