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娴 《体育世界》2013,(3):125-126,124
体育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这也是贯彻教育工作"三个面向"的需要。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逃避体育课,练习不努力,为体育成绩而被迫参加体育锻炼等现象,在对所教学生分析后,找出学生存在的原因,通过对学生思想的转化,指导学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教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和自觉性,为学生最终走出校园后也能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能够独立、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所谓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自己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仅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进行体育锻炼,而且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实现体育目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是体育教学三大任务之一。体育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觉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较高的体育运动能力。然而怎样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4.
一、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需要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体力,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教学的中心。体育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我锻炼能力,是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保障。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学生锻炼能力提高了,在校时,更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体院89名男生进行了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观察和教学实践,证明对学生自我锻炼的培养,应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中去。通过多种体育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个性均得到,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要素,提出培养大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具体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养成钻研体育知识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实现终生体育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锻炼能力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形成强身健体的自我需要意识。在体育锻炼中运用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是体育锻炼和怡乐身心的一种本领。具备较高自我锻炼能力,有利于思想交流,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在培养新型全面人才的素质教育中,越来越表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课外体育锻炼是关系到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也是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衔接的重要基础途径。大学体育改革如何适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是新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形成自我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主学校体育教学除了要有计划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外,在体育教学中还要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炼,更有效地增强体质的能力。如果在学生时代的体育课不重视知识、技能和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将来他们就不能有锻炼身体的良好基础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今后的工作和为社会服务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张蕾 《体育师友》2001,(2):19-20
学校体育教学要与终身体育接轨已成为我国体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但体育教学如何才能真正与终身体育相融,并起到积极的服务作用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中学生进行自我体育素质能力的培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能帮助中学生形成自我学习体育技能,自我选择锻炼内容和方式,自我调节运动负荷,自我评价锻炼效果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中学生有体育锻炼意识,锻炼习惯和锻炼能力的终身体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对高校体育课外活动采用俱乐部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知识的掌握及对体育的认知程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课外活动形式的对照班学生。采用俱乐部活动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及兴趣、掌握运动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晓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47-448,451
传授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完美的运动技术是学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如何重新设计运动技术教学的健身新模式,拓展运动技术教学的“市场”,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晋中市三所不同类别的普通大专院校260名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体育功能虽有正确的认识,但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消极的,有良好体育行为的学生更是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改革当前体育教学模式,采取强化大学生体育意识,加深大学生体育知识,促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作为一位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总结新经验,力求上好每一节体育理论课,并能使学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中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文化生活情况。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指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体育设施、体育氛围、学校体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大学体育接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由我国政府强力推进,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的政府措施。活动开展五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师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及体育锻炼的意识普遍得到提高,每天锻炼一小时蔚然成风。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师资缺乏等问题,要想使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尚需在制度建设、加强督导等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对皖西北10县市农村中学随机抽取1825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农村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兴趣、每周活动频率、每次活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SCL-90量表诸多因子有显著影响,具备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学生中度及以上阳性因子检出率明显低于无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两组学生也有显著差异.结论: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农村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与体育锻炼进行相关研究,探索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身体自尊各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大学生整体自尊、身体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的各方面原因;对体育系大学生和非体育系大学生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产生差异的原因,发现体育运动量与大学生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关系,探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影响体育锻炼持续性的原因,为大学生参加适当体育锻炼,提高身体自尊,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进而增强体育知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最终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的过程中,体育考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探讨了以考促练体育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本研究旨在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学生自主锻炼能力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在社会中是很重要的群体,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影响到社会许多方面,不可忽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校学生的自主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较差。为了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提高其自主锻炼能力,于是在太原师范学院随机抽取2个教学班进行对比教学实践。实验班通过优化师生关系、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自主锻炼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实施自主锻炼教学法是培养高校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余暇时间进行自主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