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工程学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环境工程学课程的特点.对课程建设进行了研究,从教材的选择到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结合实验、实践将课堂教学和实际应用相融合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使用基于WEB的环境工程学网络课堂、基于网络多媒体的环境工程学教学平台、基于SQLSERVER2000的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ASP.NET的环境工程学相关知识、信息发布网站,结合实验室实验和实践基地平台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深度.增强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2):3-4
《环境工程学》重点向学生讲述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的成因、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十多年课程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多方面介绍了开展教学探索的成果,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以及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运用信息化对所授课程进行直观、生动、丰富地演示和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类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丰富的互联网收集的海量教学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形成。本文以"旋风除尘设计"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对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技术科学,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性,但是这门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而且相当繁杂,导致很多高校开展的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成效低下。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人体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并且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5.
环境工程学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现有体系及存在问题进行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总体思想与实施措施,实践了《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的新方法,有助于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人机工程学的学科特点,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寻求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探索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师生互动的教育模式,掌握课程的相关理论。做到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并将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产品设计中。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工程学导论课程多通过新生研讨课、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偏重历史回顾,缺乏对学生全局思维与大工程视野的培养。作为工科大类培养的核心骨干课程,本研究通过建立“大工程”视野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了虚实结合、项目实践牵引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建立了基于全过程的工程学导论课程能力达成评价体系。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表明,开放式的虚实实践项目充分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潘磊  张静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6):220-221
针对当前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双语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分析相关背景、需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与强化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双语教学,并结合实践成果和经验给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许多产业之中,高校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类专业为了使学生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类课程的教学进行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类专业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但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学会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维护等实践操作。目前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对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化是高校兴办环境科学专业的第一驱动力。针对医学特色在医学院校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本文对医学院校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温州医科大学近几年在《环境工程学》实践教学积累的经验和今后的教学调整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重视环境工程设计的实践及创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