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补充去年第12期42页,继续介绍7种欠资戳,其中6种为椭圆形。 一、单圈式,中间加一条横线,上半部刻“欠资”,下半部刻“分”。山西太原(图①)。 二、双圈式,除刻“欠资”、“分”之外,下半环刻地名和邮政编码。广东佛山(图②)。 三、双圈式,除刻“欠资”、“应收”外,下半环刻地名和支局名。山西灵石(图③)。 四、双圈式,刻有“欠资”、“应收”和地名,外圈带有花纹。江苏南京(图④)。  相似文献   

2.
欠资戳按《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其形状为双圈椭园形,规格为36&;#215;27mm;双圈之间上方刻“欠资”二字,下部刻局所地名;内椭园上部刻“应收”二字(图1)  相似文献   

3.
我收集到的几种上海“防倒戳”都是滚动式连续加盖的,每一单元的形式似无统一的规格。例如:南市区10支局为“10局”章,33×20mm,横边为齿孔形曲线,另见其下属邮政所重复加盖“代1”章,30×21mm;  相似文献   

4.
欠资戳的规格式样,在《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83条中已有规定:双圈椭圆形,36×27mm,上刻“欠资”,下刻“地名”,小圈内刻“应收”字样。但是,有些邮局在刻制时往往有所变动。下面介绍三例: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到邮政支局取邮件,有朋友送我一枚加盖在纸片上的戳记,甚是少见。该戳记规格为54mm×10mm,戳内文字为“袋内刊已全复数”七字(如图)。  相似文献   

6.
山西阳泉市邮电局启用了一组宣传戳,笔者陆续收到其中的三个,特作介绍。第一个“报刊是您获取信息的千里眼顺风耳”,规格44×43mm,以书刊组成中心图案(图①)。第二个“代办公话 方便群众 经济实惠”,规格42×37mm,中心图案是一部电话机与“公用  相似文献   

7.
邮资在背面北京东四支局收寄印刷品,邮资机戳盖在封背,又在封面盖一30×13mm红色"邮资在背面"副戳,以免到达局误会。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1,(2):47-47
世纪龙玺 四川成都猛迫湾邮政局使用,印面(图1)16×16cm,玺高38mm,玉石刻制,重28kg,盖印时需3人一起操作。 大形邮戳 福建泉州邮政局启用,“世纪交替千载逢新”(12.31)、“千年更始万象新生”(1.1),戳径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01206)于2001年1月10日换用欠资戳,旧戳用至前一日,新旧两戳规格相同,都是40×25双圈椭圆形,唯新戳"分"字刻在戳上,旧戳金额数字及单位都须手写,而图示尾日盖用的旧戳下环文字已模糊难辨。  相似文献   

10.
河南安阳邮局曾以有框波纹戳盖在台湾来信的邮票上,同时盖用“邮票完好”副戳。但也有误用的,如附图为香港回归日寄安阳实寄封上所贴香港过渡邮票,盖有红色49×18mm有框波纹戳和“邮票完好”戳。推测是邮政人员误以为此封为台湾来信,因为此封贴有台湾常用的航空标签,封背并有寄件人的台湾地址。  相似文献   

11.
邮电分营后,河北省抚宁县邮政局刻制1枚《特殊情况领导批准》的邮政副戳。其规格为32mm×14mm,主要是为了照顾特殊情况,下发给县局及各支局营业使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日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件,戳局为“北京-北太平庄5-9”。在信件的右上角盖有“已消毒”字样,戳为长方形,规格为29×12mm。销票日期:2003年5月20日,落戳日期为:2003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13.
局同,戳不同     
北京市百万庄邮局现行使用的邮资机戳,全部是刻“中国邮政”的新戳。同一邮局内使用的邮资机戳,按理说在规格上应当是统一的。但笔者发现,该局的邮资机戳不仅在邮资框戳的大小上有不同,在日戳的大小、单双圈上有区别;就是在编号的标示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已见有以下4种不同的戳式:  相似文献   

14.
曹铮 《上海集邮》2005,(2):47-47
2004年1月1日起国内挂号邮资调整。山东省东营市市中支局于2003年12月31日前在挂号信函的正面盖一戳记,40×5mm,内容为“重量:资费:”。由营业员对信函称重后,手工填入具体数字。2004年1月1日寄发的信函就不填了。山东曹铮调资时期使用的手填戳记!山东@曹铮  相似文献   

15.
总2145页介绍的黄陂县“附加费肆角”戳的使用在城内。在六横店镇一带邮局使用另一种戳记,规格为13×12mm,文字分两行排列,上行为“邮政开发费叁  相似文献   

16.
近日.福建省龙岩市邮政局邮区中心为发展多种经营(推销中文寻呼机),启用一枚巨型“商品促销”邮政宣传戳。该戳为文字矩形戳(81×47mm)。字体为标宋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黄石市邮政局也曾刻用过一种“人民来信”邮政副戳(34×15mm)(图1,参见070345)。此外,还曾印制“人民来信绿色通道”专用信封一种,供信访者使用(图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笔者收集到1枚由广州市寄往温州市的盖有“印刷品”字样的实寄封,上面贴有一张与以往不同的新型签条纸邮资机标签。此标签尺寸为长74mm×宽32mm,白色不干胶纸面印有淡金黄色的宋体“中国邮政”和英文字母“CHINA POST”。在标签上,左面盖有单圆圈红色日戳,戳径为24mm。右面为三格式“目”红色邮资符志,戳框规格阔30mm×宽24mm。  相似文献   

19.
何捷 《上海集邮》2000,(1):43-43
国家邮政局于今年2月26日开办邮政礼仪汇款新业务,统一设计、印制了(汇统3005庚)专用“邮政礼仪汇款通知”及礼仪卡。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支局于4月初推出这项新业务时,启用了一种“礼仪汇款”戳(见图),用红色加盖在“邮政礼仪汇款通知”及汇款收据上。  相似文献   

20.
收寄包裹时使用的邮政日戳,几经变换,戳型较为复杂。建国初期,包裹业务沿用普通邮政日戳,有的下半环刻有“包”、“包裹”等字样。1956年至1957年,邮电部为统一邮政日戳规格标准,颁行了新的日戳式样。但对包裹业务日戳并无具体要求,仅提到包裹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