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广播电视报的空前繁荣。八十年代末期,广播电视报发展到上百家,期发行量4000余万份,是各类报纸发行量最大、自费订户最多的一种专业报纸。在书山报海的信息时代,广播电视报异军突起,赢得受众青睐,争得了立足之地。广播电视报的兴起,为广播电视事业增添了活力。本文仅就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宣传中的地位和传播特征,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的广播电视报也纷纷脱颖而出,令人瞩目。1983年11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广播电视会议,只有42家省、市报纸参加,那时,期总发行量约为2000多万份;十年后的今天,已经发展到近200家,期总发行量在4200万份以上,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乃至一些县,都办了广播电视报。广播电视报已经成为我国报业大军中一支举足轻重、引人瞩目的新军,成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宣传阵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深化,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市广播电视报的纷纷出台,其它报刊也有刊登广播电视节目时间表的,导致省级广播电视报发行量下降。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各地都建起了有线电视台,有的县、市不按规定转播中央和省台节目。省广播电视报在中央和省台节目覆盖的盲区内发行困难很大。  相似文献   

4.
10年前,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国第一家电视报《电视周报》(即《中国电视报)的前身),在电视事业蓬勃发展的大气候下应运而生。随之,各地广播电视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全国已有广播电视报140多家,实际上已形成中央、省和地区市级“三级办报”的格局。据1990年的统计,其中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就有《中国电视报》、上海《每周广播电视》等lo家。目前全国广播电视报的期总发行量约4500多万份。仅从这一数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报,顾名思义,当然与广播电砚有关。有了广播电视,才有广播电视报;有了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才有广播电视报的兴旺。《广东电砚周报》更是在80年代初,广东电视事业蓬勃发展之时,于1982年6月应运而生的。当时全省独此一家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独此一家电视报──《广东电视周报》。刚刚摆脱“文革”阴影的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了电视台的忠实观众和电视报的忠实读者,周报发行量节节上升,《广东电视报》发行量最高时曾达238万份。但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呈直线上升。有高潮就有低谷。后来的事态发展,现在想…  相似文献   

6.
李宁 《传媒》2006,(11):61-62
作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的产物,广播电视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迅猛发展,鼎盛期全国有220多家广播电视报,发行量达4200多万份,以其报道内容的独特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媒介,由此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晚报、都市报和各种生活类报刊的兴起,广播电视报受到专业的限制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发行量骤减,广告大幅度滑坡,规模小的纷纷倒闭或被吞并,生存下来的也大多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城市广播电视报作为一支报业生力军,应如何为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建立新功业,成为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一、城市广播电视报在城市广播电视"三位一体"的立体宣传格局中,其地位和作用已经确立。据统计,截止目前,在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城市广播电视报专业委员会注册的城市广播电视报已有226家,其中156家拥有全国统一刊号,从业人员近础m人,期发行总量逾对m万份。其中,发行量在5万份以上的有191家,有四家期发行量突破10万份,并有34家报社建起了印刷…  相似文献   

8.
提高广播电视报的文化品位张小泉进入90年代,作为报业中后来者的广播电视报,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迅猛发展,成为各城市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报纸。据1994年的最新统计,全国共有260余家广播电视报、期发量达到5千万份左右。以山西省为例,近两年来,就有大同等三个...  相似文献   

9.
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大多数创办或复刊于1979年前后,继而有地市级广播电视报的出现,作为我国特有的媒体衍生物,它曾经一度成为当时专业报中覆盖面最广、群众自费订阅率最高的报纸,在传递广播电视节目信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调查显示,1991年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报170多家,地市以上广播电视部门绝大多数办有广播电视报,且一般发行量在十几到几十万份之间,有十多家报纸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百万份,广播电视报当时的辉煌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全国省级广播电视报大多数创办或复刊于1979年前后.继而地市级广播电视报也相继出现。作为我国特有的媒体衍生物.它曾经一度成为当时专业报中覆盖面最广、群众自费订阅率最高的报纸.在传递广播电视节目信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调查显示,1991年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报170多家,地市以上广播电视部门绝大多数办有广播电视报.且一般发行量都在十几到几十万份之间.有十多家报纸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百万份.其辉煌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报内容倾向浅析陆荣生目前,全国各地创办的广播电视报已多达200多家,发行总量高达五六千万份,创全国报纸发行量之最。广播电视报深受受众厚爱,并不等于说广播电视报已完美无缺了。笔者因工作之便,每周能拜读到上百家广播电视报。浏览各报,分析比较,依笔...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报作为报业界的一支新军,已经以它独具特色的风貌赢得了广大读者,并风风火火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广播电视报刊近300家,期发行量约4000万份左右,仅市级广播电视报,每年创收大约3至4亿元,成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唐代诗人岑参的这句咏雪名句,来形容今天广播电视报的空前活跃,是再适合不过的了。1983年11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广播电视会议,只有42家省、市报纸参加,那时,期总发行量为2000多万份;10年后的今天,已经发展到近200家,期总发行量在4200万份以上。从中央到省、市、自治区乃至一些县,都办了广播电视报。广播电视报已经成为我国报业中一支引人瞩目的新军,成为党和政府的一个重要宣传阵地。 近日,由于工作关系,我翻阅了全国76种市级以上的广播电视报,不难看出,很多报纸在扬广播电视之优势、汇广播电视之精华、补广播电视之不足等方面,确实大有长进,有的报纸还十分注重图文并茂,讲究版式新颖,价格也比较合理。然而,从总体上讲,有一个问题,我以为值得注意,这就是言论比较薄弱,有待于作出更多更好的努力。 不妨先看两件事:前些时,南京市一些新闻单位举办了  相似文献   

14.
陈国权 《青年记者》2016,(22):48-49
在人们的回忆中,都市报曾经是最厉害的报种,从1995年开始出现,支撑了报业20年的繁荣;但实际上,还一个报种被很多人淡忘了.曾经,全国有几十家这种报纸的发行量超过百万,全国共有5000万份的发行量,那时候,城市中几乎家家户户都自费订阅了它,男女老少都读它,它足足繁荣了近十年,是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 它就是广播电视报. 极度繁荣的广播电视报 从媒介特性来看,广播电视报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报纸,它完全依赖于另一种媒介——广播、电视,以刊登广播电视的节目预告及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为职能.读者定位为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中的读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支报业新军——“广播电视报”迅速崛起。目前,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报每期总发行4000多万份,占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1/8,绝大多数在当地的报刊发行量中居于首位。有的省市广播电视报每期发行数达100多万份,一般都不下10万份。在已取得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广播电视报的办报方针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以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有广播电视报140多家,总期发行量达4500多万份。广播电视报能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内容独具特色,有较强的吸引力。广播电视报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城市广播电视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它是广播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时代之需。从短短几十年的历史来看,城市广播电视报走的是一条借鉴省级报纸和城市大报的经验,而又根据自身条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道路,至今已形成了很大的规模。各家城市广播电视报在当地都小有名气,为市委、市政府所重视,成为广播电视宣传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纵观目前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的现状,普遍采取的是以广播电视为依托,逐渐向影响文化延伸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应运而生的城市广播电视报(简称广电报),凭借创办之初的拳头产品——节目单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大听众、观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的好向导,它不仅在竞争激烈的报业队伍中站稳脚跟,而且十多年以来发行量一直在全国各地的各类报纸中名列前茅,并且创下辉煌的发行记录。前些年,有些省级广电报发行量超过百万份,有些省会城市的广电报发行量也多达三四十万份,有些地市级的广电报也有二三十万份之多。然而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广播电视报在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已经成为亿万群众生活中难以割舍的“生活伴侣”,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有效的宣传媒体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1983年,全国只有40多家广播电视报,到目前为止,已飞速发展到160多家,期发量达4000多万份,读者达1亿以上。然而,浏览与全国各地交流的百多种广播电视报,发现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大潮和激烈的报业竞争已把广播电视报挟持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报业资源被大量哄抢,报纸发行量严重滑坡便是佐证。然而,广播电视报并非无招架之力。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而要真正使广播电视报走出低谷,重振雄风,必须对广播电视报的属性作出正确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相应对策。广播电视报的属性界定一、专业报特色广播电视报属于专业报之列。其理由有二:一是所有广播电视报均由广播电视部门创办和主管;二是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物,系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其刊登的内容主要限于广播影视方面。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