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马同叫?     
高中第五册《语文》(必修)第12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其日牛马嘶”句,课本如是注:“(结婚)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嘶,马叫。”(1992年5月)既然“嘶”为“马叫”,怎么可以将“牛马嘶”释为“牛马乱叫”?马叫曰嘶,牛叫曰哞。诗句中仅提“嘶”字,只提马叫,可见“牛马”为偏义复词,“牛”仅作陪衬,无义。就全诗内容而言,涉及“马”的诗句约有五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名家的著述中,“兼名”被作为“名”的一种加以考察研究。《墨子·经下》篇指出:“牛马之非牛,与可之同,说在兼。”(意译:说牛马不是牛和说牛马是牛的说法相同,原因在于“兼”。笔者注:此处“兼”即“‘牛马’是‘兼名’”的省文。)荀况《正名》篇论及名之种类时指出:“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意译:单名足以晓示所举之实,就用单名;单名不足以晓示所举之实,就用兼名。)此外,公孙龙子《白马论》中提到的“复名”(“马未与白为马,白未与马为白。合马与白,复名白马”)也可看作间接地谈兼名,因“合马与白”之“合”字,就是“兼”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一、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福建戴光华: 历来注家以为前四句有脱漏或错误,实不足信。“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译成白话意思是:“县令派来的媒人才去几天,随着是太守遣丞前来请婚。”由县令“遣媒”到太守“遣丞”,情节逐步逼紧,文章脉络清楚。由“说”而“云”而“直说”从府丞口中道出,一气呵成,既写出府丞做媒口吻,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但”作为副词,一个常见的用法是,表示限于某个范围,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例如《史记·刘敬传》:“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后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但”从这个用法又发展出一些别的用法: 一、用于条件复句,作连词,表示条件。犹“只要”。(1)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晋葛洪神仙传壶公)  相似文献   

5.
释"牿"     
刘艳丽 《现代语文》2006,(8):122-123
<说文·二上·牛部>:"牿,牛马牢也.从牛,告声.<周书>曰:‘今惟牿牛马.'"[1]<说文解字注>中说:"<费誓>:‘今为淫舍牿牛马.'大小徐本皆无‘淫舍'二字,今刊本妄增之.此许偶遗二字,非必许所据<尚书>少二字也.惟大放牿牢之牛马,故令无以获穽伤牛马,若牛马在牢中,获穽安得伤之?<周易>:‘僮牛之牿.'许及九家作告,郑作梏.刘、陆作角,不训牢也."[2]  相似文献   

6.
天才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是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奇作: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杜牧评此诗“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蹊径间亦殊不能知之 后,①不少选注家以精审的目光征引史料,探幽发微,做过一些切中肯綮无懈可击的注释工作.然而遗憾的是,诗中“夜间马嘶晓无迹”一句却众说纷纭,难尽人意.姑引几例:1、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夜间马嘶晓无迹’谓其魂魄之灵或于晦夜巡  相似文献   

7.
汉代礼俗文化对焦刘爱情悲剧起着推动作用。联姻之风是县令、太守家提亲的外因。同姓不婚的礼俗限制了提亲人身份继续走高的可能性。“女有家”的礼俗使刘兰芝不能在娘家终老一生。汉代的婚礼、丧礼决定了刘兰芝不能葬在太守家。冥婚风气促使焦刘爱情悲剧以“团圆”告终。  相似文献   

8.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现例举如下:下愚《红楼梦》第120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牛马走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走”意为仆人,“牛马走”意为如牛马般被驱使的仆人。李善注:“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己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淙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敝人鲁迅《华盖集·…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在兄长的劝逼下,假意答应了太守家的婚姻。从兰芝的角度看,“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是被逼迫的。且“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在看不到与仲卿再续前缘的希望的情况下,才“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答应下这门婚事的。随后,在太守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举行了结婚仪式后,刘兰芝却在“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投水殉情了。对于这种做法历来的评论家都是予以充分的肯定的。如唐弢在其《〈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一文中分析:“最后她哥哥说出了‘不嫁义郎…  相似文献   

10.
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具有现实主义传统。《孔雀东南飞》作为乐府诗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它像一面镜子,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使我们从中能看到汉代社会的风俗民情。本文主要通过焦母遣归刘兰芝,县令、太守家的求婚以及太守家的迎娶过程来透析汉代社会遣归习俗、再婚观念与迎娶礼仪等婚姻风俗。  相似文献   

11.
一、牛的典故[风马牛]:春秋时,齐国进攻楚国,楚国派人去责问齐国说:“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真是‘风马牛不相及’,想不到你们会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见《左传·僖公四年》)“风”走失,意谓齐楚两国相去甚远,即使走失牛马,也不会跑到对方的境内去。后喻事物之间互不相干。宋代陆游《春愁》诗中曰:“醉自醉倒愁自愁,愁与酒如风马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解释拙著《古文观止》词义辨难》遗漏的疑难词语,发现诸注家解之不确或多误。如:一、“仰亿万之师”应解“迎击众多的军队”。二、“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而安”应解:“即使是高皇帝(也)不能因此而得到一年的安宁”。三、“臣闻《春秋》正即位”应解:“我知道《春秋》经讲,新朝帝王改正朔登基就位。”四、“班声动而北风起”应解:“战车班班声轰然动地如北风卷起。”五、“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应解“您也同样荐举过协律郎严武。”六、“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应解:“您的话倒是对的,宰相倒是了解您的,(不过)时势不可,奈何?”七、“不自重顾藉”“顾藉”解“顾惜”,“藉”解“顾”。八、“頺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应解:“其中安然自在的是太守的酒醉啊。”  相似文献   

13.
自东汉以来,“风牛马不相及”一句的解释层出不穷,求究其源,不外有四:一、裴驷集解《史记·鲁周公世家》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释“风”为“走逸”;二、与郑玄同时学者服虔说:“牝牡相诱谓之风”;三、西晋号为“左僻”的杜预集解《左传》说,释为“牛马风逸”;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和教参对《醉翁亭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的“乐其乐”的解释是这样的: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看来,教材和教参是把“其”理解为“游人”了。我认为这样解释不妥。首先从文章的篇章结构来看,作为归结主旨画龙点睛的一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在全文中自然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它是欧阳修表明心志的句子,是全文的“魂”,是最能调动读者想象力,最能让读者跳出表层的游乐描写而进行理性思索的句子。劈开这个句子,读者就能涵泳《醉翁亭记》的内涵,从而窥见欧阳修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5.
十七字诗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叫李赖子的,好作十七字诗,能触目成咏。当时天旱,太守求雨未应,他竟作诗嘲笑太守。诗云: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这首诗传到太守耳朵里,太守甚为生气,下令传讯他。太守对李赖子说:“你善吟十七字诗,不妨再来一首。假如是佳作,便放了你。我的别号叫西坡,就以此为题做诗吧。”  相似文献   

16.
太守与醉翁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曾自称“太守”和“醉翁”,他当时的官职是不是“太守”?他当时的年纪能不能称“翁”?课本均未作出详释,现作简要介绍。 “太守”是战国时期对郡一级长官的专称,秦时称“郡守”,汉景帝时,又将“郡守”更名为“太守”。隋初废  相似文献   

17.
郭锡良等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太史公牛马走:等于说太史公的仆人。太史公: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我们认为这个注释是牵强的。因为它关涉到对司马迁写此文时情感的理解,故不揣鄙陋,辨之如下。考《报任安书》始见于班固的《汉书·司马迁传》,但到萧统《昭明文选》选录此文时才补上“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的冒头。又,历来对“太史公”的所指理解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两说:一是认为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李善《文选注》说:“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己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中多次出现“新妇”一词 ,如“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等共九处。从诗中不难看出 ,刘兰芝与焦仲卿已经“共事二三年” ,不是新媳妇 ,为何还称刘兰芝为“新妇”呢?这是否矛盾呢?原来在六朝时候 ,女子在出嫁时称为“新妇” ,婚后若干年仍然可称为“新妇”。前者如 :(曹操)观人新婚 ,……因潜入主人园中 ,抽刀劫新妇。(《世说新语·假谲》)王公渊娶诸葛诞之女。王谓妇曰 :“新妇神色卑下 ,殊不似公休妇。”(《世说新语·贤媛》)许因谓曰 :“妇有四德 ,卿有其几…  相似文献   

19.
《五人墓碑记》“钩党之捕”,部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注:“搜求逮捕党人。指魏忠贤大捕东林党人。钩,牵引,有搜求之意。”按:课本注把“钩”释为“牵引”是准确的。《后汉书》卷八《孝灵本纪》:“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览讽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司隶校尉朱寓、颍川太守巴肃、沛相荀昱、河内太守魏朗、山阳太守翟超,皆为钩党,下狱,死者百余人。”李贤注:“钩谓相牵引也。”  相似文献   

20.
一、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桓公率军进攻楚国,楚成王派使者责问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云:“牛马牝牡相诱而相逐谓之风。”这是沿用了孔颖达的观点。其实,孔颖达的疏解与杜预的原注并不切合,“风”本身并没有与马牛牝牡相诱的意思。杜预原注曰:“牛马风逸,盖未界之微事,故以取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