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将医学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并指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热心、谦虚、冷静……"占代医生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病痛的手段,因此他门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病痛措施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相似文献   

2.
FUN THIME     
别担心 医院的一位病人担心地问医生:“医生,你确定我患的是肺炎吗?我听到过儿个病例,一位医生给病人治肺炎,结果病人死于另外一种病。”“别担心,”医生说,“我治疗的肺炎病人,肯定死于肺炎。”  相似文献   

3.
最终检查     
Cathy  Newman  韦晴译 《海外英语》2009,(10):25-25
一句医学箴言这样建议医生:“认真倾听病人的倾诉,他们会告诉你如何诊断。”但是如果病人已经作古一千年了该如何诊断呢?  相似文献   

4.
吕迎春 《高中生》2010,(1):53-54
医学类专业是很多人喜爱的专业,也一直是“热门”专业,大家对医学类专业都比较关注。医生的社会地位较高,受人尊敬。人们喜欢把医生和护士称作“白衣天使”。许多人都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披上那圣洁的白大褂,为人们消除病痛。本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医学类专业的部分情况.争取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做到心中有数吧。本栏目文章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手术     
病人:“医生,我的病能治好吗?”医生:“只有手术才能治好您的病。”病人:“手术能成功吗?”医生:“像您这样的手术,我已经做过96次了。”病人:“那我就放心了。”医生:“可我何尝不想成功一次呢?”手术@郭骁$牡丹江市林口县第三小学五(2)班!学生  相似文献   

6.
王家敏 《继续教育》2004,18(5):8-10
比较传统医学,现代医学更强调人本主义。医学教育的人文本质,使传统的诊治型模式向“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四位一体”和“群体主动参与”模式转变,走出“一个医生、一个病人、开一个处方、做一个手术”的窠臼。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属性越来越显著。以人为本,学会做人成为医学  相似文献   

7.
“四诊”在机修教学中的应用双辽职业中专李明纯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称为“四诊”。“四诊”不仅应用于医学,在机械修理教学中也一样适用。我在机修教学中进行了“四诊”的应用尝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望:即望诊,指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判...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试     
医生:“你能不能看到墙上的字?” 病人:“什么字,在哪儿呢?” 医生“啪”地盖了个章,说:“你通过了听力测试。”  相似文献   

9.
从“医者慎言”想到的……●刘国荣古语云:“医者慎言。”意为医生对病人说话要谨慎,因为医生对病人所说的话,对病人的病情甚至病人的一生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曾有一乡村医生将一普通病人误断为肝癌患者,导致病人绝望自杀的报道,足见医者之言不可不慎。由此,笔者想...  相似文献   

10.
李江美  沈清 《早期教育》2005,(12):32-32
母亲是半个医生。有了母亲的细心照料,孩子就会少很多病痛的折磨。在秋冬交替的时节,母亲更应该发挥好“半个医生”的作用,做好孩子和家庭的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最后的礼物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一家医院里做医生。我主管的12床是位姓李的工程师,在他的床号卡片上写着“肝癌晚期”。我没有过多地去关注他,因为我知道我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还有更多的病人需要我去为他们解除病痛呢。半月以后,我在为李工做腹水穿刺时,发现腹水已经呈血性。做完穿刺我暗示李工的妻子随我来到办公室,我用医生惯有的冷静口吻告诉她:“一般在发生血性腹水后患者的生存期不会超  相似文献   

12.
王若懿 《教育》2006,(12):46-47
一位身患哮喘、高缸压、肺气肿、心衰等疾病的“病人”躺在床上,呼吸频率每分钟高达32次,心律严重失常。这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时分,只见医生不慌不忙,轻点鼠标,不到5分钟“病人”就恢复了正常:医生又动了一下鼠标,“病人”立即咳嗽起来,鼠标再一动,“病人”又恢复了正常……竟然有如此听话的病人?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凭想象捏造而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学习中心,  相似文献   

13.
并非戏言     
《师道》2011,(1):64-64
区别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张三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医学教授医学教授临终的时候.对他周围的医生说:“我将留给你们三位伟大医生的名字。”在场的所有医生都希望这三个人中能有自己。这位著名的教授继续说:“这三位伟大的医生,就是水、运动和正常的饮食。”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和康复医学(第三医学)被喻为三大经典医学,它为救死扶伤、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无数事实表明,自我保健往往可以起到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所难以起到功效。于是,以强调自我防护为基础的“第四医学”—自我保健医学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三大经典医学相比较,“第四医学”不再仅仅以病和病人为研究对象,而是涵盖了一切病人、准病人和健康人,旨在使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处于完好的状态。 健康与疾病之间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特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共存或相互转化。所谓健康,本世纪30年代前指“躯体无病”,以后又认为“体质健壮、功能正常和具有良好的劳动能力”。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就是说:“一个人必须同时具备躯  相似文献   

15.
骆瀚 《留学生》2012,(10):14-15
现今在西方国家被医生群体所认同的“后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义务是基于病人所处的软弱不利的地位,以及他必然给予我和我的专业能力完全信任。所以,我保证把病人多方面的利益作为我的专业伦理的第一原则。在中国,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的话更直白:“我就是个普通医生。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自古就是医生的操守。”  相似文献   

16.
毛病     
徐小凤 《小读者》2011,(2):12-12
一个鼻子插着黄瓜、左耳插着胡萝卜、右耳插着香蕉的病人去医院看病。他问医生:“医生,我到底有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医学与卫生文化余承林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古代的医药与卫生,简称中医学或祖国医学。古代中医有四个代称:一日歧黄;因黄帝及其臣子妓怕会治病,二人又曾共作《内经》,故得此名;二叫悬壶。由东汉方士费长房见“悬壶卖药”事引申而来;三名青囊,三国名医毕...  相似文献   

18.
概不负责     
母亲患病在医院动手术。手术前,医院给我看需要家属签字的单子,上告"由于目前医学科技水平局限,尚难以杜绝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在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医疗意外或严重后果",下面列着密密麻麻的二十多条。每一条都是那么残酷和严峻,挑战着你的神经和心理承受力。只要家属一签字,一切的一切都与医生、医院无关了。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昔人论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著名观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也谈“新乐府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新乐府运动”宿丰长期以来,稍具有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唐代曾出现了一个新乐府运动。其领袖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他们主张诗歌要”补察时政”、“伤民病痛”、“刺美见事”,创作了一些“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作品,使唐代中期“掀起了一个波澜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