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摩诃摩耶是一个在残酷的封建思想素害下逆来顺受的落后妇女形象.封建门第观念不但浸染了摩诃摩耶的心灵,而且深入到她的骨髓,封建毒素已经内化为摩诃摩耶的个性和人格.摩诃摩耶的悲剧是人性的合理要求与封建势力施暴的斗争.她的悲剧具有浓重的时代色彩和广泛的代表性.《摩诃摩耶》恰恰是在摩诃摩耶的缺少反抗中表现出作品更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作为一个严肃的女性作家,在表现曹七巧变态心理和人格异化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第一,被锁.将七巧推向悲剧深渊的正是金钱和封建婚姻制度及封建家族制度.第二,锁人.七巧在被"锁"的同时也"锁"住了亲生子女的幸福,她用她那锋利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连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色彩斑斓的异国情调,真诚深挚的爱心,质朴而诙谐的文笔,独具神韵的风格,震撼着无数读者的心.不断流动的生活、丰富的阅历以及广阔的生存空间赋予她独特的人格,使她成了"真正生活过的人".她在那条充满神奇色彩的路上不知疲倦地"走出"与"归返",并伴着一首无声的歌,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向人们尽情地展示她那颗丰富而疲惫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薛宝钗是封建制度的“补天”,客观上又成为一个“拆天”。薛宝钗的“补天”行动首先表现在以金钱为纽带,“施小惠”而“全大体”;其二是不厌其烦履行“劝人”职责;其三是恪守主仆之分,维护封建统治等级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她的封建阶级忠实女儿的行动,在客观上即起到了“拆天”的效果,突出反映在她对自己爱情、婚姻态度上,对贾宝玉心动神摇、不能恪守女德、开始了与封建淑女不相称的疯狂追求。但这绝不是她个人的偶然举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舒婷作为一个极具个性的审美主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意象表现方式立于诗坛.她的诗,典型体现了时代与自我的统一.在诗歌的抒情形象里塑造的每一个"我"都是独特且个性化的.她的诗蕴含了一种崭新的思考方式,开创性地以个人的眼光从"我"出发来观察世界和抒发情思,不是为了重现世界,而是显示自我对世界的感受、看法,是纯主观化和心灵化的,表现了"大我"和"小我"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6.
尤氏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尴尬人的形象。她的尴尬不仅表现在她尊上敬长而不得宠 ,携幼助弱而不得尊 ,善待奴仆而不得敬 ,凡事任劳任怨而不得怜 ,甚至常遭到排挤和欺辱。形成尤氏在贾府中的尴尬地位的原因 ,既有她的容貌、才干和德行等个人表层的原因 ,也有社会出身、嗣下无子、一味顺应丈夫自保的深层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原因。曹雪芹通过尤氏塑造了封建大家庭中少奶奶群像中的一个典型 ,是有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飞烟传》通过飞烟勇于冲破封建道德的藩篱、大胆与赵象相结合、最后却惨死的悲剧,刻画出一个勇敢追求心灵相契合的女子形象.小说的结尾却生发出她缺乏节操、没有品德的议论,显然与之前对其形象的刻画与人品的定位是背离的.本文旨在阐述小说中叙事与议论错位这一现象,并探究其生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女儿从小跟我母亲在老家长大.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她在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许多坏毛病.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我把她接到城里,她那乖戾的性情更加暴露无遗.起初由于她年龄小,我和妻子坚持实行"高压"政策,打骂并用,但仍没有彻底改变她的陋习.现在她的小学时代快要结束,我们感觉女儿大了,以前的那套"措施"不再合适,于是决定调整"战略",给女儿一个心灵的春天,使她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影片《美丽心灵》取材于同名传记,艺术地再现了数学天才小约翰·福布斯·纳什传奇的人生故事.然而,美丽心灵也可以指普林斯顿大学.她在纳什身患精神分裂症以后,仍然宽容仁爱地接纳了他,允许他衣衫不整甚至神志不清地在校园内漫步,在图书馆里看书,并给予了他极大的关爱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一、成长即遇合 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遇合. 目下流行的"交往"概念,是人与人之间达到心灵沟通,而人与人之间在世间(世俗)场景恐怕很少能够达到这一境界,惟有在出世间(神圣)场景才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心灵沟通是人类的追求,那本身就是通向人的终极意义(神圣).而遇合的意义在于它更是人与一切的自然交往,而不一定非得追求心灵沟通--遇合不刻意反对、也不刻意寻求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