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叉大众化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传播就不会有马克思主叉的大众化.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学者路径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传播路径.中国很多马克思主义学者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工作已经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这里主要以中国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陈望道、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等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传播的学者路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学者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者路径的特点和作用,至今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事业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教学、研究、宣传工作的理论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叉,是十分宝贵的、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是美国对华经济和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中国实施了文化援助计划,其中的子计划之一便是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中国陆续派出四批学者赴美考察,皆取得显著的成就.纵观中美文化关系史上的人员交流,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时代内涵,本文将综合分析1943-1946年赴美考察的四批学者,探究战时美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交流会于1998年8月15日即日本战败61周年之际在南京举行.出席该会的有日本学者20多人,中国北京、上海和南京的学者20人.实际上,这是一次中型的国际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从十九世纪一直到现在,有不少欧洲和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生产的书籍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书籍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这种论断是建立在对<明史·艺文志>中一个不确定的统计数的误解的基础上的.令人奇怪的是,近些年来,这种论断被某些学者又引回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高燕 《兰台世界》2012,(29):15-16
笔者综述了我国档案学者对于“行政效率运动”与中国档案学诞生的关系的文章,以期对中国社会主义档案学的研究有进一步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学术图书为什么外国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外国人看不懂?笔者认为,翻译质量、翻译经费是出版"瓶颈",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是根本问题. 目前,中国学者的人文社科学术著作的版权输出比较困难.外国出版社总是觉得我们学者的学术观点不是主流观点、学术研究不够严谨,表述方式也与西方学者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了在世界学术界中的话语权.上述原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图书翻译出来了,而读者看不懂,被告知翻译质量有问题.于是要求由外国学者修改译稿,翻译经费(来自中国政府的补贴和图书销售的赢利)陡增还在次要,中国学者的观点可能会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7.
胡智锋:今天两位长江学者要做一番关于中国传媒学术的对话①.一位是在中国传媒大学前身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现在世界知名的华人传播学者赵月枝教授,一位是本人,与中国的传媒一起成长,做中国传媒研究的本土学者.我们两位,恰好成为了有中国传媒大学背景的两位"长江学者".  相似文献   

8.
国外对中国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但中国学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1949年,莫东寅先生的《汉学发达史》一书出版,尽管篇幅不大,但该书中对欧美诸国的中国研究作了很精致的梳理,国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发展线路还是非常清晰的.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海外汉学通史著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1989-2018年中国农业经济领域学者的JCR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从发文规模、论文影响力、研究主题、在国际化研究中的贡献度等视角,对比分析中国学者国际化论文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全面了解中国学者在国际化研究中所发挥的角色作用。分析发现,中国学者的国际化论文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有所提升,但与美国、英国等农业科技强国的差距明显;尽管涌现出多个国际化研究的中国机构,但国际合作是中国研究走向世界舞台的主要途径。不过,中国机构间初步形成国际化研究合作网络,中国学者在国际合作研究中的贡献度也有明显提升,未来需要进一步培育中国机构和学者的内生能力,为全球农业经济和政策发展贡献有影响的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为促进中国和韩国间的出版学术交流,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10月25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五届中韩出版学术交流研讨会.此次活动韩国派出了以韩国出版学会会长、友社社长尹炯斗为团长的由25人组成的代表团,为历届中韩出版学术交流活动之最.国内一百多位出版业界的来宾参加了研讨活动.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书记余敏同志首先做了题为<中国出版业集团化建设与发展>的报告,随后,韩方六位专家、学者也分别发表了六个专题学术报告.两国学者还就各自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由于韩国出版与我国出版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的出版界人士对韩国的出版研究有着很浓的兴趣.为此,本刊从本期始,将陆续编发此次韩国学者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在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方面,外文资料的缺乏一直是困扰中国学者的一个难题.最近,英国伦敦大学图书馆出版该馆所藏的《1850年前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西方文献》,给中国学者带来了惊喜.这套文献信息量极大,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国史坛积极建设中西交通史学科之时,亟须外人成果.欧美、日本学者从事中西交通史领域研究,比国内学者早近半个世纪,成绩卓著.若言整体研究水准,中外有高低之别,中国学者不仅落后于西人,且不及日人.贺昌群指出:“日本学术界对于中国正统史事之研究,吾人当可上下其是非得失,相与周旋.至于西域、南海、考古美术之史的研究,则吾人相去远矣.”迻译欧美、日本汉学者的佳作成为沟通中外学术之要途.张维华认为大量翻译介绍国外汉学家在中西交通史方面的成就,是民国时期中西交通史研究特点之一,大致符合实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界关于广告诉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有几个方面,有学者从物进行分析,转到广告的符号消费;还有学者专门探讨了潜意识广告或广告诉求.而对恋物癖的根本--"阉割情结"挖掘不多.当代中国的广告批评虽然指出了后现代广告的潜意识诉求问题,但并没有弄清楚广告和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乾嘉学者与清代江南私家藏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学者不仅在史学上有杰出贡献,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这个学派的学者大多为藏书家,其学问或谓学派的形成有赖于江南地区丰富的藏书。关注清代乾嘉学者与江南私家藏书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研究中国藏书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有两位学者不可忽略,他们分别开创了我国儿童图书馆史上的两个“第一”:蔡文森先生第一个将近代儿童图书馆理论和思想介绍到中国;王柏年先生则是近代该领域著述最为丰富的学者,也是他率先对我国儿童图书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对二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儿童图书馆领域的学术成就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有机会漫步在牛津大学林荫小道上的中国学者,大概都会乐意想起另外一个中国学者的名字来。有了他的身影,客居牛津的中国学者总会额外地平添一份爽气。   他叫钱钟书,一座高山仰止的文化昆仑。   钱先生 1935年考取英庚款留学牛津,并在此获得“ B.Litt”学位。照直硬译,“ B.Litt”只能译作“文学学士学位”,但在 30年的牛津,要获取这样一个学位必须完成一篇约 6万英文字的学术论文,并通过答辩。其水平约相当于现在的哲学硕士 (M.phil)和哲学博士 (D.PHIL)之间。正是由于今昔之间的这点差异,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介绍钱钟书…  相似文献   

17.
今天能够参加(新加坡)《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出版座谈会,我感到很荣幸。我跟卓南生先生相识将近20年,主要是在中国新闻史研究这个领域进行交流和切磋。卓先生是一个学者,也是一个报刊政论作者。作为一个学者,他有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有中国新闻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在中国新闻史学界的影响和知名度,不下于他作为一个国际关系学者的影响和知名度。报史领域填补空白作为一个中国新闻史学者,他有一本专著叫做《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是专门研究中国近代化报纸开始诞生那个阶段,也就是十九世纪一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这一段新闻事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文献纪录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影视节目样式,过去的30年,中国文献纪录片忠实地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2007年底召开的"中国文献纪录片20年论坛暨展映"活动第一次将"文献纪录片"作为命题进行了大规模学术研讨.有学者认为,近来以大型文献片为主的新的纪录片创作高峰是中国纪录片全面复兴的先兆.  相似文献   

19.
从1918年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在SCI/SSCI来源期刊发表法学论文算起,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国际法学研究历程已近百年,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Web of Science平台中收录的中国大陆学者参与的法学文献为来源,从文献增长规律、核心作者群体、核心期刊分布及及关键词分布四个维度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学者参与发表的国际法学文献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互联网、环境保护及知识产权方面,而对农村、医疗、青少年等法律问题关注较少,该领域的研究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和核心期刊群体.  相似文献   

20.
国际间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史的学者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连续不断,历史文化中的内在因素,在现代生活中仍有重大影响。对于中国文化的审视与估价,在西方学者中间早已展开讨论。德国学者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