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证明》投影片的设计与制作刘华《圆周角定理及推论的证明》,是初中几何《圆周角》一节的内容。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定理及三个推论是本节的重点。要求学生明确圆周角的概念,理解定理证明的思路(特别是为什么分三种情况讨论,这里首次运用了分类归...  相似文献   

2.
正同一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教为什么有不同的效果;优秀教师的课为什么人们爱听、爱看,受到启发,能给听众留下强烈的印象.课改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合情合理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圆周角(1)"这节课,我听过有这样两种上法,开始都是先介绍了圆周角的概念,接着引入并证明了圆周角定理、最后  相似文献   

3.
圆周角的定理及其推论涉及角与角的关系、线与线的关系等,这些关系在不少题目中应用很广.一些题目看似与圆周角无关,但可以结合条件引入圆,利用圆周角求解,如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弦切角的概念,领会弦切角定理的证明要点;(2)使学生初步掌握弦切角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重点:弦切角的概念及弦切角定理的应用。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的分析。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1)提问: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圆周角,什么叫做圆周角?  相似文献   

5.
现行教材中,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度量,都是以它所对的弧的度数来度量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建立“弧的度数”定理替代“圆心角定理”,即“弧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度数”.相应地,“圆周角定理”为“圆周角的度数等于与它同弧所对圆心角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关于圆周角定理有一个重要的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这个定理又可简记为:等角对等弧或等角对等弦.这个定理的前提条件是:"同圆或等圆中",平时最常见的都是在同圆中来应用,在不同  相似文献   

7.
一、课题课题是一节课的核心,是教学重点内容的高度概括.教师在一节新课中,首先处理好课题是上好一节素质教育课的起点.1.弦切角的地位和作用.弦切角是直线与圆特殊位置关系下产生的,它是继圆周角后又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学生知识容量的增加,仅从圆周角理论研究和解决问记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研究圆周角的特殊情况──弦切角.从这个意义上讲,弦切角是圆周角的引申与发展.有了弦切角,沟通了圆周角与圆心角,使不同性质的三种角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完勇的知识结构,它对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的证明,研究圆外切三角形、四边形性…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概述本节课是2016年3月笔者在苏州市高新区执教的公开课,《圆周角》是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巩固圆心角与弧的关系定理,还可以为今后学习圆的有关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化归、归纳问题等方法,使学生经历圆周角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二、教学目标1.了解圆周角的概念;2.让学生经历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的探索过程,通过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理解掌握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运用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连续刊登了贵刊编者撰写的《几何学中的空间与图形》一文,阅后受益不浅.但在2012年第四期刊登的文章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原文:几何中有两个定理是尤其值得学习和掌握的,一个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命题Ⅲ.20:"在一个圆中,同一弧对应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两倍."这个定理有两个推论:(1)在同一圆中,同一条弦所对的所有圆周角都相等;  相似文献   

11.
圆内接四边形教学,本人原先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复习圆周角定理及其两个推论,做几道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题目,然后画出一个圆内接四边形,直接给出圆内接四边形的定义,让学生探究圆内接四边形性质,最后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按照"复习——定义——定理猜想——证明——应用"的设计模式展开教学.在实际操作时,上课初,先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周角定理及其两个推论,请同学回答圆周角定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圆周角是苏科版教科书第二章"圆"中的内容,和人教版教材安排两课时比较,苏科版教材只安排一个课时,主要内容为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重点是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和推论.与圆心角类似,圆周角概念也是紧抓角的元素,让角的顶点位置特殊化——在圆上,两边与圆相交.本文以处理本节课重点难点——圆周角定理,即"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如何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通常,圆周角定理的教学程序如下:给出定义——提出定理——证明定理——应用定理。这种教学程序,容易掩盖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例如,为什么要定义“圆周角”?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通过一般化和特殊化的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充分暴露了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  相似文献   

14.
一、重心前移教材中讲述的比较重要的定理,经过调整,现在仅剩下垂径定理、弧与弦与圆心角的关系定理、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这些定理都是圆中极其基础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并会用此定理进行简单的论证和计算.2.在圆周角的产生和圆周角定理的发现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猜想、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体会用运动变换的观点认识圆中的动态问题,渗透解决不确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3.初步体会运用分类讨论、转化、完全归纳法等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圆周角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或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对定义的猜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类比思维能力;通过对圆周角的分类,培养学生化归和分类的数学思想;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德育目标。①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②通过探索,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难点:分三种情况证明圆周角定理。三、教学过程1.课前提问,用旧知识导入。师:前面我们…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笔者听了几节关于韦达定理教学的课,颇有感想.下面以这堂课为例,就韦达定理的教学谈谈个人的看法.一、韦达定理如何引入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入的:问题1已知方程(1)x2-12x+35=0;(2)x2-7x-4=0.  相似文献   

18.
在本学期末全市的统考中,命题出了一道证明圆周角定理的题,题目是这样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2.从定理的发现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观察、分析猜  相似文献   

20.
1缘起在本学期末全市的统考中,命题者出了一道证明圆周角定理的题,题目是这样的:在探讨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时,有一位同学首先考虑了一种特殊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