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教师传授课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活动,课堂被赋予新的含义,更加平等、民主、和谐,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充满趣味、开放、交流及成长与智慧的气息,不少人称之为"生态课堂"。生态课堂强调"以生为本",主张在课堂的生态场中,通过老师的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能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而不是照猫画虎、简单模仿、机械训练。因此,教师要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思维的含量、自由开放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2.
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的视野来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是师生在充满生命关怀的和谐课堂氛围中自由地展开,在合作、对话、探究、反思的过程中整体地提升,是对传统课堂的解构和合理性超越。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生态课堂是一种尝试,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造,使师生的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在充满生命关怀的和谐课堂氛围中自由地展开,在合作、对话、探究、反思的过程中整体地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生态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精彩。我们倡导的新理念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应从人的高度出发,把数学课堂看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空间,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让数学学习也能"诗情画意"。那么,如何打造这样的数学生态课堂环境呢?一、明确生态课堂教学目标,简化教学环节在教师创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时,应该明确教学目  相似文献   

5.
绿色语文课堂的核心理念在于"绿色",即充满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愉悦和享受拔节成长的自豪感。这样的课堂是生态的课堂,强调学生自主管理,实施宽容性评价,让师生彼此自由地交流对话,一起沐浴在高尚的精神境界里和高雅的情感氛围中。  相似文献   

6.
现代数学教学的一个新的趋势是构建生态课堂.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时刻关注教学的动态,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依据生态课堂的理论要求重新构建高中生态型课堂的基本思路,在分层的基础上实行民主开放式教学,学生自由互动,充分体验生态课堂的魅力.一、寻找依据,研究生态课堂世界上最先提出"课堂生态学"这个概念的是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7.
营造绿色的生态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的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物质和精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向互动关系。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生态的课堂强调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生态的课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理解,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一、创设自由的对话心理场人是课堂生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课堂的主体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  相似文献   

8.
罗刚淮  铁婷 《辽宁教育》2023,(10):62-65
如果将课堂视作一个生命体,语文课堂的生态应该具有一些特别的向度与表征。从生命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呈现自由、有序、安全;从生活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体验、趣味、实践;从生长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富含见识、思维、成功;从人文课堂的向度看,语文课堂应该体现民主与平等、自主与合作、开放与选择、多元与个性。生态教育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教育,倡导生态语文教学既具有历史传承性,更具有现代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的视野来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元素,重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实践方式,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出的新型课堂。构建数学生态课堂,源自多方需要。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每一生态元素都会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地生长、发展。联系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指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存在于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是学生成长的乐园。那么,怎样建立充满智慧的生态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适合于幼儿身心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有着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游戏让幼儿心智高度活跃、情感高度肯定.让生态课堂充满游戏,让幼儿的心灵自由放飞,让我们的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之道,一张一弛。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有张力的课堂。张力课堂首先是自由的国度。自由是一切生命的本能需求,只有自由自在,才能滋育出健康阳光、蓬勃向上的生命气象;只有无拘无束,学生才会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才会富有张力。自由,首先是安全。"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赞可夫)学生只有在无恐惧、不害怕、不紧张的课堂中,才能专注地投入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潜能发展。同时,生态课堂体现了一种自由的思想,包括学习方法的自由,解决问题方法的自由,思维的自由等。本文结合语文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提出了构建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方式。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摈弃过去的传统思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  相似文献   

13.
只有在这样的"生态"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受到压抑,不同的声音才会产生,不同的观点才得以自由绽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情感愉悦的课堂,学生的情感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生命的潜能才会不断的开发,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14.
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它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它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对话的过程。生态课堂教学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下面谈谈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让生命自由成长。  相似文献   

15.
道德课堂就是指用"合道德"的教育、教学、管理方式,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精神自由、充满激情的课堂中学习,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16.
刘青 《考试周刊》2009,(1):222-224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压抑学生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情感体验.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本文称之为课堂生态的失调。新课程的实施,迎来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春天.它促使我们从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并建构、创设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生态课堂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之上,文章从让课堂充满情感、让生活化教学充满课堂、让开放性教学充盈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充分展示等四个方面入手重点对如何构建初中思想品德生态课堂进行了策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黄孝峰 《考试周刊》2009,(10):220-223
生态的本质是生命及其多样性,是整体性、开放性和共生性。以生态的眼光、态度和方法来思考和分析科学课堂,则科学课堂应该包含开放的、多样性的目的,是平等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启动其自由天性、展现其多彩自我的舞台,科学课堂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可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即:建立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谐、平等的关系,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开放的活动情景,创建生态化学习过程;突出评价过程中的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8.
郑梅先 《天津教育》2007,(12):48-48
生态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以及生命质量整体提高的生态模式。生态课堂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自由开放的合作与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生产者”,使课堂成为师生共赢共生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不仅在课堂上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而且还把这一活动延展到课前的师生交流和课后的实践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构建充满生命教育的语文课堂,争取高效的课堂教育效果和有力的生命教育启发,这是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人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语文"课堂、快乐课堂和自由课堂三个方面阐述怎样把生命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从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高职智慧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0.
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它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它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对话的过程。生态课堂教学要求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下面谈谈如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让生命自由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