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形式于留美期间,其基本内容可归纳为:1.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2.在重视自由,争取自由的同时,意识到人民基本自由的保障来自民主政治的建立;3.容忍是自由主义的一个原则,以尊重少数人的自由权利;个性主义自由与容忍是一个现代社会所必备的。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内涵的光彩,随着历史的发展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2.
庄子与自由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通过个人自由、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四个方面研究了庄子的自由主义思想,肯定了庄子在自由主义史上的地位,从而说明在中国文化之根中早已孕育出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3.
以个人主义、个体自由和人权概念为基本核心的自由主义,是近现代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思潮。尤其是在北美,殖民开发的经历使自由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自由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并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相反地,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4.
发端于欧洲、孕育于中世纪、兴起于市民社会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最终能够在北美扎根,并非偶然,它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美国早期殖民地的环境与实践使基督教中的自由主义因素得以发展:从基督教自由观到公民自由观,从基督教契约观到个人自由观。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和种族多样性进而培植了美国的自由主义。美国立国时期的先驱们接受并发扬了欧洲的基督教文化和自由主义思想传统,使自由、民主、平等精神在北美大陆深入人心。因此,美国的宗教自由从一开始即是美国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基石,基督教也因此而成为美国自由主义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史学界的主流学说长期认为,自由主义理论是近代西方革命与政体的思想基础;但当代“共和修正派”在复兴古典共和主义时,论证了共和主义是近现代英美政治思想起源和发展的基础。这引发了一场关于近代西方革命、政治思想中主导理念的大论战;总体上看,共和修正派居于下风。争论的实质是两派争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和话语权。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是:自由主义提出了公民对自由权利的需求,共和主义找到了实现自由的政治体制——共和制;自由是目的,共和是方法.自由需要在共和制中实现,不可脱离共和制。  相似文献   

6.
杨杰 《华章》2011,(30)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开辟了自由主义思想研究的新道路,对西方现代自由主义研究和西方政治发展具有不可轻视的影响,对我国当前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争.胡适以世界大同主义为指导,坚持个人自由与民族复兴并重,主张中国实行民主宪政;蒋廷黻则以民族危机为逻辑起点,坚持民族复兴优先于个人自由,主张暂时搁置自由主义,在中国实行专制政治.他们各自执持的世界大同主义、民族主义,都形成于留学美国期间,是引发论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个政治术语来自于欧洲大陆,但是又逐渐演化出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内容。自由主义是美国最深厚的历史传统,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规,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吸收进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政治上的社会主义,经济上的凯恩斯主义和社会生活中由国家提供福利保障等等内容,这样自由主义带有了左倾激进的倾向。同时主张坚持古典自由主义的人被称为保守主义者。古典自由主义的原则包括个人主义、私有财产权、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低程度的政府干预等内容。新保守主义是美国保守主义阵营中的新军,是20世纪60、70年代从自由主…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论争.胡适以世界大同主义为指导,坚持个人自由与民族复兴并重,主张中国实行民主宪政;蒋廷黻则以民族危机为逻辑起点,坚持民族复兴优先于个人自由,主张暂时搁置自由主义,在中国实行专制政治.他们各自执持的世界大同主义、民族主义,都形成于留学美国期间,是引发论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认为权利具有优先性,新保守主义则强调秩序的重要性,主张秩序至上。本文认为,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产生分歧的根源在于如何处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具体分歧表现在:对自由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的理解不同;主张国家干预主义与反对国家干预主义;在自由与平等的关系上,侧重点不同;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原则不同;对待民主的态度不同;在权利与秩序何者优先上原则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 ,由于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加之部分著名大学校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近代大学教育逐渐滋长了一种自由主义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 ,在教育目的上崇尚个性主义 ,在教育过程上坚持学术自由 ,在教育管理上力求教授治校。它反对封建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专制 ,具有进步意义。但是 ,由于它生不逢时 ,加之其本身的软弱性 ,因此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 ,它也就不可避免其最终的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12.
以哈耶克等人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肇始于对20世纪国家主义的深刻反省和强烈反弹,进而重寻与古典自由主义新的结合以应对当代困局。针对国家对个人新的奴役的威胁,哈耶克激烈地重申免于强制的自我、强调保障个人自由,并以人之"无知"或"理性不及"作为其自由理论的知识论根据。但是,不仅以"无知"为据并不能证成自由,而且,哈耶克对自由的证明既是后果论的又是过程论的,对立的主张与论证逻辑构成了其理论的悖论,并最终导致哈耶克重蹈他所极力反对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政治哲学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走向了相互融合。就中国现代政治哲学史而言,这种现象也是常态。徐复观与殷海光分别是现代中国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是从各自立场吸收对方思想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公民概念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直到20世纪初期,公民概念开始在中国出现和传播。公民身份理论是一种研究作为国家正式成员的个体与国家、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政治理论与社会理论。就其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形成两大流派,也称两种理论传统:一是公民共和主义理论;一是自由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后,国外的公民身份问题的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在19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研究的高峰。公民身份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治理论及社会理论中一个亟待展开深入讨论的基础领域。  相似文献   

15.
近代基督教大学历经20世纪初旧中国的种种社会变迁和政治动荡而屹立不倒,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精神结构。一方面,它始终如一地恪守其先天的基督精神,以服务与牺牲为宗旨,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与灵性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有识之士。另一方面,其后天本土化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尊重学术和信仰自由的世俗精神,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正规化和世俗化。  相似文献   

16.
社群主义视野下的国际关系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与自由主义相对的一种政治哲学。当它运用至国际关系领域,对国际政治做出伦理判断时,首先强调国家而非个人的道德地位。依据这一前提,民族国家共同体不仅在其成员间塑造了一种共同的身份和认同,而且界定了他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共同体拥有诸种道德权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免遭外部干涉的自决权。在人道主义干预和全球分配正义等重大的国际关系伦理问题上,社群主义的上述立场得到较为明显的体现。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主义倾向的国际正义观,社群主义在主张国际社会文化多元化和国际共处伦理的同时,也有滑向道德相对主义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30年代中期最有影响的大型文学刊物之一,《文学季刊》有许多特色,而自由主义是其显著特点。这一点可以从《文学季刊》创刊号上的两篇女性小说——冰心的《冬儿姑娘》和沉樱的《旧雨》看出,而《文学季刊》自由主义的成因与特征来源于其左翼办刊倾向与京派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正义秩序之追寻——兼论罗尔斯的公民资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直存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前者视个体自由为最高政治价值,后者视美德为最高公民典范.罗尔斯一方面对自由主义仅仅强调个体权利的倾向作出修正,增加了公民资格理论对实质平等的关心,用以解决社会正义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用以解决多元和统合的政治正义问题,从而在其正义理论的框架中彰显其独特的民主公民资格观,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进行了一种调和,目的在于:在个人自由和市场社会基础上重建公共自由和集体认同,以维持和保障正义之秩序.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历史悠久,其主张个人自由、尊重个人利益,在其发展过程中大概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三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的具体主张有所变动,但其核心强调保障个人自主、自由的价值没有改变。而在我国从鸦片战争后自由主义在我国开始传播,在中国近当代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个人自由观,其内容丰富,启迪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