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工作,是发展档案事业的创新动力.为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使档案事业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应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充分认识创新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要革新档案管理模式,开拓档案管理新局面;要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建设创新型档案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未来的世纪急切呼唤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学校恰恰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3.
机遇是创新者内部素质与外在环境有机结合的产物。机遇可以分为同向、异向和类向三类。机遇具有意外、异常和易逝的属性。强烈的问题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批判精神,是创新者有效地捕捉机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4.
知识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核心,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不断创新为基本特征的全新的社会形态。不断创新是知识社会吵科技人才的最基本标志,知识社会中科技人才必备的基本特质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不竭的创新热情,点石成金的创新能力,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深厚的人底蕴和高层次的化心态,良好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  相似文献   

6.
正二〇一八年四月十六日,李生观影有感,遂作文以记之。习公近平曰:"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此言俱实。今吾国,今非昔比也,世界羡之,赞之。今中国,乃创新之大国,亦创新之强国,启创新驱动战略,捍华夏之威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予观夫五湖四海,大河莽  相似文献   

7.
创新性思维意识是指人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是人们从事创遭活动的出发点和内趋力,是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前提。它包括问题意识、个性意识.风险意识和信息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和聪明才智,解放学习和创新激情,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使独具匠心的奇思妙想组合碰撞为创新火花,升华为科学的方法和策略。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鼓舞和推动下,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获得的。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鉴于此,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试论创新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创新教育呼唤创新教学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教育贵在创新,它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者通过组织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等创新素质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  相似文献   

10.
邢艳 《天津教育》2001,(9):40-41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将由传统的培养人类文化的适应者和继承者,逐渐过渡到培养人类文化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因此,我们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上来。  相似文献   

11.
于童 《成才之路》2013,(13):1-2
第十章教育创新者的思维观念教育创新者要敢于介入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必须不断地抛弃陈腐的意识、落后的思维观念,努力完善科学发展观。教育者如何创新?如何占据主动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创新者思维观念的更新和思维素质的提高。第一节教育创新者的改革开放观念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这是人们面对教育形势达成的共识。作为一名教师,应是一名开拓者、创新者,创新的语文课堂才是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我们如何来构建创新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的最高智慧品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终极体现。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创新史。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教育,一般包括创新意识教育、创新人格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而所谓创新意识,是指崇尚科学、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渴望创新。只有有了这种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驱使,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释放创新激情。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我们教师做什么呢一、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心理氛围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知解…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学物理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要渠道,更是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验的基础平台。物理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性学科,目标是培养出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5G新时代的高科技人才,这就要求中学物理教师把握好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深入挖掘课本材料,延伸关联素材,运用有效、高效教学方法及教育手段,把“创新与实验”融入日常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里,建立敏锐的信息触角对于编辑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与创新的关系,指出编辑创新必须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介绍了信息获取的几个渠道;探索了编辑创新的意义和如何利用有效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创新人物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中最关键的因素。新知识靠他们创造,新技术靠他们发明,新学科靠他们创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一个综合培养的过程,创新意味着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创新同时也意味着辛勤与付出,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些永不停息的创新者们的世界,感受他们身上那些新时代独有的精神与力量。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强化档案意识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前提 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档案需求的认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首先是档案工作者要强化档案意识。有强烈的档案意识才会有牢固的档案观念,才会主动地捕捉信息,从旁人司空见惯中发现档案的特殊价值,从而自学地提供利用。做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资源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的战略资源。为了深化师生信息意识、推进服务创新,本文针对影响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对如何建设高校电子文献资源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和辩证思维的观点看等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要本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强烈的“阵地”意识、创新意识,积极研究网络发展的趋势,探索运用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青云 《湖南教育》2002,(17):27-27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一、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型教师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进行创新实践和指导他人进行创新实践。首先,教师必须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构建创新教学的模式。其次,教师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信息获取的欲望,要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解放自己的创造力,激发自我创造热情。二、稳定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教育的灵魂。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人格,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具有稳定的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