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站起来"与"举起来"虽有一字之差,但意义迥然。看似是两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实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手段。回想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曾经有过"站起来",也曾经有过"举起来",但从未比较两者的效果如何。读《"站起来"与"举起来"》这篇文章后,感触颇深。老师站在讲台上,面无一丝笑意,"未完成作业的站起来"、"下课打闹的站起来"、"上课迟到的站起来"等等。顿时课上的气氛凝滞了,"死"一般的寂寞。学生们低着头,怯生生、慢腾腾的一副惧怕的样子,不敢正视老师,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哪里还存在什么教学!更谈不上什么效果。一个老师要想上…  相似文献   

2.
生日     
"叮铃铃……"晚上十点多,轻柔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一看来电显示,又是个长途.拿起听筒,"孙老师,祝你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是五六年前教过的一位盲生从江苏打来的.今天,我已经接到十多个这样的电话了.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抽背"叮铃铃……"伴随着一阵清脆的上课铃声,语文老师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教室,看样子她是满怀信心,"好了,停!下面我们开始抽背,因为后天将要考试,这一节很重要。"只见她拿起学号簿,大声念道:"25号!"可怜的人啊,只见他慢慢地站了起来,只背了一句,就不会背了。  相似文献   

4.
郁闷的假期     
<正>"叮铃铃……"闹钟的铃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接着,家中响起嘈杂的声音:脚步声,叫喊声……一瞬间,"兵荒马乱"。"快点儿,快点儿,快七点半了,赶紧起床,要不特长班就迟到了……"老妈的大嗓门响了起来。"让我再睡会儿吧,再睡会儿,就一小会儿……"我不管不顾,把被子往头上一蒙,就当没有听到。没想到,  相似文献   

5.
本语篇围绕国庆假期(The National Day holiday)这一话题,把谈论"过去所做的事"的日常用语和句型结合起来,重点介绍了问句"What did you do …?"及其应答"I/We…"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国庆假期做过的事情,积极创设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午睡战争     
"唐迢,站起来!你怎么能上课睡觉呢?"迷迷糊糊中,我被一阵吼叫声惊醒。抬头一看,语文老师对我睁着"恶狠狠"的眼,同学们都在看着我,有的同学还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我觉得大难临头了。"刚才我讲了什么题?"语文老师继续吼道。"呃……"我吞吞吐吐,早已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说不出话了。"你为什么喜欢上课睡觉?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把问题说清楚!"我为什么喜欢上课睡觉?当然是没有睡好觉了。你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句子语境对"too…to"结构意义的选择限制作用,希望语境的选择限制作用能被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8.
刚要吃午饭,手机响了起来,电话里传来了一位女孩欢快的声音:"老师,请您猜猜我是谁?"我一时愣住了:"呃……你是哪一届的?""在二楼的五(2)班,我坐在第一组的第二排,吃得挺胖爱说爱笑的那个……"我还是没有想起是哪一个,只得模糊地答应道:"有印象,就是一下叫不出名字了。"她高兴极了,"我是小萱。我们几个同学到  相似文献   

9.
鱼儿!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泪"因为我在水中# $ 砰% 的一声"晓悦把门猛地一关"坐在房间里生闷气"留下了站在门口发愣的 母亲"刚发生的一幕又像放电影似的在她眼前过了一遍! 早上吃过饭"晓悦打开电视"看有没有什么可看的节目& 近些天来"晓悦为了迎 接不久后的中考"忙得焦头烂额"昨晚又熬到了半夜"脑子里嗡嗡直响"正想稍微放 松一下"没想到母亲又唠叨了起来"什么快中考了还贪玩"还有闲情看电视’(说 着"母亲还) 啪% 的一声把电视给) 封% 了& 晓悦腾地站起来"近几天来所有的烦闷都 一股脑地发泄了出来!) 你有完没完"是我上学…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已推广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做法仍是盘根错节,藕断丝连。语文教学课堂内"满堂灌"、"讲风"依然存在,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动中学,在乐中学。例如:教学课文《小猴子下山》中,描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如:掰、扛、摘、捧、抱、追等,重点分析扛、捧、抱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另一位学生戴上小猴子的面具,扮演小猴子,去掰玉米,扛玉米,摘桃子,捧…  相似文献   

11.
学生也是人     
《"站起来"与"举起来")一文,对我启发很大。我在平时教学中,犯过与甲班老师同样的错误,要求完不成作业的学生"站起来",总以为这样能严厉地震慑学生。殊不知已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间以教材为本共同指向学习目标的信息与反馈。没有教学上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师生双方心理因素及相互作用,心理情境,对这种相互产生的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形响。只有师生间协调一致.朝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才能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愉悦情感体验,取决于教师如何运用自身情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好心痛啊     
啊……我这是怎么了?一大清早,我在闹钟"丁零零"的铃声中一醒来,便觉得心口好痛。哦,多么可爱的小闹钟啊,为了叫我起床,自己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真是太让人心痛了…一我还想赖会儿床,可躺在床上,我的心又痛了起来:我的床呀  相似文献   

13.
所谓"至少型"问题就是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用"…至少…"语句叙述的问题.这类问题富于思考性,学生解决起来通常感到难以下手.下面举例说明证明这类题的常见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名词 起来"之类的说法很普遍,这种不合语法规范的现象愈来愈流行?本文从这一结构中"起来"的词义界定,及名词的语义特征入手,分析归纳了"名词 起来"的种类,并试图从语言发展的动态理论来分析这一特殊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电场是电学的基础。在中学物理数学中,尤其是在高三的物理总复习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电学知识,教师讲好并且引导学生复习好"电场"一章的概念是关键。"电场"一章概念很多,特别是由于电场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因此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把本章知识归纳为"一个定律:即库仑定律;三个恒量:即电场强度、电势、电容;一个运动: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另外还用一条电力线把本章的基本知识串起来,把"抽象"的变成"实际"的,把"无形"的变成"有形"的。现简述方法如下:电力线是为了形象地描绘电场而假想的线。每…  相似文献   

16.
"起来"做插入语标记这一用法直接来自"起来"表"起始体"这一语法功能,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由表"起始体"发展出表"时间义",接着发展出"假设义",最后成为"假设标记",从而最终为"起来"成为插入语标记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其语法化的机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句法结构的发展;二是假设复句标记的产生;三是动词次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棵美丽的槐树.春天,可爱的嫩芽宝宝们出生了.一阵微风吹过,嫩芽宝宝们摇摆着身躯,天真地问我:"我们会长大吗?"我听了"咯咯"直笑:"当然会,当然会!"宝宝们听了高兴地玩耍起来. 我是一棵美丽的槐树.我有一头美丽的绿头发,一阵微风吹过,我的长发轻轻地"飞"了起来.哦,忘了告诉你们,嫩芽宝宝们就住在我的长发上.长发"飞"了起来,嫩芽宝宝们像在坐飞船似的叫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该不该扶     
户外活动时,明明不小心摔倒了,站在一旁的芳芳无动于衷。老师走过来说:"芳芳,咱们一起把明明扶起来吧。"芳芳却说:"您不是说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吗?"老师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样解决呢?助人与自助"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是多年来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己战胜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孩子经受住挫折的考验,也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但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由于"芳芳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他们对…  相似文献   

19.
朋友啊朋友     
《红领巾》2009,(4)
第4号"红粉江湖令":"春天里那个百花香,啷里个啷里个啷里个啷……"哈,好爽啊,天气一天天暖起来,草绿了,花开了,身上的衣服一天天薄起来"。红粉"朋友们,莫辜负美好的春光,让我第  相似文献   

20.
诚实De代价     
教室里一片喧哗。教师气冲冲地走进教室,大声叫道:"刚才是谁在说笑,给我站起来!"学生噤若寒蝉。一名诚实又胆小的孩子站了起来,教师不假思索就把他"请"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