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爱好者》1989年第12期在题为《“羡鱼”与“网”》一文中,有“报刊杂志”之说。其实“报刊杂志”之说系病语。因为“报刊”即指“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2.
《新闻知识》一九八六年第3、5、6三期刊物上的三篇文章中,均有‘报刊杂志’之说。其实‘报刊杂志’之说系病语。因为‘报刊’即指‘报纸杂志’。如果在‘报刊’后面再加  相似文献   

3.
生肖轮回,周而复始,又逢蛇年。蛇年到来,不禁使人想起成语“画蛇添足”。古代画画,有人“画蛇添足”,留下了千古笑柄。殊不知,如今舞文弄墨者“画蛇添足”的也不乏其人。现举以下几例,在时下的一些报刊上屡见不鲜,足见一斑。 英雄凯旋──外加“归来”,非要写成“英雄凯旋归来”不可。其实“归来”二字系蛇足之笔。因为“凯”即胜利,“旋”即归来。否则岂不成为“英雄胜利归来归来”了吗? 许多报刊──外加“杂志”,非要写成“许多报刊杂志”不可,这“杂志”二字实属多余。因为“报刊”本身就包括报纸杂志。否则岂不成为“报纸…  相似文献   

4.
写完《杂志报纸化》一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题目──“报纸杂志化”。现在不少报纸正在向杂志靠拢,办得颇似杂志,因而便产生了“报纸杂志化”的说法。虽然我们至今未见哪一家报纸被杂志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过去,但是有些报纸向杂志靠拢的迹象和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迹象和趋势有哪些表现呢?一是追随杂志杂七杂八的内容。杂志以“杂”取胜,以“杂”见长,以“杂”吸引读者,如今不少报纸也在向“杂”的方向发展;天上地下,百行百业,千种知识,无所不谈,使报纸成了Magazine,成了装载“十八般兵器”的货真价实的“军用…  相似文献   

5.
爱学习、善求知的人,大都有翻阅报刊杂志的习惯。工作之余,坐在办公桌前或家中书室,翻翻报纸,读读杂志,接触各种思想,吸收多种信息,实在是一种很好的精神享受和调节。但当今报刊林林总总,异彩纷呈,办得好的自然不在少数,而数量的激增,也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读杂志也要“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有鉴别有选择地进行。文化界谈起当今的文化刊物,曾有南《随笔》北《读书》之说。这说明两刊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和地位。这两种刊物,我都喜欢读,而对《读书》更为偏爱。我爱《读书》,一爱它较高的文化品位。每打开一册《读书》杂志,一…  相似文献   

6.
试论"报纸的杂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者的读报行为较以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基于报纸内容的庞大、版面的众多而产生的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这种变化也对编辑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报纸杂志化”也就成了必然之举。一、何谓“报纸杂志化”?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①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  相似文献   

7.
聂恒玉 《新闻世界》2004,(12):74-74
报纸杂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一些报纸的版面改革中,随着报纸“份量”越来越重.以往的报纸头版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用与杂志的封面非常相似.头版成了引导,“导读”或“提示”成了报纸精髓和眼睛如以往是“重要的新闻”.现在变成了“重要新闻的导读”;图片作用也被无限放大,一张图片甚至占据头版整个版面。  相似文献   

8.
冯宇飞撰文指出,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公开的定期出版物,它的特征在于出版周期短,负载的信息量大,讲究时效。所谓“报纸杂志化”,是指报纸大量借用了杂志分类处理信息的方法。从报纸的发展来看,报纸脱胎于杂志,是在杂志的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9.
《军事记者》2001,(3):1-1
在《军事记者》第 3期即将付印之际,想起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的一句著名论断:“发展是硬道理”。虽寥寥 6个字,却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一个国家,说一千道一万,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提高,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遑论什么先进性、优越性 !  同样,对于一张报纸,一本杂志,质量是硬道理。全国有公开发行的 2000多种报纸、 8000多种杂志。除了少数机关报以外,大都自负盈亏,走向了市场。如何吸引读者掏腰包订你的报纸、杂志,是报纸杂志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即使是公费订阅的报刊,虽然订数有一定保…  相似文献   

10.
陈怡 《大观周刊》2012,(37):35-35
文章根据作者所见所闻的经验总结出一些看法供参考。“报纸杂志化”,简述报纸与杂志的区别联系.并从中看见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打开收音机或是翻开广播节目报,有时听到或看到“专栏”、“栏目”之类的词句,我觉得不合适.显然,这类词是从报刊移植过来的.尽管广播、报纸都属新闻这一行,有不少行话、术语可以通用,但“专栏”、“栏目”等词,是根据报刊有版面、页数之说,创造的专用术语.它们指的是“报刊按内容划分的版面”,或是报刊上“性质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如今“报纸杂志化,新闻特稿化”的倾向和潮流中,“特稿”在报纸新闻中的地位日渐彰显,它占据了报刊杂志的主要版面。因为它的故事性、可读性,它对问题触及的深度,它在表现手法上的文学元素,都凸显出它那独特的魅力,并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评论是报纸的旗帜。舆论兼具灌输和吸引读者的功能,可想而知“旗帜”在报刊宣传中的地位就更加举足轻重了。如今,由于大多数读者生活节奏的加快,报刊杂志数量的增多,读报时多为集纳信息或愉悦消遣,不愿意读评论文章,那么是不是读者的政治取向改变了呢?不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末,在报刊界出现了一个新品种—“报型杂志”,也称作“报型刊”、“本儿报”。这种刊物通过嫁接报纸与杂志的双重优势、衔接报纸与杂志的传播理念,以中心城市为地域特征,锐意进入和开拓市场,在报刊市场上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5.
“报纸杂志化”的老话重提,还是去年在讨论报纸多版化的先导和风向标——“周末版现象”时就开始了。如今,扩版大潮的潮头已由周末版、扩大版涌向正版,新年伊始,××报改出8版,××报扩至12版,信息频频传来,其势头,似乎不消几多时日,至少省级以上综合性大报,乃至经济发达地区的市报,还坚持出4版的恐将是凤毛麟角了。扩版潮会不会带来“报纸杂志化”?怎样认识和对待扩版后的报纸某种程度的“杂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何年何月何日的何报起,报纸开始杂志化了。杂志化或曰期刊化,如今已经成为报界的时尚。报纸杂志化的标志有二。第一,大扩版。现今的报纸,已经不再论张,而是论本儿、论叠、论堆儿。有些报纸,已经赶超了一般48页的杂志。第二,大喘气。翻开当今的某些日报、晚报,已经很难见“天”,遍野是“周”。什么经济周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一九八六年秋季号载文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和一些杂志出现了互相融化的现象。报纸成版成版地摘编杂志上的材料,大块大块地’刊载只宜在杂志上发表的知识性文章}而杂志又化整为零,把文章、故事、传奇之类混迹于新闻之中,印成散页摊售叫卖。有的还提出了“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口号,以为这是新闻和出版改革的方向。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好势头。一般说来,报纸与杂志有如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刊期短,杂志的刊期长。报纸主要刊载新闻,便于实现其时效性;杂志则主要用来  相似文献   

18.
副刊初探     
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曰“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报刊展览史上,展出的报刊种类最为丰富,反映中国报刊发展脉胳最为完整的“中国报刊展览”,1985年12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内展出。这个展览,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北京日报社为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建系30周年而举办的。尽管是料峭寒冬,展览还是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报刊展览,是1926年上海新闻学会举办的南洋报纸展览。当时展出的报纸只有100种。此后,在旧中国较大规模的报刊展览有过三次。一次是1935年举办的世界报纸展览会,一次是1944年举办的全国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报纸是新闻纸,尤其是日报,做新闻才是“名正言顺”,如果报纸杂志化就似乎“大逆不道”。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特殊性,不能千篇一律。《都市女报》是一张周五报,它从创刊伊始就探索并确立了符合自己实际的办报风格定位,这就是鲜明的杂志化特色的办报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