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一”长假前,“分数的意义”一节课告一段落,学生们都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其中“一个物体”和“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学生都有了较深的理解,而对“一个计量单位”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知之甚少。于是,长假以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上,我“后补”了这样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2.
天空中的雪,如果有一个“核心”,可以凝聚成一个冰雹。 地面上的雪,如果有一个“核心”,可以滚成一个大雪球。 对于一个班级,它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来“倡导”班风学风建设。并且一个班级的良性、持续发展,需要的不只是一个而是多个“核心”,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的精神状态、班级主流的学习生活态度,等等,  相似文献   

3.
先来演绎一下“管理”的意思。“管”上面是一片竹林,这片学校生命的林子,只有一个“官儿”;再看“理”,学校这片林子里,只有一个“主”。由此,学校里真正享有“管理”的,应该是一个人——校长。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容易吗?不容易。反过来讲,“管理”的“管”上面是竹子头,古时候“竹板”那可是打人的,这不正对着下面的“官”吗?“理”呢,那也是“擒贼先擒王”啊。  相似文献   

4.
有人做了一个概括,颇能说明问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所以“话题作文”,即是用一段…  相似文献   

5.
阅读提示: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在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人们的进步轨迹通常表现为:关注少数人一关注多数人一关注每一个人,也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只有突出“这一个”和“每一个”,把握每一个个体的需求、情感和愿望,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教育才能发展。在学校里,“中等生”相对于“优等生”和“落后生”(或称“后进生”)而言,在人数上往往占优势,从而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6.
朱慧琴 《辅导员》2010,(18):5-6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既是一个“背靠背”的教研预设活动,也是一个“手拉手”教研协助活动,更是一个“面对面”的交流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7.
刘冰 《贵州教育》2012,(1):2+49-F0002,F0003
他,扎根深山,安贫乐道,数十年如一日,凭着执着的热情、勤劳的汗水,默默地坚守教育岗位;他,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化学学科带头人,一个被六盘水市政府授予“五好职工”称号并荣获“大山的脊梁一一感动贵州的教师”的山区教师,一个被评为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的共产党员,一个戴上“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劳动模范,一个登上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捧回“全国百名中学优秀校长”奖牌的乡镇中学校长;他,于2011年9月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相似文献   

8.
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应该当好“梦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家”。 当好“梦想家”。还学生一个美好人生。一个智慧的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梦想导师。现在的孩子,处在做梦的年龄。却很少有梦想。  相似文献   

9.
“在下一个路口等孩子”,我们由此得到的不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一个透彻明白、高度凝练而又极富智慧的教育理念。“下一个路口”是什么说得直白些,就是下一个问题,下一节课,下一个学期;说得宽泛些,就是下一次参与,下一次拼搏,下一个轮回;如果说得“实质”些,“下一个路口”就是人生的下一步,人生的下一部。教育理应这样,但事实又并非如此。把一次考试作为“试金石”,把一次排名作为“分水岭”,这种陈腐也极为残酷的评价手段,曾长期盛行于基础教育领域。这些年虽遭“口诛笔伐”却是“死而不僵”,在不少学校不仅“有…  相似文献   

10.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是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相似文献   

11.
读准确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课文中有两个词语,一个是“洞穴”,其中的“穴”,现在统一读为“xue”,如“太阳穴”“穴位”“龙潭虎穴”“走穴”等。平时我们可能会错读为四声的“xu色”。另一个是“给予”,其中的“给”,只有在词条“给以”中以及单独使用时读作“gN”,如“给我一本书”;  相似文献   

12.
张海军 《辅导员》2014,(8):56-56
当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做一件事情,就会时时刻刻为此魂牵梦绕。流行词语“控”就很好地表现了这种痴迷的感觉,如:“手机控”“游戏控”“微博控”等。作为教育者,我想:能不能让“控”与“好习惯”紧密联系起来,以此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呢?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利用“控”在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13.
周敖影 《贵州教育》2010,(21):44-45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课本上册“生活中的透镜”中的“想想做做”让学生制作一个“模型照相机”,并且告诉学生“模型照相机”的制作方法:“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恰好能套人另一个,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厘米的凸透镜,在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  相似文献   

14.
近期以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词组的出现频率空前之高,尤其是“和谐”一词。就大的来说,对于一个国家是“构建和谐社会”;就小的面议,具体到学校则是“构建和谐校园”。而与“和谐”紧密相关的一个词则是“宽松”。不少人认为,只有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篇好文章,无不闪耀着理性的光芒、燃烧着情感的火焰。写作是自我个性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的表达。写作者的思想里有一个“哲学场”,心中有一个“情感场”,头脑里有一个“材料库”,这三者的组合,便构建了一个特殊的“作文思维圈”。“作文思维圈”可以帮助写作者尤其是应试者快速搜索,发散思维,然后聚焦立意,快捷切入,自然成文。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和主要内容,在儒家思想中均有所见。“仁爱至诚”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的特征,“礼乐并重”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民主法治的社会”的特征,“中和处事”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社会”的特征,“顺乎自然”符合“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的特征。儒家思想适用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可为今所用,为和谐社会所用。  相似文献   

17.
韩建光 《山东教育》2002,(17):51-52
课件二:单摆一、界面简介二、制作过程1.新建一个画板利用“文件”菜单中的“新画板”选,建立一个默认名称为“绘图01.gsp”的文件,窗口中出现的界面就是一个可创作的空白画板。2.制作“振幅控制点”、“摆长调节”、“重力调节点”⑴左键点按工具框中的“点工具”,空白画板的任意位置作一个点A,打开显示”菜单,选中“重设点标签”选项,调“重设标签”选项对话框,在“标签”一中输“0”,按“确定”,将该点的符号改“0”。⑵选中“0”点,打开“变换”菜单,选其中的“平移”选项,在出现的“平移”话框中的“数量”一…  相似文献   

18.
一群人归拢在一起,那尚不是一个“组织”;四、五十个学生以简单机械的手段聚于一室,那只能称作一个“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级。真正健全的班级应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个领导核心,有优良的风气,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由“组合”到“班级”是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的角度对普洱茶之“普洱”二字作了考证研究,提出了四个论点,即一,“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音根是濮人族群的佤语。二,“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三,“普荼”即是“濮茶”。四,古代濮人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作者的结论是:“普洱”一词实际上是一个佤语布朗族名称,是一个种植交易集散“濮茶”的地名,是一个“普洱茶文化区”特殊地域和出产茶叶的茶名,“普”即是“濮”,“普茶”即是“濮荼”。  相似文献   

20.
1.班徽整体形状为一个盾牌,象征班级团结一心,坚不可摧。2.班徽中间的一对翅膀和爱心的组合是一个艺术化的“H”,是英语单词“Happiness”的首字母,翅膀下面的“c”为英语单词“Class”的首字母,“H”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