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外婆的小路     
收假了,该回家上学了,像小时候那样,外婆又要送我。挽着外婆的胳膊,一老一少两个人,又走在那条田埂和树林间的小路上。记得小时候,暑假总要到外婆家住一阵儿。开学了,外婆舍不得我走,总留我住到上学那天,才一早送我直接去上学。小学离外婆家有十几里路,交通又不方便,要走一个小时。上  相似文献   

2.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我所在的中学北面是一处小学。每天因为上下班时间段差不多,天天都能看到活泼可爱又天真无邪的小学生上学、放学。在这群像小鸟一样飞进飞出的孩子中间,有一个孩子却令人可怜不已。那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弱智的孩子,一脸的稚气。在一群群快乐奔跑的孩子中间,他总是孤单单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慢慢地走着。  相似文献   

4.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到了,又有一些孩子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新的环境、新的学习任务如何去面对,这是许多学生、家长关注的问题。本期“家长学校”栏目特约了这方面的稿件,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新的学期开始了,又有一批孩子要走入学校。学校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好奇,也许还有点紧张。因此,我们请几位已经读了一两年书的孩子谈谈他们对学校的认识。●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林雅濛:(女,8岁,北京万寿寺小学二年级学生)上学要辛苦一些。因为要上课、写作业。有时单元测验挺多的,一星期就有两次。与同学的关系和在幼儿园时与…  相似文献   

6.
读者:我孩子很向往上小学读书,但真的上学了,却还像幼儿园那样随心所欲,老师说他没有读书的样,可他又很愿意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 婷婷:一般来说,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都对学校生活有一种向往,但有些孩子对学校的向往,常常不是为了学习而是由于学校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法)罗曼·罗兰在大理沙溪古镇旅行的时候,我有幸跟一位客栈老板游走了一圈整个古城的山里山外。客栈老板指着远处的山告诉我,说山上有一座小学,附近的孩子都会到那里上学。有一次他试着自己一个人走  相似文献   

8.
少年老舍     
老舍的一家,祖祖辈辈全是文盲,到他这一辈,哥哥姐姐也从没上过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妈妈把老舍送进了私塾,但并不指望他能读到多高的层次。私塾上了两年,转入西直门大街市立第二小学,插入三年级。两年之后,这个小学改为第四女子小学,老舍又转入南草厂第十四小学,成了舒家乃至姥姥家第一个读完小学的孩子。老舍喜欢上学,但在功课之中  相似文献   

9.
藏起一半爱     
我家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双胞胎.这俩孩子从上小学第三天起,我就再也没有接送过,无论严冬还是酷暑都如此.孩子上二年级的那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路上已结冰,很滑,十分难走.早晨上学出门的时候,小儿子看到自己的同学都有人送,就对我说:"爸爸,你送送我们吧,我怕摔跤."  相似文献   

10.
在陕西延长县罗子山公社,有个偏僻的山村,叫下西渠。这个小村座落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山梁上,东望黄河,南临延河。四周都是起伏不平的沟梁,交通十分不便。全村40户人家,180口,孩子们都在本村上学。下西渠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山村小学,十多年前,它和其他一些山村小学一样,校舍简陋,设备欠缺,来上学的孩子时多时少,极不巩固;可是,如今下西渠小学却大大变了样: 学校有了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孩子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经常有新生家长反映这样的问题: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进了小学一两个月,怎么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胆小,恐惧,情绪化,不想再去上学。一个孩子进入小学,是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家庭的一件大事。今天,不少孩子一开始喜滋滋地去学校,不久就不想去上学,有的甚至想回幼儿园。厌学、害怕上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比比皆是,甚至还有新生逃学的状况出现。其实,幼小衔接一直都是广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2.
我县农村的集镇、大庄子不多,村庄零星疏落,一般是三五家、十来户不等。相邻的村庄之间,往往河港纵横,非桥梁、船只不能相通。农民沿沟河堤旁居住,聚集不密,分散断续。几年来,国家已经在农村办了很多学校,满足着人民学习文化的要求。但是,普及小学教育必须两条腿走路,国家不可能办太多的学校,并且把学校办到每个角落去。所以,在这种地区,有些小学的中、低年级学生,上学要跑二、三里路,而且多半要走“河浜子?,过河过港,很不方便,有的群众怕出事故,不放心让子女远道上学。那些入了学的较小的孩子,一到严寒、酷热的气候,或遇风雹雨雪,也常常缺课。同时,这地带不少农卢兼搞水产副业,生产繁忙,许多家庭都要子女以较多时间参与辅助劳动,孩子跑远路上学,在  相似文献   

13.
几许 《家长》2005,(Z2)
孩子就要背上书包,告别熟悉的幼儿园去上学了。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变到以学习为主的学生生活,孩子和家长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朋友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孩子迈好上学的第一步。一、做好向往上学、喜欢学习的心理准备。要告诉孩子,背起书包,就是小学生了,学校是帮助你实现梦想的好地方。可以在开学前带孩子到学校里走一走、看一看,熟悉一下新的环境。开学前,可以在家里开一个简单温馨的入学庆贺会,给孩子讲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故事,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二、准备适应新的作息时间。与上幼儿园相比,上学要“…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8,(4)
笔者的美国朋友Randy有5个儿子,小的12岁,大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这5个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12年级,全都在自己家里上学,妈妈当老师。在美国,学龄孩子不上学是违法的。但是,孩子和家长对教育的形式有  相似文献   

15.
思之 《家长》2014,(4):34-35
正社会上好人有很多,坏人也不少,家长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可以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生活中,很多孩子上学、放学都不要家人接送,这是孩子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但家长在欣喜之余也要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防范方面的教育。有个小孩叫小雨,从家走路到学校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沿途有一条小路,走的人很少,但这条小路可以直达学校,而如果从这里走,还可以节省10分钟的时间。因此,上学和放学时,小雨都从这条小路走。一个冬天的下午,  相似文献   

16.
9月,又到了新生入学的时候了,有许多孩子就要走入小学的校门开始新的生活。家长对刚刚开始上学的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心态?当孩子开始学习后遇到困难怎么办?本期刊发几篇文章,给初入学孩子的父母提供些可行的方法,希望孩子顺利开始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一、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孩子到了入学年龄 ,大多数会产生上学的要求 ,但入学的愿望和意识是模糊和天真的 ,他们对上学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太清楚。假如上学后孩子感到心情愉快 ,学习轻松 ,就很快能适应小学生活。否则 ,孩子就会流露出畏惧上学的紧张情绪。更有甚者 ,有些孩子刚入小学 ,就想逃学。笔者曾听到一位刚上一年级不久的小女孩因家庭作业多而发的议论及情绪的宣泄 :真希望重新回到幼儿园去!希望语文老师常常生病 ,盼望有一天数学老师被汽车撞死 ,从此不再有家庭作业。多么可悲!这一切均说明了孩子对学习的厌烦和畏惧 ,反…  相似文献   

18.
又一个新学年要开始了,又有一批学龄前儿童将跨入小学的校门。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家长要为孩子作好准备。一、入学的心理准备1.激发兴趣。使孩子对上学满怀兴奋、向往与期盼。可以告诉孩子上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一样与不一样;可以告诉孩子上小学后可以结识许多新朋友、新老师;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读更多的书、学习英语、学习打电脑、学会算题、学会唱许多好听的歌、学会画更多好看的画,等等。2.促进交流。孩子间的交流比大人的说教更为有效,因此可以邀请身边的小学生到家中做客,听小学生谈谈学校有哪些好玩的地…  相似文献   

19.
2月11日晴世界上有一种爱,是完全可以打动任何一个人的心,这就是母爱。——题记在我的印象中,有一条路让我熟悉的无法再熟悉,我闭着眼都可以走回来,这条路就是从我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妈妈单位,再从妈妈单位到我家的路,这条路就是我每天上学的路……为了让我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无论幼儿园还是小学,我上的都是县城里最好的学校,然而我家离学校较远,送我上学就成了难题。不过妈妈还是坚  相似文献   

20.
一、读书是为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要读书上学.从6岁开始读小学。甚至在幼儿园,有些孩子就已经开始接触文字、算术、诗歌等。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读大学,这还不算完,有的人大学毕业后还要读研究生、读博士。这样算下来,就算只读到大学毕业为止,也要16年。一个人上学的时间占去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将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