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大理州农村体育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少边穷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体育健身意识淡薄,促使体育人口稀少,男女比例失调;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制约学校体育健康发展,以致场地设施匮乏;全民健身领导机构与组织网络不健全导致体育活动开展受限,农村经济水平低是影响体育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发展好农村体育事业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农村体育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村级体育俱乐部已经成为“基层农村体育组织最活跃的种子”,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基于各种原因,台州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文化健身需求与社会现实不能满足的矛盾,台州地区村级体育俱乐部在实际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观念、制度、管理、资金投入、管理人员配备等各方面的不足。本文,笔者在大量调查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针对台州地区农村体育俱乐部建设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
邬春秀 《内江科技》2011,32(11):171-172
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指导思想落后,资金、器械、师资队伍不足,学校组织管理水平低下等本文重新认识了农村学校体育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认为农村学校体育应从以前的“单一模式”向“一体模式”发展,通过思想文化宣传、转变办学思路、以点带面、点点结合等方面带动农村体育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组织好课余体育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衡量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好坏的标准之一.同时,课余体育也是对中学进行课余教育不容忽视的方面.据我们平时观察,发现农村中学课余体育活动没有受到重视的现象较为严重,这对农村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和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都有严重的影响.鉴此,我们对农村中学课余体育活动活动问题展开了调查,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全志 《内江科技》2011,32(7):33-33
对浙江省首批体育强镇(乡)进行调查研究,着重分析强镇(乡)所采用的新型组织形式---并列协作型,以及采用该组织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解决办法,总结经验,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一军 《科教文汇》2010,(27):152-152,154
体育游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在农村小学推广体育游戏有利于弥补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条件不足,丰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在实践中应遵循以校为本,立足村落;联系乡土,取材民间等原则,明确体育游戏开发的着力点和组织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体育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本跃迁的重要途径,但发展农村体育不等于农村体育设施的"硬件化"。本文立足既有的调研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认为农村体育硬件化的思想根源在于原有研究视野比较重视物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了非物质层面的研究,忽视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乡土性和非现代性的"土壤"。在进一步解析农村体育的乡土性和现代体育"竞技性"冲突的基础上,认为农民需要才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广泛存在的农村民间体育形式是较好实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甘肃省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66-16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等方法,对新时期甘肃省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全面了解甘肃省农村体育的现状,发现甘肃省农村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全国其他地区,有许多制约因素影响甘肃省农村体育的发展,根据甘肃省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的为发展甘肃省农村体育的政策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顺岐 《科教文汇》2014,(31):161-164
发展农村体育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本跃迁的重要途径,但发展农村体育不等于农村体育设施的“硬件化”。本文立足既有的调研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认为农村体育硬件化的思想根源在于原有研究视野比较重视物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了非物质层面的研究,忽视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乡土性和非现代性的“土壤”。在进一步解析农村体育的乡土性和现代体育“竞技性”冲突的基础上,认为农民需要才是农村体育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广泛存在的农村民间体育形式是较好实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向婷 《科技风》2012,(21):196
本文采用调查、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沅陵县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论述了沅陵农村体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未来的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农村体育发展,促进农民身心健康,使体育活动能够在农村更加普及。  相似文献   

12.
王超 《科教文汇》2008,(36):196-196
我国农村人口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影响,发展农村体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现阶段,如何发展农村体育工作,显然是一项十分紧迫和现实的工作。本文对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作出分析,希望能为加快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全民健身是奥运会以后中国体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占人口较多的农村体育的发展是全民健身成败的关键.采用文献综述法从农村体育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钱光田  张琼 《科教文汇》2008,(7):106-106,110
通过调查研究、文献资料分析,对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现状进行探讨,构建和策划农村学校体育改革方案。旨在通过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现状研究,使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最终达到改革的预期效果。研究表明:农村学校体育存在器材短缺、体育经费不足、师资紧张、教法单一和死板、领导不重视等一系列问题,应当明确体育教育目标,掌握改革方向,积极转变观念,加快农村学校体育体制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胡静 《科教文汇》2009,(14):212-212
当前许多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不能被摆到应有的位置,只是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均不满足的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具体现状为:认识偏差,导向不正;组织不健全,管理混乱;体育师资严重短缺;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不能满足要求;体育工作质量普遍低下。  相似文献   

16.
张威  张晓红  张天宇 《内江科技》2010,31(9):16-16,3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2004—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农村体育发展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七年间有关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研究大都趋于边缘化,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实质性研究,对农村体育的概念及体育参与主体各执一词,农村体育发展研究方法简单化。因此,农村体育发展研究的系统性应加强,研究方法需要突破  相似文献   

17.
张振华 《内江科技》2012,(12):43+47
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及对策建议,首先要剖析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找出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包括机制运行不畅、约束力不强。本文旨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翔 《内江科技》2011,32(6):25-26
在教育改革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浪潮下,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不容乐观,在师资、场地设施以及领导的重视程度上均存在着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从观念上改变对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从师资、场地、器材以及管理上完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钟亿群 《内江科技》2010,31(2):7-7,5
西部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体育工作中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满足西部农村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需求的生动体现。文章从发展西部农村体育能够提高农民的身心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不同文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论述西部农村体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诚香  刘林 《内江科技》2011,32(2):44-44
农村体育正在全面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更是如此。研究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有助于找出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其发展前景,关注民族地区的农村体育活动,促进农村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