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诗春 《新闻窗》2014,(5):70-71
口播新闻就是播音员在镜头前对观众直接以口头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方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新闻以其灵活性、快捷性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采访中不能拍摄或未来得及拍摄图像的新闻,特别是在突发、紧急等特殊情况下,只有经过层层审核的纸质稿件,而无机械或电子的辅助提示,必须通过口播的形式、直播的手段,将稿件内容传达给观众。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的丰富多采,口播新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通过形象、声音、色彩、文字反映新闻事件,以其独有的、非常强烈的表现力吸引观众。据笔者粗略统计,我国大多数省级电视台如湖北、湖南、四川、黑龙江、河北电视台等和部分地、市电视台如武汉、北京、重庆、成都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的篇幅和长度已约占整个新闻节目的1/3或1/3强。所谓口播新闻,即由播音员出面口播,适当穿插有关照片、图表、字幕。是图像新闻的补充。在无法拍摄或来不及拍摄等情况下,采取口播形式可提高电视新闻时效,增大新闻信息量,扩大报道面。  相似文献   

3.
纪伟  林业茗 《记者摇篮》2007,(10):54-54,49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的口播工作量虽然不大,但由于播音员的口播图像一方面代表着新闻栏目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其在新闻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技术的飞跃,使电视新闻传播节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从事电视新闻的传播者提出了挑战。首先。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电视观众能更直观地认知新闻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新闻已经不再停留在过去以单纯口播,或者口播加新闻图像这种单一的表达方式了,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丰富、充实着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5.
电视口播新闻,即“没有现场声像,仅由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出图像播读文字稿的电视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基本也是很必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意在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新闻形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电视口播新闻”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或记者)在镜头前对观众播报新闻稿的新闻播出形式,是电视新闻最早采用的一种播出形式。口播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与电视观众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基本功。下面谈谈电视口播新闻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文字稿是与画面一起发挥作用的,因此电视新闻要注意声画关系、现场音响、同期声音,使之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具体到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三种形式上各有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相似文献   

8.
电视字幕新闻的作用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字幕新闻是指播映在其他节目画面下端(或其他位置)的无声文字(文字新闻与口播新闻交叉重迭的部分,一般被视为口播新闻类)。由于文字新闻可以随时插播,因而只有它可以胜任“电视新闻时效优势的质的显示”。字幕新闻虽以屏幕文字的形式出现,却因其具有游离于画面及声音内容之外独立报道新闻信息的特性,而成为一种不同于口播新闻、图像新闻等传统新闻体裁的新型的报道样式,开辟了电视新闻“视”、“听”之外的另一个“读”的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写作除了具有与报纸、广播新闻的相同之处外,还有它特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口播多写,为画面少写当摄像机对准播音员时,播音员占据了主要画面:他带着一定的权威播读新闻,观众听着他的播报;播音员和观众之间有一种感情上的交流。播音员播读的稿件为各种没有画面的新闻留下了一个位置:快到播出时间发生的突发性新闻、无法拍摄的极短的消息,录相效果不佳的新闻、没有视觉形象的  相似文献   

11.
一、电视口播新闻选择的地位选择稿件,是新闻编辑程序中重要的一步。但电视口播编辑选稿,又与一般新闻编辑选稿不同。这项工作如果做得不好,不仅会降低播出新闻的质量,而且会影响“电视口播新闻”存在的价值。为什么要把电视口播新闻的选择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是因为电视口播新闻处于幼芽状态,不太受人重视,没有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在我们的电视新闻队伍中,不少同志轻视电视口播新闻,认为它仅仅是电视图象新闻“不足的补充”,是  相似文献   

12.
国内电视新闻实践中口播配图鲜有出现,对于口播配图的研究也是少之又少,因而,电视新闻口播配图并不是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口播数码配图,是指在电视新闻中,主播人员口头播报新闻时屏幕出现的,由电脑特技加工、合成,用以辅助完成新闻传播的画面。数码配图在境外的新闻节目中得到相当广泛的运用,其比例在主要新闻栏目中甚至达到90%以上,而在内地电视台新闻节目中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本人是江苏泰州市电台的通讯员,是新闻写作爱好者,经常给电台和报社写稿,但从未给电视台写过稿。给电视台写稿,成为我眼前的一大难题。我不知道发给电视台的文字稿和图片稿,有没有具体规定?希望能得到答复。江苏泰州师范学校吉林●吉林同志: 收到《新闻记者》杂志转来的你的信函。你信中所说的向电视台发文字稿和图片稿,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口播新闻和图片新闻。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口播新闻是“人头展览”,不适合电视新闻以图像为主的特点,主张取消;另一种意见认为,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报道手段,将与录像新闻“长期共存”。我赞成后一种主张。因为口播新闻往往有着录像新闻所不能取代的作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节目(本文所指的是以录像影片拍摄制作的新闻、电视记录片和专题节目等,不包括口播新闻)作为视听传播媒介是通过声画来传达新闻信息的。那么在电视中这两种不同的形象是以哪一种为主?以画面为主还是以解说为主?对这个问题,在电视新闻工作者中是有不同看法的。多数同志认为形象化地传达新闻信息是电视新闻有别于报纸、广播新闻的最主要的特点,镜头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是主角。近几年来,在电视新闻改革的探索中,也有同志提出电视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形式活泼,不拘一格,又有着较强的时效性和兼容性,因此,它已成为当今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文拟就笔者几年来担任口播新闻编辑工作的体会,试论电视口播新闻编辑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对口播新闻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存在着偏见,认为口播新闻没有电视特色,不是电视的特长,目前我们的电视报道运用口播新闻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事实并非如此。电视新闻当然要以画面取胜,但口播新闻也不能看作是权宜之计。从前期报道取材看,口播新闻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之策。口播新闻是指没有新闻现场形象,由播音员播念文字稿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文字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优势,克服电视画面语言在报道取材方面的不足。文字语言受空间限制少,记者通过文字语言脱离新闻现场同样能  相似文献   

17.
段勃 《新闻知识》2007,(11):86-87
电视消息是以电视为媒介,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实进行迅速快捷、简明扼要报道的一种文体。电视消息可以分为活动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组合新闻、现场口头报道、简明新闻、综合新闻、新闻特写等种类,其中活动图像新闻和现场口头报道应用最广泛,也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口播新闻贵在“新” 电视口播新闻和广播新闻可谓“两姊妹”。而她们的“母亲”——新闻,则与报纸新闻无本质的区别。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这里,“新近”二字最是要紧(尤其是电视新闻)。口播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时间性,讲究快速交流。例如1995年11月4号晚,以色列总理——著名“和平使者”,拉宾遇刺身亡。这一消息,对世界公众来说,无疑是一个最新的重大事件。其时,编辑已经编好了当天的稿件,送交播音室准备播出。但我们有责任向广大观众送上最新的新闻。我们从新华社有关此事的传真稿上即刻动手编辑,仅用三分钟便赶出一则消息,及时送播音组在当晚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让广大观众很快知道了拉宾遇刺的消息。  相似文献   

19.
范志军 《视听界》2000,(4):31-31
近年来,电视新闻节目中,口播新闻的量明显增多,播报范围也明显地扩大了。过去,口播新闻一般仅限于文件类,如重要公报、决议、命令、通知、新闻发布稿等。这类新闻一般没有形象材料,只能由播音员播报。而现在,一些本该有画面的电视新闻。如: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技  相似文献   

20.
一、对电视新闻特写主要特征的描述电视新闻特写是介于消息类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专题之间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体裁。它借鉴广播、报刊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生动、形象、突出地描述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富有特征的片断或高潮,以便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电视新闻特写的信息容量大于消息,小于专题。有些题材用消息来表达则嫌时间不够,用专题来表达则嫌太长,这些题材可能恰好适合于新闻特写。电视新闻特写的时间长度一般在4分钟以内。一些特别重大的题材用新闻特写大表现时,时间也可相对长一些。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新闻特写《万众深情送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