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比较一下70年代编辑出版的《中国建设》(现《今日中国》)杂志,可以发现在同一本杂志中,如今经济类的文章数量要多得多,内容涉及面也广得多。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今非昔比,经济类报道自然与从前有很多不同之处,如何搞好改革年代的经济报道便成为编辑记者热衷的话题。目的经济的涉及面很广,包括工业、农业、财贸、金融、商业等。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民中国》,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原生态的中国"、"我觉得《人民中国》就是一本充满启发性智慧,教人如何增进相互了解的综合性杂志"、"我一下子被《人民中国》刊登的日本媒体无法深入的细节报道所吸引……通过《人民中国》的各种报道选题,我认识到了中  相似文献   

3.
应广东省委外宣办的邀请,中国外文局记者团,包括《北京周报》、《中国画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5家对外杂志社的记者一行10人,于10月2日至10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一篇对外文化报道打动读者,选题这一关非常重要。笔者试结合对外文化报道的优秀案例浅析对外报道如何选题。1.文化产业或者文化经济。像影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经营,国产影片和进口电影票房收入的变化等都是国外读者感兴趣的文化题材,关键要善于抓住国内文化热点中的国际元素。以中国电影的对外报道为例,对外部在电影《阿凡达》登陆中国市场后,先后播发稿件《〈阿凡达》首日票房创中国电影市场新高》、《〈阿凡达〉8天破3亿连续创造中国电影纪录》、《〈阿凡达〉成中国票房新冠军》等稿件,被法新社、路透社等外电和新加坡《联合早报》、《英国独立报》、美国《辰报》等境  相似文献   

5.
1995年5月15日是《中国报道》杂志创刊45周年的纪念日,这是我社全体职工和国内外热爱《中国报道》的世界语者的一个喜庆日子。回顾45  相似文献   

6.
选材角度《中国报道》的法国老读者,我们的老朋友佐尔卡女士在看过《中国报道》1995年第5期上关于中国报道社的工作人员去山西恒山、五台山旅游的文章和图片后,给我们来信说,她感到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种效  相似文献   

7.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河南郑州市隆重举行。应郑州市外宣办之邀,中国外文局组织《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中国报道》、《今日中国》、《对外大传播》、“中国网”的外国专家和记者,由《中国报道》副总编辑张梅芝带队,组成了一支一行9人的专家记者团,对这一大型活动进行了采访。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有3名外籍专家,他们分别是“中国网”的英文专家 Sara Grimes、《人  相似文献   

9.
应湖北省恩施州和宜昌市的要求,我们邀请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中国画报》、《中国报道》、《对外大传播》等中央涉外新闻单位12位记者组成记  相似文献   

10.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东莞的“民工荒”》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中国给医疗制度开出药方》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通过分析外媒作者的视角和写作手法,启发中国媒体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以及宏观题材的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06,(12)
济南爱迪公司是“山东省星火科技服务基地”,“重合同守诚信”企业,带领许多人走上成功创业路,引起传媒高度关注,央视《中国农民致富报道》《致富经》《创富指南》《致富时代》《新财路》《生意经》《百姓创业》等争相推荐报道。  相似文献   

12.
本期以《华尔街日报》的《一对农民工夫妇的春节回家路》和英国《卫报》的《中国情侣赶在虎年前结婚》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外媒关于中国“春运”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还剖析了外媒如何运用各种报道技巧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才流失和回流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媒体关注的报道题材。比如,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逆势而动,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时隔半年,法新社选取一个有利时机再次关注这个话题,而且做得比《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更客观,启发也更大: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为借助中国外文局多语种、多媒体、多平台传播优势,加大对陕西对外宣传报道力度,更好地推介陕西,展示陕西人文魅力,陕西省委外宣办邀请中国外文局及所属中国网、《人民画报》、《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等外宣媒体,组成精干记者团队于7月15日-20日来陕,以陕西旅游文化发展和西咸新区建设为重点,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首先要祝贺《今日中国》(原《中国建设》)中文版创办15周年。与在她之前创刊的各个外文版相比,中文版是我们7个文版中最年轻的。她和《今日中国》其他外文版一样,始终忠实于本刊的创始人宋庆龄所倡导的真实报道的原则,以及已故周恩来总理所作的通过人民的生活来报道  相似文献   

16.
本期选取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工人》和《华尔街日报》的《中国正在成为绿色技术领导者》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中国工人》的一组报道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主题不宏大,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表达主题的最佳方式。后一篇点评则提出,在做科学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应巧用术语和数据,运用比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17.
《纽约时报》创刊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一直积极关注中国,对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报道充满偏见。最近,记者对《纽约时报》驻京记者Jim Yardley(吉姆·雅德利)进行了专访,以了解《纽约时报》记者对中国的报道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报道》创刊45周年之际,国际世界语协会以及许多国家的世界语组织和读者纷纷来电来信表示祝贺。它们充分表达了各国世界语者对中国、对《中国报道》的热爱,也显示了这本杂志在对外宣传中的积极作用。现选摘数则,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说起外宣期刊,不能不说《北京周报》和《今日中国》。《北京周报》是中国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创办,是中央级重点对外宣传刊物之一。《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是中国唯一一本多文种对外报道月刊,半个多世纪前由宋庆龄创办,发行世界150  相似文献   

20.
应湖南省委外宣办和怀化市委外宣办的邀请,中国外文局总编室新闻处组织了由《对外大传播》、《今日中国》、《人民中国》、《中国报道》、《新华社》、《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7家新闻单位的8名记者前往怀化地区采访。记者团于2000年11月5日至10日在怀化市的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