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都有审题简单、文体单一、思辩能力缺失、忽视细节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理解并深入思考题目内涵;从生活出发,表现真情真意;运用辩证思维;坚持阅读,勤于练笔。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17日,我上了一节高三作文指导课——"话题作文拟题训练",同时,也作为省语文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汇报课。现在我对这节作文课进行一番回顾:一、确定课题的目的:我之所以选这一题目来开课,是因为自2000年以来高考作文均以话题作文这一形式出现。同时要求自拟题目,可不少考生根本就没有拟题目,直接把话题当成题目,尽管高考作文评分中没有扣分,但严格来讲这是不符合写作要求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考生由于拟题不当,导致离题,也有些考生随便拟一个题目,导致文不对题,也不乏一些考生拟出一些好的题目,吸引阅卷老师目光,再加上流畅的文笔、充实的内容、真挚的感情,因而得到高分。  相似文献   

3.
近四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2002年的北京卷也是“三自作文”。阅卷时,题目虽没有确定评分标准,其实,谁都知道题目的好坏对作文评分的高低肯定是有影响的。有人把高考作文比喻成年轻的姑娘,考生要善于“打扮”,亮出你的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显然,好的题目就是一个亮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考察考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切不可等闲视之。常言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们则可以说“文靠题妆,题靠妙妆”。好的题目,在高考作文中,是打…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目是:以《肩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由此可以看出,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延续了2005年命题的已有思路.继续抛开话题作文模式,而以命题作文形式出现。应该说。这是一个具有相当大言说空间的题目,不同经历、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各自的作文话语。尤其是题目本身无更多附加限制。更利于考生放开手脚、自由发挥,是一道不错的作文题目。笔者已连续数年参加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每年都有新的感受。总体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不乏佳作。考生的总体水平稳中有升,让阅卷教师耳目一新的靓丽之作时有出现。但是,与这种可喜变化伴随的,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和考生们注意。  相似文献   

5.
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2007年高考作文评卷,有些许感想,希望能对2008年的考生有点帮助,让考生自如应对高考作文。首先,学生们要相信高考阅卷的绝对公平性,不要被高考前满天飞的流言蜚语搅乱了思路,乱了复习步伐,不去认真对待高考作文,这  相似文献   

6.
冯超 《语文知识》2001,(10):75-76
2000年高考作文,选用了一则较老的材料,让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笔者参加了我省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众多的高分作文(一般在54分以上)作了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下面三点。一、题目取得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蕴味无穷。今年的高考作文,大约有2%的考生没有标题,白白扣掉2分。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是“答案是丰  相似文献   

7.
连续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总是忧多于喜:考生的作文大多不如人意。前些年,我们多怪罪文题深奥艰涩,而今年,许多考生自己都认为“作文题并不难”。那为什么高考作文仍然达不到期望的境界呢?本文想从“题目并不难”入手,谈谈对今年高考作文题的认识,并和备考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今后在审题方面该作些怎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2004年的高考结束后,笔者有幸参加了为期九天的浙江省高考英语网上作文阅卷工作。然而通过这次阅卷,笔者发现考生的写作能力和得分率普遍很低。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作文中语法错误太多。笔者不禁对此现象产生了疑问:当今,在以交际为主要目标的交际教学法是否忽视了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造成学生的语法水平的倒退?二、2004年高考作文学生错误分析2004年浙江省英语高考作文的题目是请考生给一位加拿大的笔友写一封回信,推荐两本学中文的字典:一本是汉英/英汉字典;另外一本是新华字典。应该说本作文的体裁是考生比较熟悉的。题目…  相似文献   

9.
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这道题的立意,同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诚信”一样,回旋的余地比较小,考生不可能越出道德底线,只能在真、善、美的心灵选择上做文章。当然,对于写作水平超群的考生来说,任何题目都不能将他们难倒;即使戴上重重的“锁链”,他们也能把“舞”跳好。下面,笔者试就阅卷中窥察到的江苏考生作文中的“亮点”和缺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善始之论     
文体范本之三十:文言文自2001年以来,高考作文中尝试用文言写作的考生越来越多,到2008年仍有很多考生用文言文写作而得到满分。文言精练简约、含蓄优美、具有文化底蕴,因此在阅卷场备受老师青睐。  相似文献   

11.
高考原题再现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70分)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阅卷老师精点牛玉凯(07高考阅卷老师)阅卷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习惯堆积材料,刻意修饰语言,看得出来,他们平常单纯注重  相似文献   

12.
《从阅卷的角度看高考作文的"游戏规则"》:了解高考作文的阅卷规则,知道一篇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对于考场作文取胜大有益处。本文旨在引导考生"知己知彼",获取考场高分。  相似文献   

13.
江西2008年高考作文题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包括一幅漫画和一段文字材料,内容是关于环保,要求以田鼠或田鼠的天敌的身份给人类写一封信。阅卷教师普遍反映这个题目出得不好,本人对今年江西高考作文试题也有一些看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恰当的限制性和开放性。一个好的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有适当的限制性,才可能使高考作文体现出它应有的区分度和选拔性;也应该有恰当的开放性,才可能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过强的限制性将使考生难以表现个性,难以抒发真情实感,考场作文流于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过度的开放性,又会让考生无所适从,阅卷老师也难以判别宿构、套作与否。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的高考作文,选用了一则较老的材料,让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笔者参加了本省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众多的高分作文 (一般在 54分以上 )作了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下面三点。   一、题目取得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蕴味无穷。今年的高考作文,大约有 2%的考生没有标题,白白扣掉 2分。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地取材,虽然切合题意,但看得多了,也就缺少新鲜感。而有些优秀作文,题目就是一块磁铁,牢牢地吸住…  相似文献   

16.
王先龙 《学语文》2008,(5):31-32
万众瞩目的2008年高考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安徽省高考语文学科作文万面的阅卷工作。通过阅卷,我们发现很多考生暴露出各式各样的写作弊端和不足。如何帮助今后的考生掌握写作技巧,避免写作失误。遵循写作法则,在高考应试作文中脱颖而出,就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就今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择其一二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18.
2005年高考刚刚结束的那些日子里,对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的议论可谓沸沸扬扬,褒贬不一。与去年高考作文题作以比较,再平静下来作一下理性的思考,人们就会认为,今年的高考题比去年的确有新变化。去年的材料通俗,话题也平易,一般的考生都能正确地理解题旨,在审题上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但在“内容”项目的赋分上,优等生的优势却不明显。而今年的材料虽也通俗,但话题“(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确立却不那么平易,考生在立意上却需要费一番心思。笔者今年又参加了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发现好多考生在审题立意方面陷入了误区。现将其错误进行大致的归…  相似文献   

19.
一、高考作文要坚持正确的个性 在2008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中,有一位考生用网上发帖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评卷老师给这篇作文判了15分。无独有偶,在2009年的高考作文中,四川省的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结果也得了个很低的分数。这两位考生的作文及阅卷老师的给分,引起了一些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这样的作文是不是个性化作文”。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早已尘埃落定,但留给广大师生的思考却颇多:近三分之一的考生在作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路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广大考生思路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