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教师的我们想没想过让学生对你的课“一见钟情”“一听入迷”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2.
2012年秋,广西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要知道,万事开头难;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标的影响和要求下,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必然要走一条创新的道路,这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化学教师要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能否成功,“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3.
每堂课都有一个“结尾”,但是要上好一堂课,则需要一个成功的“结尾”。在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好每一堂课的“结尾”。一、梳理概括,再现新知给一堂课作一个概括性的小结:是自然课常用的“结尾”方式之一。如在讲《怎样认识物体(四)一金属》一课时,一般课堂上教师总是先借助于实验或举事  相似文献   

4.
“新课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课堂小结”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小结”与“导入”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课堂小结总结得好坏,也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如果一堂课是一段优美而完整的旋律,  相似文献   

5.
张恕 《四川教育》2010,(10):44-44
教学细节是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往往显现的是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实践智慧。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可接受力量。一位老师这样说:“我那堂课也许就那一个闪光点。我就抓住了那一个细节,就把本来很枯燥的一堂课,上得很精彩。”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时常感到难教,学生时常感到难学。但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通过长期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数学教学经验。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上一堂课如同写文章,要整体的构思本堂课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引言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为学生“减负”的前提。但许久以来,对于衡量一堂课优劣的标准,我们只是单纯强调教师如何讲授,至于学生学得怎样似乎并不重要。课评时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这堂课讲得好。从而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和误导。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任何成功的教学都必须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教师的一切努力即“教”,都应围绕着树立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来进行。正如陶行知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为,学是教的根据,教是学的外…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五课”的界定“五课”指设计一堂课、说好这堂课、上好这堂课、反思这堂课、评析这堂课。二、五课”活动的基本设想“五课”活动是在学校中进行的,把学校视为研究基地的校本研究活动。其形式主要是指教师本人与自身教学行为的“对话”;研究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学校发展的自我觉醒、自我开发、自我提升,达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目标。三、五课”活动的操作方法“五课”活动是采用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探究,即“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的行…  相似文献   

9.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0.
一、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就要讲究动(“动”是讲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解答、讨论。)静(教师讲,学生安静地听)互补。有人讲一堂课老师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这堂课大体便成功了。我觉得此话颇有道理。“动”和“静”就像音乐中的高低音组合,两种音组合得好,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只有“静”,教学成了老师的演讲或个人表演,学生就会被动而分散注意力:光是“动”,也不成其为教学。所以教师在每讲一个内容时,要给学生留有相互探讨、积极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在活动中理解、消化、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新课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并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斌 《语文知识》2016,(4):67-69
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走向,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深浅与价值,甚至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调动其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而实现这二者“并重”的关键就是教师的引导要在“点”上。  相似文献   

13.
每次听完阅读教学公开课之后我总是想:每堂课教师都按照教案上事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去提问,经过学生一番讨论、回答之后,教师再给出自己的“参考答案”,这样的教学是不是一堂成功的阅读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诗人陆游主张学诗要重“诗外功”。其实,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使自己的课达到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其关键也不单在一堂课上的40分钟,还需教师的“课外功”,即这位教师学识功底的厚薄,对教材、教法的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教育对象的了解程度。如前苏联有位历史教师,很成功地完成了一堂公开课,有人问他:“准备这堂课,你花了多少时间?”这位教师回答说:“准备了一辈子。”实际上他准备这堂课仅用了十几分钟,那为什么说“准备了一辈子”呢?…  相似文献   

15.
叶刚(浙江省绍兴县钱清江市小学)、沈海军(江苏省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高学雷(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鼓楼小学)、徐开星(福安市溪柄中心小学):何谓“有效的课堂教学”? 薛法根(以下简称薛):“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里的“一段时间”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阶段(如一个单元、一个星期等),现在我们特指“一堂课”或者“教学一篇课文的几堂课”。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一堂课的标准是什么?有的说,看一堂课是否成功,就是看你是否把学生讲懂了。也有的说,一堂课结束,要看学生记不记得讲课内容,记得了就叫成功,否则,就是失败。还有的说,一堂课教学是否成功在于一个“用”字。“懂、记、用”,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论,是有区别的;就三者的关系而言,又有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17.
谈导入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中,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导入环节如果安排和设计得好,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作为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能否巧妙灵活地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对于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成功与否.因为导入不仅是一堂课的起步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如果教师上课开始就能提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有趣的或带有挑战性的问题,用生动精确的语言描绘出问题的要点,抓取问题思考的感情线索,那么就会给学生创设一个“心求通而未得”、  相似文献   

19.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一堂课不是容易的事,这涉及教师的知识基础、教学经验和对学生情况的诸方面了解。教师上好一堂课不是偶然的,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一堂课的成功不是他一朝一夕的“突击”之功,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古语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有功底的老教师都很注意积累资料和运用资料的。  相似文献   

20.
寻找宁静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衡量一堂课成功的标准,不在于学生与教师有多一致,而是看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多少不一致,这既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潮流。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力,更应该关注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