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报社风华正茂的记者群中,张凯林不很显眼:1.65米的个子,相貌平平。一经接触,你便会感到他的谦虚和诚恳。他的文字、摄影作品,和他的人一样,质朴无华。他似乎缺少当代青年那种“指点激扬”的冲劲,总是爱悄悄地琢磨,不轻易开口。但他一旦“开动”起来,你便会惊异他敏捷的思路和不竭的工作热情。无论外出采访,还是去暗室冲片、到编辑部发稿,他总是脚步匆匆,一溜小跑。邪步态,会使你与那部外国动画片产生联想。难怪,有人把“蓝精灵”的雅号赠给了他。进入今晚报社7个年头,张凯林有1200余幅照片和140多篇文字见诸报端,不少作品引起轰动效应。他以手中的相机为武器,在天空、陆地、水面摆开战  相似文献   

2.
贾樟柯  菁菁 《出版参考》2004,(12):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3.
1991年初夏夜的湖南宾馆,庞廷福已睡下两个小时了,他的同事李天斌手拿录音机走近他床头,“阴谋”是录下他的鼾声和梦语。旋即他便发现自己该备一摄像机录下老庞的睡姿,不,是睡中的双眼——眼皮高频率地抖动,眼珠快速而不断地转动。“这说明他根本没睡着。”李天斌将语调转向严肃,“你是不知道,老庞操老心了,总是忧国忧民的。我发现他跟人聊天说笑时,突然眼珠子就直了,不转动了。干什么?想问题呗。”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乖乖女。别人都这么说。每到星期天,我总是8点半起床,洗漱完毕,跳上自行车,随着一阵清脆的车铃声,直奔奶奶家。大老远看到奶奶,便甜甜地喊:“奶奶、奶奶……”这时村里人便会对奶奶说:“瞧你这孙女多干净,嘴巴又甜,学习更是顶呱呱,你好福气哟。”我拉着奶奶的手一蹦一跳回家后,一刻也不闲着,又拉着爷爷一起去散步。一阵微风吹来,吹乱了我额上的几丝秀发。我眨巴着眼睛,认真地问爷爷:“以后我长大了,你还会领我来散步吗?”爷爷呵呵地笑了笑:“乖孙女啥时候想散步,爷爷都陪你。”“爷爷真好。”我娇声地说。“爷…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将互联网搅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6.
"悦读书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中自是有书痴,对书痴迷者大有人在。而幼年读书的经历总是刻骨铭心的,或许你会渐渐淡忘曾读过的一些书,但关于童年读书的记忆却始终是最清晰、最生动地保存在你的脑海里。作家莫言在《童年读书》中,说他看的第一本“闲书”——《封神演义》,一辈子让他忘不掉!他生动地讲述了一些他读书的故事。那时候,由于父母担心他看“闲”书会中流毒,更担心他会  相似文献   

7.
时间:1990年10月16日地点:中原航空公司济源机场9时许,济源四方的乘客急匆匆赶到机场,竞相购买济源到郑州飞机票。一个打扮一新的老农挤到售票窗口,大声说:“来5张机票!”“买这么多?”售票员有些吃惊。“5个人,你不给两对半机票会中?”老头挺有风趣,我便和他聊了起来。他是承留  相似文献   

8.
“岂独……”现在的批评家,已与从前不一样,皓首穷经,我注六经之事,不做了。子曰诗云,先人怎么说的烟雾,也渐以消散。于是便来直话直说。比如说,老百姓的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他是恩准了,因为一来事涉“海峡两岸”,例应特许;二来看那电影的时候,他老的眼睛里头,一定也是闪闪泪眸的。所以便高抬了贵手。但是据说现在的歌手,跑到克拉玛依,便放声大唱“我只爱油田”,到了钢厂里头,便引吭高歌“俺就喜欢炉前工”,而钻到高粱地里呢?又美声长吟“心中只有青纱帐”。于是批评家,便出来皱眉头了,说是你“只爱油田”?那么煤矿你爱不爱?你“就喜欢炉前工”?那么打铁的怎么办?至于“心中只有青纱帐”,那更有一个矮杆的稻米,你吃也不吃的问题了。这不是片面性太强了一点么?!其言凿凿,不由你不折服。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在基层,一般都是被称为“小秀才”的人,如果我们自己也把自己看成是“秀才”,处处以先生自居,那就糟了,群众就会不理你,时间一长,与群众之间就会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尽管你生活在群众之中,但群众不会把知心话告诉你,你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有一年,我听说一个公社的酱油厂办得不错,便去采访掌龙头的老师博,一见面我就急于向他掏材料,拿出本子来,摆出要他汇报的架势来,谁知他非但不理我,反而对我的到来很反感,使我很纳闷。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两种人:一种是见到你,非常热情健谈,有时甚至投你所好,要啥讲啥;一种是态度冷淡,不善言谈,甚至有意回避,拒绝采访。 我便碰到过这第二种人。他就是我院副总工程师、省劳动模范丁国强。 1984年,我担任《西北水电院报》记者不久,宣传部长便对我说:“多宣传一些模范人物,像丁国强,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其实,丁总的事迹我早有所闻,院里的人几乎有口皆碑。我也早有采访他的意思。不料,第一次采访便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那是一个秋夜,我敲开了丁总的门。“你找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客气地把我让到屋内,然后坐到桌前又看起了资料。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和他谈工程,谈技术,谁知一连换了几个话题都话不投机。无奈,只好单刀直入,请他谈谈自己。他一听,立刻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其他同志。”然而,便又埋头工作了。  相似文献   

11.
贾樟柯 《出版参考》2004,(35):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12.
何谓“网民”,凡通过电脑使用互联网,在网上活动的人,便可获此殊荣。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多如过江之鲫。他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决非一个利益共同体,也非职业、智力和学识意义上的同层群团.但是“网民”却是由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组成,尽管你看不出他(她)的年龄、姓别、高矮、胖瘦、职业、性格,甚至连姓名都云山雾罩。他们总是站在幕后,让你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相似文献   

13.
1 昨晚,又看《蜡笔小新》,小新一犯错误他妈妈就生气,他总是对他妈妈说;“别生气了,美人。” 小新好色(他只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遇到美女总是问:“你喜不喜欢吃青椒?”或“你喜欢什么样的冰淇淋?”但就这几招已经逗得许多少男少女甚至像我这样不大年轻的人民的喜爱。 今年年初还有一套漫画很勾人阅读,那就是《我是豆豆》.小学生豆豆6岁.比蜡笔小新大一点儿,也是一个小活宝,他不喜欢上课和做作业,但招人喜欢,老师让他写日记.星期一他写上:“今天爸爸妈妈吵架了”,星期二他写:“今天爸爸妈妈没吵架”.星期三是:…  相似文献   

14.
春日     
春天总是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的,而这里的“非”尽可以不要想当然地理解为是非的“非”。如果到了春日,在你发着春困,或者想着踏春的时候,你还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你是否会感到残酷?  相似文献   

15.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6.
模棱两可     
苏味道是唐朝文人。武则天做皇帝时,苏味道做了宰相。他待人处事圆滑,同僚们有什么事情向他请示,他总是一边用手摸他所坐的床的边缘——棱,一边哼哼哈哈,含糊其词的回答。凡事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既不说对,也不说错。有人问他:“你办事为何老是抱这种态度?”他却笑着说:“处理事情不能搞得很肯定,也不能弄得很清楚,如果有了错误,必定给自己带来害处,必定遭到别人的指责,所以只要‘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后来人们便以“摸棱”来描写这位宰相回答问题时,犹豫不决的神色,所以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苏摸棱”。“摸棱”亦作“模棱”。现在,人们往往把那些对事物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05,(2):46-47
去年和一朋友聊起“驴经”,他问我去过广东哪些村落?我便大笑起来:“老兄,有没有搞错?处在中国经济改革浪尖上的广东,恐怕连祖宗的坟墓都找不着了,还会有古村落?”,朋友没好气地回答我,“你的偏见只能代表你的无知!”  相似文献   

18.
何卫东 《中国档案》2004,(12):10-10
“你两个年幼,恐油滑人见了,便要哄诱你,或请你吃饭,或诱你赌博,或以心爱之物送你,或以美色诱你,一入他圈套,便吃他亏,不惟荡尽家业,且弄你成不得人。若有人这样哄你们,便想我的话来识破他;和你好是不好的意思,便远了他,拣着老成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你就与他肝胆相交,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  相似文献   

19.
初会于芳,似乎感到她有些腼腆,不太爱说话,偶尔报以微微一笑。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开朗、热心肠的人,无论谁向她请教什么,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或示范。如果忙里偷闲和她聊天、打牌,她则十分健谈,每每打牌挨涮,她也总是憨憨地一笑,犹显“大将风范”。 于芳真名吴忠伟,于芳是其播音名。于芳同广播结下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兵团”说起。 1968年,在北京房山参加“三夏”劳动的她,听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招人,便和几个同学商量,决定一起去“兵团”锻炼。15岁的她,在没有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便报名去  相似文献   

20.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的这个名言是53年前讲的。他说:“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那末,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道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09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