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实验研究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健康干预教育,探讨维双向的复合性运动处方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的实施形式和方法,及其对改善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维度。结果表明,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应用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加运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健康身心的自我锻炼技能。  相似文献   

2.
1985~2010年这25年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出现下滑现象;2010以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下滑趋势才得到了初步遏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部分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区中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有较好的知识和信念,但在行为改变上认识不足。对运动环境的调查分析表明:学校体育环境基本满足学生需求、家庭体育环境影响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社区运动环境不友好等。本文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主体联合模式",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与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希海 《精武》2012,(13):70-70,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滨州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体育健康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质量不高,体质监测流于形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2020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印发,在促进学校体育,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学习成绩协调发展具有里程碑的作用。2021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发布,让学校体育的发展真正有了时间和空间。应试教育使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体质健康虽然得到关注但受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还有许多学校及家长对体育锻炼充满排斥。教育是一个体系,体育作为其中的一个科目,与文化课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研究结合实际调查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中学生体质测试相关项目成绩作为体质健康指标,以中学生期末考试中的各科总成绩作为学习成绩指标,对二者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分析得出: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存在性别差异,中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显示出中学生的体质越好,学习成绩也就越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强国”伟大战略的提出,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文运用文本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以中学生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当代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的分析,发现中学生体质下滑现象显著,尚存在各学校对中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学生及家长自身的健康理念缺乏等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育师友》2022,(1):54-58
目的:探究研发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一所高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和一所初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采用学校现有的大课间体育教学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编制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运动干预周期为10周,每周2次,每次4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220-年龄)×(60%-69%),测量实验前(前测)、实验后(后测)两个时间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结果:(1)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组别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且实验组的提升效果好于对照组;(2)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结论:(1)运动干预能够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具体体现在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2)运动干预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具有学段差异性,能够提高初中生仰卧起坐成绩,对高中生仰卧起坐成绩无影响;能够改善高中生肺活量,对初中生肺活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进行持续监测,可以了解到我国青少年的健康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呈现出持续走低的趋势,不过这一趋势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状况的促进问题,未来仍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点.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在人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解释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学科,能够有效地指导运动健身、体育训练和体育教学,用以指导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体育干预及其干预框架的构建.从青少年自我干预意识的培养、家庭健康文化的形成、体育教育的改革和体质健康的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青少年健康促进的体育干预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学生体质下滑已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SSCI所收录的1998—2012年我国学生体质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希望能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表明:国内学生体质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是国内学生体质研究的重要研究中心;研究的前沿热点主要是学生体质现状与动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解读、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以及怎样通过干预手段提高学生体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学生体质下滑已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CSSCI所收录的1998—2012年我国学生体质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希望能对今后从事该领域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表明:国内学生体质研究力量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是国内学生体质研究的重要研究中心;研究的前沿热点主要是学生体质现状与动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解读、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以及怎样通过干预手段提高学生体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2~2011年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是本领域研究的主要群体,研究的内容侧重于"高校体育教学要素/干预对学生体质的相关影响研究"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评价研究"等,研究的发展轨迹具备多样性和多向性特征。建议:扩大研究的群体面,增加研究的年龄层,注重各阶段体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研究,注重学生体质发展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2年7月25日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以下分别简称为《标准》、《实施办法》),并规定从2003年起,50%的中小学校要实施《标准》,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此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体育合格标准》实施以来,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现在,国家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颁布了新的《标准》,作为一项体育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张祝平 《精武》2012,(12):82-83
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人在学生时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培养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阐述了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国家发展的关系,并就如何促进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出建议。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培育健康体育生活方式能够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现代文明病,促进人类的健康。今天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将走21世纪我国轻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2000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有所下降,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城市肥胖儿童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另外.我国学生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一些明显弱点,缺乏抗挫折能力,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等。这些问题如何并决将直接影响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胜利。这种形势迫切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重视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培养策略是:学生健康观念的树立是其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前提;以运动参与为突破口,促进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积极创造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有利于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反应出我国体育教育的不平衡发展,从小学到中学,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状况呈下降趋势,许多中小学为追求升学率而松解体育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由于我国高考对中学生体育没有特别的要求,因而导致很大一部分体育能力低,体育意识淡薄的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本研究提出:应当重视并认真审视当前高中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学生的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丧失为代价,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不可取的,这样将会使我国国民体质和体育意识一代比一代弱,对我国国民体质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体育活动与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下滑趋势。学校如何遏制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建立一套科学分析评价、系统指导干预的管理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本研究试图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学生以学习时间和身体活动时间是在校的主要教育活动时间为依据,借鉴现代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提出。以体育活动为主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广东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广东高校实施的体育健康教育对提高毕业生健康水平是有效的,但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让某一小部分学生受益;当前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达到正常体重的比例过少,这与体育健康教育内容中缺少控制体重的相关知识有关;今后要重点提高毕业生自我健康诊断,自我开具运动处方,自我实施健康干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等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状况,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作出种种现代化变革后,仍出现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明显下降的令人堪忧的趋势,提出各级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实施有效干预——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体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的一系列具体策略:①制定对学生身心发展一体化的干预策略;②制定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相关干预策略;③制定发展学生体育认知的干预策略;④制定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相关干预策略;⑤制定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教学干预是指以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关注学生运动习惯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重视发展体能和运动技能,并针对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干预策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育课采取体育教学干预的策略,以探讨实施体育教学干预模式和普通教学模式对初中生体质健康的不同影响,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进一步理论和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法,根据我国健康行为教育开展情况,构建中学生体育健康行为干预模型,通过分析模型得出对中学生体育健康行为干预首要考虑的是情绪调控,其次分别是健康知识、锻炼意识及环境适应,并给出在体育教学中实际中学生健康行为发展干预的相关建议,明确体育健康行为教育的目的性、有效性,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单组实验法、运动干预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抽样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要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除了现行的体育考试制度外,主要通过针对学生的不同体能状况进行分层锻炼,合理运用时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运动干预,从而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