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超现实的创作展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曲笔”向世人揭示着清初真实的生活场景。婚姻往往是爱情的归宿,人们常言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聊斋志异》中并没有在爱情和婚姻之间画上必然的等号,《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没有脱离爱情而超然,在她们的生活中有中国传统女性的聪慧娴静,也有令人阅之隐痛的奇悍。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存就是与她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作斗争,从而改善她们的生态环境。但是,缺乏正规教育以及社会地位等生态环境特点决定了女性的生存悲剧,使她们根本无法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即使这样,《米德尔马契》中的主人公也保持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坚守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3.
《伤逝》和《围城》中都有对知识女性的描写。她们各自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她们虽然已开始个性觉醒,思想得到一定的解放,但从她们的言行举止仍可看出封建思想的残留。本文将把《伤逝》中的子君与《围城》中的主要人物孙柔嘉进行对比,分析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方文化碰撞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知识女性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4.
许莉 《成才之路》2013,(27):96-96
《雪国》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驹子与叶子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弱者;她们是作者带着复杂的感情创造的女性形象,是令人同情却又复杂矛盾的女性形象。她们美丽善良、坚强隐忍、不甘堕落,但是她们性格中又有畸形疯狂的一面。在她们身上最可贵的一点是面对生活的不幸仍然能保持一颗纯真的心,纯真地对待生活,对待生命。  相似文献   

5.
《伤逝》、《倪焕之》、《寒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代表性作品。透过爱情婚姻这面镜像,可以窥见知识女性真实的生存及情感状态,三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子君、金佩璋、曾树生为爱情进行了勇敢无畏的斗争,也一度取得成功。但在中国男权文化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和渗透下,女性的性别内涵往往被忽视或被误读,再加上她们自身的局限性,内外双重因素使得她们和爱人无法或不能处理好爱情婚姻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最终爱情婚姻与理想事业一起走向末路。她们的悲剧说明,从五四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尽管时代已经变化,但文化的变迁很小。中国还没有为知识女性走向社会营造文化、机会与道德认可的氛围,女性真正解放的道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6.
《生命册》中刻画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不是一概而论的,也不是男人的依附和陪衬,作者给予她们每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她们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试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入手,解读那些游走在城市与乡村、物质与欲望的之间的挣扎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都是从家庭中出走的女性,了解她们的婚恋观念、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出走的动机以及她们诞生的社会背景,对我们分析中西方逃离无爱情婚姻的女性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对女性独立人格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出门寻死》中的何汉晴和《黑洞》中的老婆、姐姐是长期处于贫困和操劳中的城市平民女性的代表,通过对她们生活困境的揭示,作家表达了困惑和焦灼,同时也试图探索这类女性如何走出这种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改编自朱德庸漫画《涩女郎》系列的电视剧《粉红女郎》塑造了四位个性迥异的都市女性,她们的种种表象超出了时人,被目之为新女性。但是当借助女性主义之手撩起她们迷人面纱时,我们发现这些新锐女性依旧只是男权社会中的异化者、被言说者,甚或在这个世界上安生立命都要借父之名。而且剧中还有一条贯穿全剧的线,那就是男权社会对规训者的褒奖,对僭越者的惩戒。因此《粉红女郎》中的女性并没有突破男性秩序,她们依然是一代旧女性。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人类发展史上,自从母权制被推翻,女性便走向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她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生活里,都无可挽回地坠人被奴役的深渊,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女性地狱生活的写照,她们作为一个集体,作为人类成员一半的一大性别,在政治上没留下多少痕迹,在生活中遭受蔑视.曹雪芹在其伟大巨著《红楼梦》中,概括地反映了女性的这种悲惨生活,她们让读者洒下同情的眼泪。然而,曹雪芹给予读者的不只是这种无限悲哀的情绪感染,他塑造了一个令人兴奋的女性形象一王熙凤,她光彩动人,具有女性从来没有过的力量和勇气,自然,她身上包容了统治阶级的许多劣根性。但她作为女性,从女性解放的角度来看,好的积极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1.
薛舒的《成人记》以婚姻和爱情为外壳,书写了女性的“生存黑洞”,具有明显的女性叙事特征。小说借助女性叙述眼光、内心透视和自由间接/直接引语等叙述手法彰显了女性的声音,同时通过设置重复情节、典型意象、极限境遇等来推动女性主体的突围与重构。但是,这些叙事并没有给身处时空裂缝中的女性带来本质性的解脱,她们依然被“生存黑洞”深深裹挟。薛舒通过《成人记》再次向世人警示女性普遍面临着的循环困境——走出牢笼之后仍然是戴着镣铐的生活囚徒。  相似文献   

12.
易卜生笔下《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和萧伯纳《格梅利翁》中的伊莉莎生活背景迥然不同,但她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她们都有很强的觉醒意识,是追求独立自主、平等和谐的女性代言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走进娜拉和伊莉莎的世界,探索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人生和命运,以寻求现代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如何关注个体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实现真正的自强自立。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废都》是一个从男性中心主义视角表述的故事。小说主要围绕作家庄之蝶的生活展开.描写了庄之蝶与几位女性在爱欲中的沉浮与挣扎,在整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男权话语对女性进行想像和叙述,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已被男权意识所异化。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实质上只是一群生活在男权规范下的木偶,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来考察这部作品,解构小说中虚假的女性形象。观照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4.
冯学玲 《考试周刊》2014,(91):20-21
夏洛蒂·勃朗特的《谢利》是一部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品通过富有美丽的女领主谢利和贫穷秀丽的寄养女卡罗琳对生活、爱情、婚姻的思考和追求,表达她们在男权社会里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罗曼蒂克式爱情婚姻的呼声,展现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通过她们在爱情和婚姻现实中,对男权社会秩序规范下意识地融入或消极妥协,揭示她们保守的一面。夏洛蒂·勃朗特在《谢利》中的女性形象集激进与保守于一身,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种种原因,咒骂语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地域性的,也有时代性的,另外还有性别方面的差异。千百年来,妇女一直生活在男性世界中,处于社会的下层,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她们所处的"无权地位"影响到她们的言语风格,这种影响也表现在咒骂语的使用方面。女性在咒骂的使用上表现出一定的羞耻心和遮掩感,而男性则表现得粗鲁、毫不掩饰。笔者通过对《无处告别》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两部作品中言语材料的分析,对咒骂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经典的古典小说,学者们对书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分析不计其数。为分析《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和特征,找出形成女性角色们的悲剧的原因,分析并解读了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三个最主要女性人物的艺术形象,感受封建社会下各位女性角色各异的生活方式和她们所具有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7.
毕飞宇的《青衣》及《玉米》、《玉秀》、《玉秧》几部中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女性悲剧形象。小说既剖析她们在欲望煎熬下的生命两难对立,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意识对她们的浸淫与伤害,从现实及生命本体层面来体察女性的当下生存状态,表达了作对女性的世俗生活和普遍命运的关怀。  相似文献   

18.
《左传》叙及的女性人物有一百五六十人,但几乎没有塑造出丰满的形象,《左传》文本中的她们作为一个群体属于沉默者。本文着重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左传》男性叙事话语对女性的有意忽略。  相似文献   

19.
思妇原型源自《诗经》中的情爱诗,是当时社会男女恋爱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思想情感艺术的折光。因为从她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封建社会初期的周代,而是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很有代表性。所以说,她们具有深刻的社会与现实意义。《诗经》中的这些处于婚姻爱情家庭中的女性形象,既是对当时现实社会中的女性一定程度上的再现与升华,同时又反映了时人对至情至爱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女性们对传统观念给予她们奴役地位的反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氓》和(《美狄亚》中的两住女主人公,在两千多年前就进行了斗争,她们争取爱情自主,婚姻平等,不甘心接受被抛弃的现实,可以说,她们是对男权社会进行挑战的先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