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种,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常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等。通讯是新闻体裁中对形象性要求很高的一种文体,记者们常常为一篇通讯感染力不强感到发愁,希望能写出布局巧妙、骨肉丰满的好通讯。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件新闻,十个人写就会有十篇不同的报道,给人不同的感受。这里并不是说事件不同,而是记者写作时的体裁、写法上的不同。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呈现给人的应该是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通讯),让人们随着事件的脉络跌宕起伏,走入其中。像一篇精彩的小说,吸引人不停地看下去,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一)、通讯的产生及其发展通讯,是新闻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是比较详细、具体、生动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事或工作经验的新闻体裁。安岗同志把通讯称为“报纸的明珠”,“报纸各个版上都可以有它的位置……安排好一篇好通讯,是办好报纸的大事情……应该让好通讯上一版,最  相似文献   

4.
通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是一种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新闻体裁,在报道人、事的基础上着眼于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分析。人物通讯则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往往有让人过目不忘的典型事例或情节,新闻工作者大量地挖掘突出人物特点的典型事  相似文献   

5.
新闻特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写作体裁.它的基本特点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集中的描绘,生动而形象地“再现”现实生活中某些场面和人物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作用,是一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报道体裁所代替不了的. 所以,捷克斯洛伐克的杰出新闻记者尤利乌斯·伏契克在一篇  相似文献   

6.
通讯也是新闻写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除了经常而大量的写消息之外,运用最多的一种报道体裁便是通讯了。通讯写作,在讲究新闻要素、真实准确、主题集中等方面同消息写作具有共同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要求。一般地说,运用通讯体裁写作,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可比消息写作容纳更丰富的材料。在表达形式上,通讯写作也比较多样,可以用具体叙述、形象描写、细节穿插、夹叙夹议等多种手法,能够较详细地报道某一事件,或者深刻地反映某一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描绘某一地区的新貌。因此,通讯写作同  相似文献   

7.
通讯是常用的新闻体裁之一。好的通讯,被誉为“报纸的明珠”,能使报纸大为增色。通讯是兼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较为详细和形象地报道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同消息、调查报告、评论等新闻体裁相比较,通讯的突出特点是:以鲜明的形象感染人,以浓烈的感情打动人。  相似文献   

8.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  相似文献   

9.
通讯是新闻文体中的一种常用的重要文体。 作为一种对新闻事实进行详细报道的新闻体裁(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新闻文体群),通讯所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这一点,当是没有疑义的。 同新闻评论相比较,它着眼于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本身,或者在详尽报道人、事的基础上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分析;而新闻评论则仅将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作为引起议论的由头,重心放在对事件或人物的评析和论理上。 与同是以报道事实为主的消息相比,通讯显得更详尽和生动。消息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变动所作的报道,通常是粗线条的,轮廓式的。而报道同样的内容,通讯则往往要提供更为丰富的材料,要展开更为生动的叙述(包括细节描写)。它并不像消息那样拧得干而又干,而是保留了许多血肉丰满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陈力丹 《新闻传播》2004,(11):33-34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这种困难并非指写作本身,而是说把较为抽象的事件写活了很不容易,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通讯切入口。选得恰当,才便于讲道理。特别是事件通讯,必须要通过“人”来反映,围绕“人”做文章,通过人的活动、思想展现事实。因而,通讯一般地带有情感色彩,这也正是通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朴实感人惜有瑕疵──简析一篇人物通讯黄晓钟本栏以往评介较多的是关于消息以及其他一些体裁的短篇新闻报道。本期我们选评一篇人物通讯。这篇通讯的优点是突出的,但也存在缺陷。析其成功与不足,以期对这一类新闻体裁的写作有所借鉴。《庄稼医生──梁妹子》是一篇获得...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说过:人们要求新的东西──形式和内容都新。新闻报道也是如此,既有新鲜的内容,又有新颖的表现形式,作品就会“活”起来,就会被读者所关注和喜爱,它所具有的丰富的营养价值才能为读者所吸收。因此,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好的内容与好的形式的完美结合。而即使稿件反映的内容一般化,如果有了好的表现形式,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先看一下好的新闻形式对表现内容所起的作用。在新闻实践中,写作的体裁一般是消息、通讯、评论等几个种类,比如通讯写作,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大多采用纪实的笔法,按照金字塔结构或倒金字…  相似文献   

13.
新闻通讯作为"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是一种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写作体裁.在内容上比消息容量大,叙述更详尽、形象.它不仅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还具有可读性,是新闻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重要新闻报道形式.其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客观性、新闻性、形象性和议论色彩较浓等. 熟练地掌握各类通讯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新闻采编一线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此,笔者结合多年通讯写作实践,对通讯的分类和基本的写作技巧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归纳,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体裁之一。要把人物通讯写好,让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就必须有感人的故事、传神的细节、真挚的感情,这是一篇好的人物通讯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谈一下对这三要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消息体裁的新闻,目的在于客观地报道发生的事实,一般不允许作者其中发议论、作价值判断.但是有些新闻事件需要较多的解释,带有一定的社会宣传意义,那么用通讯体裁写新闻就较为适宜,因为通讯的特点是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的方式报告事实,写作起来相当灵活,还可以由作者发表意见.当然,通讯仍然要以报告事实为主,不然就无法与评论相区别了.正由于通讯体裁灵活,写好通讯其实比消息要困难.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体在课堂教育中,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等的特征比较明显."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  相似文献   

17.
王霖 《声屏世界》2007,(1):44-45
录音报道是广播新闻中常见的一种报道体裁,它以生动、真实、现场感强等特点被频繁地运用于广播节目当中,深受听众的喜爱。一篇成功的录音报道能够让听众更真切地感受现场的情景,接触事件的实质,引发听众的思索;较之于单纯的文字报道,它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事实说服力。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综合新闻频率两档重点新闻节目《早间新闻》和《全省新闻联播》为例,每天都有两到三篇录音报道,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8.
采访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之后,怎样把材料组成一篇稿件,这就需要精心安排一个合理的结构,既能充分表达出报道思想,又吸引读者看下去,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从广义来说,新闻一词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体裁。由于新闻体裁的不同,其写作的组织结构亦异。按狭义来解释,新闻即指消息而言,故又称纯新闻。本文就后者的含义谈谈新闻写作的结构布局。这些年来,在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的语言特点,是新闻写作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首先必须指出,新闻这个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这『卫所说的新闻,是狭义的新闻,仅指一种新闻体裁——消息。这里所说的新闻的语言,是指浙闻(消息)这种体裁在写作中使用的语言,不仅有另U于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且也与通讯、恃写(新闻性的)、采访札记,记者来信、工作研究等体裁的语言不一样。一篇好的新闻,除了主题正确、材料典型、布局合理、表达得当以外,在语言上也应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榆林记者站王忠杰采写的通讯《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是一篇具有陕北地方特色、生动具体、反映问题深刻的好通讯;是一篇清“左”破旧、搞活经济的生动报道。这篇通讯,曾受到编委会领导的表扬和读者的好评,荣获1985年全国好新闻2等奖。这篇通讯有哪些新鲜、浓郁的陕北特色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在选择主题和材料上,具有陕北新颖而独特的特色。凡是熟悉陕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