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刚 《科协论坛》2007,(4):F0002-F0002
邱明华,1963年3月生于云南丽江,纳西族,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昆明植物所从事天然有机化学和植物资源开发研究至今,1989-199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进修:1996年6月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11月晋升为研究员(教授),1999年7月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首批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是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的基础上于1983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组建的。所以,一方面,北大的核物理专业是在中国“两弹”上马时,在国务院直接关怀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条件下,从全国各地、各重点高校中抽调最优秀的人才组建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隶属单位。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是根据中国科学院“改造、重组、联合、转制”的方针,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成立于1958年)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所(成立于1979年)于1996年3月12日合并而成。在基础研究方面,以“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离层物理青年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青年实验室”为主体,研究磁共振方法及其应用、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基础理论以及低电离层、中层大气观测;数学物理方程、数理统计、…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6~18日,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主题为“医学物理发展”的第221次学术讨论会。浙江大学唐孝威院士、北京大学包尚联教授和医科院肿瘤研究所胡逸民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50多位长期以各种方式实际从事医学物理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会。会议就如何在我国建立适合医学物理(Medical Physics)发展的环境,如何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建立医学物理师(Medical Physicist)制度与研发基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钱三强和早期中国原子能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6年夏,南京国民政府提出组建研制原子弹的国防研究机构和培训人员的计划,但该计划很快在美国的阻挠下搁浅了。1947年,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给国防部长白崇禧和参谋总长陈诚写信,建议国家拨款,集中钱三强等专家学者,在北京大学成立原子物理的研究中心,同样无果。1948年,清华大学筹划发展原子能科学,钱三强提议由清华、北大和北平研究院联合设立原子核物理研究中心,然而该计划又在美国大使馆的干预下夭折了。1949年3月,新中国尚未成立之时,中共中央即批准钱三强提出的有关购买原子能研究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的外汇要求,其“远见卓识和治国安邦之道,一举之中昭然天下,给人希望”。  相似文献   

6.
1994年2月,当时的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作为优秀留学回国青年学者代表建议政府划拨专款设立人才基金。这一建议经过各有关部门深入细致的讨论,最终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年来,北京大学先后有80名青年学者获得资助。实践证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为北京大学选  相似文献   

7.
高彤 《科学中国人》2012,(12):70-71
专家简介:孙强,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1984年于西南大学获物理学士学位,1987年于四川大学获统计物理硕士学位,1996年于南京大学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现担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并兼任系研究生教学委员会主任及空间委员会主任。任美国物理研究院主办的"再生能源学报"副主编;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楼会议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北大哲学系“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联合主办了“《中华文明论》出版座谈会暨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要科研单位的一批著名专  相似文献   

9.
“国际物理年”标志说明 其构图像一个光锥,它的红底代表过去。在物理学中,光谱发生“红移”是物体向远离我们的方向运动的光谱特征;红色又有底部或基础的含义。它的蓝顶表示未来;天空是蓝色的:“蓝移”是面向我们方向运动物体的光谱特征。黄和绿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体现出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未来的信心。其中,绿色又代表“绿灯可走”,即进步;黄色代表和平、合作。因此,这个徽标主要表达的意义是:技术进步和国际合作共建光明的未来。只要我们大家,特别是物理工作者向这个目标努力,就能够做到有益于社会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0.
▲华东六省一市物理学会第三届联合会于1985年十一月中旬在杭州召开。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北京大学褚圣麟教授作了访美观感报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魏荣爵教授作了“非线性声学”报告,复旦大学周世勋教授作了“1985年诺贝尔奖获得课题——量子霍尔效应”报告,山东大学何芳钧副教授作了“功能材料”报告,江西工业大学潘传康副教授作了“离子束技术与超晶格结构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06,(2):F0002-F0002
2005年4月2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的一次特别的活动——“志愿NGO推介会”,这是由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资助、北京大学青年成才促进会承办的大型NGO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12.
1967年1月,一位年轻的研究生由北京大学来到了物理研究所.被“相中”后分配在这个所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的原理论物理研究室工作.他在这里近二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潜心于激光物理与光学的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并获得了以他为  相似文献   

13.
吴錡  张光红  朱星 《科研管理》2002,23(6):113-119
本在回顾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对收入科学引索引(SCI)的期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大陆被SCI收录期刊的现状和北京大学理科发表论的情况。统计计算表明,北京大学1998年和2000年SCI期刊论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1.21和1.35。在一些基础学科,如化学、物理类,北京大学发表论的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与国际平均值接近,而其它学科尚有较大差距。北京大学将鼓励科研人员在注重论质量的前提下,在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研究论。  相似文献   

14.
“不破不立”的倒置董玉祥1994“长虹杯”电视辩论大赛,在金秋的北京高潮迭起。压轴戏北京大学辩论队和南京大学辩论队展开“不破不立”辩题的南北大战,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南京大学辩论队终以“不立不破”的反辩击败北京大学辩论队“不破不立”的正面论点,取得压...  相似文献   

15.
夏炎 《科学中国人》2011,(12):61-61
2011年6月7日”国际化学年在中国”报告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召开。报告会同时作为“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纪念活动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技创新与战略决策高层论坛”开坛主题以及北京大学“化学文化节”闭幕式。  相似文献   

16.
我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文化大革命”前的两年时间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天体物理观测基地的台址选择和两台望远镜的安装工作,开展了恒星光谱研究.“文化大革命”十年虽然基础研究几乎中断,我还坚持和数学所的陆启铿教授合作,进行密近双星光变曲线的解轨研究,证明了国际上流行40多年的Kopal解轨迭代法  相似文献   

17.
<正>王恩哥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英国物理学会会士(IOP Fellow)。1957年出生,辽宁人。曾任中科院物理所所长,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13—201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在轻元素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理性质、原子尺度上的表  相似文献   

18.
张斌 《百科知识》2007,(4S):44-45
胡适(1891—1962),现代中国著名学者,中国自由主义先驱,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糜,字希疆,后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改名胡适,字适之。于1917留美归国后遂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领袖之一,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华民国驻美全权大使、北京大学校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等职。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他引进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实证主义哲学影响广泛,泽被后世;他宽容和善的处世态度是时代典范,后世楷模。  相似文献   

19.
巨额利润的被瓜分,国家安全受到的成胁……正“芯”.曾经是国人挥之不去的噩梦。庆幸的是.总有人想通过他们的努力.从这噩梦中醒来。2003年12月8日.北京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国芯.心系中国-北京大学微处理器开放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06,(9):33-33
郭春喜 1965年4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198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1995年获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1995年8月至1996年5月任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副总工程师,1996年5月至2002年8月任副主任兼总工程师,2002年8月至今,任主任兼总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会理事,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996年以来赴芬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1995年被国家测绘局评为首批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6年荣获陕西省“八五”立功竞赛标兵称号;并被国家测绘局授予“八五”、“九五”科技先进个人2000年荣获陕西省第三届青年科技进步奖;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荣获陕西省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并获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在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中荣记一等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