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用单摆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实验中用漏斗盛砂,以漏斗中漏出的砂描出图象。但实际上使用此装置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砂子漏出的速度不易控制,或者太快,或者太慢,或者断断续续,这与砂子的粗细、漏斗口的大小、实验装置的振动等因素有关;第二,砂子组成的图象不易固定,在老师举起木板时容易变形甚至完全破坏。本人作了如下改进:用50ml的注射器代替漏斗,用20ml红墨水代替细砂,用吸水性较强的长条纸或废报纸代替木板并备一堵出水口的小橡皮套,即可演示。为使注射器在摆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二、实验步骤1.用废旧注射器(50mL或20mL,"玻璃"注射器更佳)在实验室吸取纯净、干燥氯气(用棉花塞紧小孔,外用胶布贴紧)。  相似文献   

3.
李卫平 《物理教师》2003,24(10):27-27
直观地显示简谐运动的图像有利于高中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新高中物理教材(试验修订本)中,是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下安装一支记录用的笔P,在木板上面放一条白纸带,当小球振动时,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带,笔P就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振动曲线.这一新的实验解决了原来用砂漏摆实验所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物理问答     
1.冲击摆(摆长为l)的装置是一个用细线悬挂着的砂箱,设其质量为M.用一质量为m的弹丸以水平速度击中砂箱,弹丸陷入砂箱内,使砂箱摆至某一高度,设最大偏角为θ(如下图).利用这个装置便可测出弹丸的速度.怎样描述其物理过程并求出弹丸速度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取50ml(最好用100ml)注射器抽取大约1/2管NO_2和N_2O_4的混合气体,用橡皮塞将注射器乳头封闭,置于光源支架上,迅速推压针栓,观察注射器内增压后气体颜色的变化,然后迅速抽拉针栓,再观察减压后气体颜色的变化。由于注射器固定在支架上且有光源照射,所以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后排学生均可看到明显的颜色变化。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用标有刻度的 5 0ml注射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与化学课本以钟置、水槽等仪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比较 ,有仪器简单易得、操作方便 ,能够从量的方面直接显示氧气含量等特点。装置如图。  步骤 :1 将套有胶皮管的注射器筒拉至 5 0ml处。装置图2 将胶皮管伸入水中吸水 ,调节针筒 ,使水充满前端细管恰好与注射器底部平齐。3 平放注射器 ,使前端细管中水进入注射器内 ,将针筒拉出 ,放入 1小粒 (约 0 0 6~ 0 0 7g)擦干水份的白磷 ,再将针筒固定在 5 0ml处。 (操作中注意不要将注射器中的水放出 )。如装置图直立注射器 ,用弹…  相似文献   

7.
现介绍一架利用实验室现成教具“砂摆”(演示振动图线的实验装置)经过巧妙改制而成的滑动摩擦演示器,可定量演示摩擦力的大小及其各种因素关系。1 制作方法 将“砂摆”中不用的部件拆除,仅利用移动平板及金属杆,改制后如图1所示。先在底座一端边缘部位打一个略比金属棒稍大的孔,将  相似文献   

8.
现行上教版八年级物理关于气体热膨胀的演示仪器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是用手捂住烧瓶,观察水流的移动。笔者在实验时感觉在气温较低时所需时间较长,效果也不太明显。为此,笔者自制了两个实验装置。一、巧用注射器(图2)1.材料准备:250mL普通烧瓶1个,10mL注射器1支,活塞1个,橡皮塞1个,凡士林,细线。2.制作方法:将橡皮塞塞紧烧瓶,在橡皮塞中心打好直径为2.5mm的圆孔,孔中图1图2图3细线注射器气球涂抹凡士林,以防漏气,将注射器插入圆孔。为防止活塞受热冲出,在活塞和注射器的玻璃外管连接一根细线。在活塞上涂上鲜艳的颜色,使观察更加明显。3.操…  相似文献   

9.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研究对象的小车(包括车上的砝码)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则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实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 16 9面(图 9- 2 0 )中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来验证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振幅、摆长的关系 ,虽然精确但不直观 ,用下述方法可做直观演示 .一、验证单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取体积相等的金属球和橡胶球 (保证两球的质量图 1不相等 )各 1个 ,调整摆线的长度使两单摆的摆长相等 (约6 0 cm) ,再调节铁架台使两摆球处在同一高度 .把两铁架台分开相距约 2 0 cm,将两摆球拉离平衡位置且处在同一高度 (振幅相等 )处 ,如图 1所示 .将两摆球同时放手 ,比较两单摆的振动 ,发现两摆球总是同时回到出发点 ,这说明…  相似文献   

11.
1 原理KClO3 + 6HCl (浓) =3Cl2 ↑+KCl +3H2 O2 仪器和药品30ml注射器两支(不带针头)、橡皮套一个、5号点滴注射器的头皮管(带有针头)、一个橡皮塞。3 装置               图14 实验步骤4 1 称取约0 5gKClO3 固体,装入其中一个注射器内(称为A)。4 2 用另一注射器(称为B)取约1ml浓盐酸,马上用橡皮套将下口封好。4 3 用头皮管的一端套在A注射器上,另一端的针头插入B注射器的橡皮套内。4 4 缓缓抽动A注射器活塞,则B中的浓盐酸会缓慢流过来,并马上与KClO3 发生反应,注射器内产生黄绿色的气体。随着气体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初二物理新教材把“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由选学内容改为必学。由于此规律特别抽象,必须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总结概括出来。因此,做好演示实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本所采用的方法是:把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中部,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拉活塞使筒内空气体积变化,使空气对堵在注射器小孔的手产生“推斥”、“吸引”的感觉,来说明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中发现此实验装置可见度小,直观性不强。若作为演示实验,不能使每一位同学对压强随体积变化有感性认识。为此,对本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装置(图…  相似文献   

13.
此装置适用于验证HCl、NH_3等气体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亦可用于HCl与NH_3反应的演示实验。 操作方法(装置见图): 一、喷泉实验 用丫形管将收集满的两瓶气体连接,按图装置好。注意小注射器吸入水,用小块橡胶将针孔堵住,不宜太紧。打开弹簧夹b、c,使两瓶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简谐振动图象采用砂摆实验仪器来演示,通常效果不佳。不但仪器沉重,使用不便,而且天气稍有潮湿,砂子流动不畅,容易堵塞出口,演示效果不理想。为克服上述不足,本装置采用铁架台、钢锯条、眼药水瓶、木板、镜子、铁棒、垂直夹(固定铁棒及钢锯条用)、复夹(固定铁棒用)组成(图1)。制作起来既简单,又方便,效果又好。  相似文献   

15.
刘广贵 《教师》2016,(6):102-103
"电磁力及摆的探究仪"是利用电磁秋千来激发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改变线圈圈数或改变电池节数比较吸引回形针的个数来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它们的关系;利用电磁秋千来激发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兴趣,模拟电磁力和摆的现象更为科学、生动和有趣。一、教具装置图(图1)二、仪器的特点及用途(1)特点:利用电磁秋千来激发学生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兴趣,模拟电磁力和摆的现象更为科学、生动和有趣,利用电磁秋千来激发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兴趣。(2)用途:用电磁秋千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6.
二、实验步骤及现象1.按图1、图2所示组装仪器装置。2.在医用青霉素瓶盖的下端固定一段螺旋状铜丝,在其上端用硬器打一小孔,再用注射器的注射头插入小孔中(注射头刚露出小孔即可)。3.向医用青霉素瓶中注满稀硝酸,然后用上述瓶盖  相似文献   

17.
题放在同一地点的两个摆长不同而摆球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单摆做简谐运动,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8.
在溴苯的制备实验中 ,许多教学工作者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在改进实验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做了装置和方法的改进 ,能够有效控制反应速度 ,能证明催化剂本身是溴化铁 (FeBr3 ) ,有效地检验溴化氢 ,并消除对环境的污染。a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 溴苯制备实验装置  1 .具支试管  2 .洗气瓶  3 .锥形瓶  4 .胶头滴管  5.铁丝 ( 2~ 3cm细铁丝 ,系在粗铁丝上 )  b .实验步骤 :在具支试管中先加 2mL苯 ,用注射器吸取 0 .4mL液溴 ,通过胶头滴管加入到具支试管中 ,将铁丝束插入反应液 ;开始…  相似文献   

19.
结合创新课程需要,以提高自动化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基于STM32设计并制作了一阶旋转倒立摆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并级双闭环PID控制策略,一个控制旋转臂角度,一个控制摆杆倒立角度,实现了对一阶旋转倒立摆的起摆和稳摆控制(起摆时间为3 s,受扰动后的调节时间为0.4 s),并给出了一阶旋转倒立摆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过程。实践表明,该装置搭建方便,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适合于自动化类学生学习使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深入思考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讲到简谐运动的图象时,课本上介绍用砂漏绘制摆的振动图线,确是简明方便的办法。但遗憾的是不能直接把硬纸板上的振动图线竖直拿起来向学生展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曾对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改进。第一次改进是将砂漏改换成水漏、改单线悬挂为双线悬挂。演示的方法与用砂漏演示一样,当盛有红或蓝墨水的水漏一边由水嘴流出墨水一边来回摆动时,匀速拖动水漏下方的硬纸板(硬纸板上用胶带固定有一张吸水纸)。此时,纸板上便留下清晰的曲线。经过第一次改进,不能将图线竖直向学生展示的问题虽然迎刃而解了,但改进后的装置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