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包敏 《化学教与学》2023,(13):70-73
“深度学习”课堂以学生为本位,以活动为中心,以素养为目的。新的高中化学课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深度学习的可能性。项目式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脚手架”,可以促进深度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玩转生成”。  相似文献   

2.
高中化学学科的深度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项目式教学中依据学科知识和思维过程,结合应用实例,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为深度学习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本教学设计以“泡沫灭火器的制作”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盐类水解的应用”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梳理灭火器应满足的条件”“选择反应原料,设计泡沫灭火器方案”“构建水溶液思维模型”“泡沫灭火器实用性研究”4个任务活动,实现真实复杂水溶液体系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在化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中,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实践模型”赋予学科特质,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大概念统领下化学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基于深度学习的挑战性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并不断进行实践,实现学科再建构和实践模型在学科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下,如何更高效、更系统、更深刻地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方式变革,以期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效果.并通过“单摆”教学实例,凭借数学知识的演变为纲,探索一种“项目式”数理深度学习的模式.帮助学生发展科学思维和提高探究能力,养成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的习惯,成为一条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大问题”又称“核心问题”,“大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复习课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利用“大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积极探究,把知识和经验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让复习课变得“活”起来、“串”起来、“亮”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6.
周凤梅 《江西教育》2023,(18):24-28
<正>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深度学习。笔者倡导“为学生情智而教”,旨在通过“用真情唤起真喜爱,以智慧启迪真思考”,生成师生情思飞扬、智慧流淌的数学情智课堂。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郭华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富有挑战性的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可见学生的深度学习要“深在投入、深在理解、深在思维”,  相似文献   

7.
遴选“设计化学环实现纯碱和氯乙烯联产”作为真实情境,利用“变化观念”“平衡思想”学科大概念的统摄性功能,逐级拆解形成“知识关联→认识思路→核心观念”结构化认识,设计成3课时4个学习任务的单元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关照,通过“回归学生,着力能力养成”“回归文本,着力多元拓展”“回归情境,着力意义建构”等实践路径,摆脱传统阅读对选文的表层解码,实现群文阅读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9.
孙倩 《英语教师》2023,(17):131-133+137
阐述深度学习的内涵及重要性。从教材内容、阅读理解、“大”“小”教学过程、连贯评价四个方面探析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让教师在心中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形成大致轮廓,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操作,以达到促进学生英语深度学习的目的。认为学生只有在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领会学习英语的意义,感受到英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单元深度学习目标,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本区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之一,近年来一直参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笔者按新课标的要求,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探索初中历史单元深度学习设计和实施的有效策略,引导初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学会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初中历史学科“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1.
深度学习的发生意味着学生能够将“前知识”与“潜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学习生活问题。已有研究显示,项目式教学能够较好地引发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文献检索也表明,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中,较少有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的研究。尝试以项目式教学为模式,从项目主题的设定、项目计划(方案)的实施、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和项目总结反思四方面对校本教材进行再开发,能促进深度学习的产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智能交互”教育技术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以人工智能与交互为基础的技术。它呈现人类智能,辅助学生实现基于理解的学习,激发深度学习。文章从“智能交互”和“深度学习”的角度出发,探究“智能交互”教育技术对美术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论述了“深度学习”“学生主体”“智能”“交互”四种不同理念下“智能交互”教育技术在美术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回归学习本质的学习方式,更注重系统性、结构性和综合性.深度教学是“用教材教”的延伸、发展与深化,是融入高阶思维与学科核心素养的通向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是一种相融性一体化的关系.从“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课堂构建”的层面,通过案例展现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创意.  相似文献   

14.
单元设计推动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地,项目学习则为学习提供了真实的任务载体。单元设计和项目学习相融合是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实现路径,可从“基于项目学习的单元设计”和“基于单元设计的项目学习”两种路径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学校初中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从其微观设计、单元设计和项目化学习三个视角对深度学习进行了个性化的实践探索:课堂教学的微观化设计从知识分类的视角,通过设计与知识类型高匹配的活动,让学生深度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单元设计从知识结构的视角,通过设计逻辑统整、内在关联的知识层级和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本质与变式、抽象和具象、迁移与应用;项目化学习通过“设计”真实的驱动性任务,让学生在重构核心“概念”、深度加工知识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深刻体味知识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有效地落实“双减”减负提质的要求,关键在于建构深度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以“矩形的判定”教学为例,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提出四点基于深度学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深度学习是一种深度参与的学习。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参与不仅包括认知、思维等的深度参与,而且包括情感、行为等的深度参与。促进学生深度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教师要做到“顺学”“让学”“促学”“绽学”。在学生深度学习中,认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四位一体、不可分割。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建构、深度创造,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力的不断发展,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作为近几年的高热词,备受关注。问题解决与深度学习存在密切联系,对于深度学习的发生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以问题解决实现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实现课堂教学的三大转变,即从“知识主线”转向“问题主线”、从“先学后用”转向“学用合一”、从“注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同时,借助核心问题、真实情境和高阶思维激发深度学习,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共同体保障深度学习,从而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指出要推进项目式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项目式学习在培育核心素养方面极具优势。为此,以“力的存在”教学为例,围绕项目式学习任务,通过确立项目主题、形成项目方案、开展项目实施、进行项目展示、深化项目拓展,实现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的深度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时代对知识教学的反思和改进.以生活中沙漏浮沉实验为例,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与交流氛围以及“环环相扣”的驱动问题,利用兴华平台精心研发的“绳挂细杆、独轮车挂砝码”等实验对关联问题进行“推波助澜”与“深度互动”,引导学生开展“沙漏的浮沉变化、细杆悬挂位置”等问题探究.通过质疑批判、证据寻找等方式,让学生具身体验“重心与平衡、浮心与重心、稳心与稳度”探究时的“柳暗花明”,促进学生在“模型建构、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科学思维,获得“浮心、稳心、稳度”等高阶知识,发现“重心高于浮心就一定是稳定平衡”的错误认识,并深度学习“稳定与平衡”规律.使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得以“充分”展现与自然提升,引发“多米诺效应”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