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介绍了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成内涵和保障机制,讨论了体系的特点和功能,介绍了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实践证明,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论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内涵和主要特征,阐述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开放实验"波形发生器"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具体的实验内容和要求。阐述了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给出了实验参考电路,分析和讨论了实验结果。实践证明,该开放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面对复杂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索精神,达到了实验开设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示范中心在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管理体系等方面一些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探讨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法和措施,示范中心建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提高了中心运行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创新了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学生高效合理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科技奖励网上评审无论是从管理者角度,还是项目完成人的角度和评审专家的角度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高了评审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评审结果公示后减少了对项目实质性异议的来信,充分利用和调节了评审专家的评审时间,受到了本市和国内评审专家的好评,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傅斯年和陈垣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史学家,为中国现代史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共同的事业和学术追求打破了年龄和学历的障碍,促进了他们的交往,深化了其间的友谊。在推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同时,他们用深情厚谊和高尚品格书写了很多动人的学术佳话,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历程留下了闪光的背影。  相似文献   

7.
2012年出版的PEP小学英语新版教材对语言知识要求进行了调整,增设了Letters and sounds和Let’s spell等板块,对小学初始阶段的字母和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的调整对小学英语的字母和语音教学提出了新挑战。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培训所学,对新教材的字母和语音部分进行了认真的解读研究,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对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出现,有力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一场金融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成为最活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原有的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提出了挑战,通过更合理更有效的客户服务和管理,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使得金融业获得了快速成长的驱动力。电子银行的发展给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同时了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与经营模式,并促使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不断创新,使得银行业正在逐步向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面对严峻的形势,青啤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带领全体员工克服了各种困难,取得了销售、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的佳绩。公司实施了成功的营销策略和品牌策略,建立和完善了省一级的营销分支机构,强化了对市场的运营和掌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马彩彩 《考试周刊》2024,(21):112-115
文章旨在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通过引入研究背景和意义,在相关理论和前瞻部分,介绍了通用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并探讨了分层教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在实证研究设计中,描述了研究对象和参与者,并论述了实证研究的设计和操作过程,还解释了数据收集方法和工具。在结果与讨论部分,总结了数据分析结果,并分析了这些结果对分层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影响,同时指出了对教学实践的重要启示。在局限和建议部分,介绍了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强调了研究的贡献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学是土木工程各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材料力学的教学现状,从教学次序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手段的改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材料力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结构力学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为从事力学教学的教师提供学习和参考,对理工科学生学习结构力学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工程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数值模拟方法引入到工程力学教学中来,将工程力学的教学与数值模拟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工程力学教学中难以讲解清楚的现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力学分析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机操作与软件应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评述一般力学、物理力学、计算力学以及生物力学这些现代力学分支学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指出这些分支学科今后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前沿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力学是力学的一个专门分支。哈密顿函数是力学体系的一个特性函数。本文讨论在不同情况下力学体系哈密顿函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具体实例探讨在基础力学教学中引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数学和力学密不可分,在力学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不仅能够促进力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开发学生力学思维的新增长点,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量子力学发展史,考察了现有各种量子力学解释和表象的内在联系和主要问题,论证了现有的大部分解释和表象都是从分析力学的各种形式出发构造的,缺少一个类似牛顿质点力学的量子对应物;赵国求先生创立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不仅澄清了波函数的几率解释所笼罩的哥本哈根迷雾,而且分析了质点模型在不同物理理论中的认识论意义,采用康普顿物质波重新构造了牛顿质点力学的量子对应物。  相似文献   

18.
The renaissance of continuum mechan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tinuum mechanics, just as the name implies, deals with the mechanics problems of all continua, whose physical (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assumed to vary continuously in the spaces they occupy. Continuum mechanics may be seen as the symbol of modem mechanics, which differs greatly from current physics, the two often being mixed up by people and even sci- entists. In this short paper, I will first try to give an illustratio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m) mechanics and physics, in my personal view, and then focus on some important current research activities in continuum mechanics, attempting to identify its path to the near future. We can see that continuum mechanics, while having a dominating impact on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e 20th century, also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modem science, and is much closer to physics, chemistry, biology, etc. than ever before.  相似文献   

19.
材料力学是理工科高校大部分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承担着工科学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顺利过渡中逻辑思维、知识结构、科学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材料力学课程中的知识点、逻辑思维、知识结构是显性教学目标,而材料力学课程中所包含的众多思政元素则是隐性教学目标,文章针对材料力学课程中隐性思政元素的挖掘、梳理和显性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行列式和矩阵是线性代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习量子力学的重要工具.透彻理解和掌握它们是学好量子力学的必要条件.通过举例介绍了行列式和矩阵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揭示了物理语言与数学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转换技巧,以方便学习者能够借助数学语言准确地理解和描述量子力学的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