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昭通市昭阳区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84.6%的中小学教师有流动及流失意愿。影响该地区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因素,按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照顾家人、工资待遇、夫妻分居或异地恋、个人发展前景、学校地理位置。本研究所得出的稳定教师队伍的建议是:帮助教师解决子女上学、照顾家人和夫妻分居等问题;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优化教育管理,让教师获得成就感;根据学校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实行差别化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2.
对昭通市昭阳区461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了农村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昭阳区农村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比较强烈,不同年龄、职称、工资以及距离县城远近等变量上农村教师的流动及流失意愿存在显著差异。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应特别关注年轻教师,尤其是30岁以下的教师;提升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据距离县城的远近和交通条件实行差别化的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3.
调查显示,云南省有90.7%的特岗教师有流动(调动)及流失(改行)意愿。特岗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多样,根本原因在于脱离本乡本土、生存条件较差、专业支持匮乏。论文提出,为稳定特岗教师队伍,应优先招聘本地生源师资,并打通服务期满后的跨县调动渠道;岗位分配中加强人文关怀,考虑教师的婚恋状态并保障基本生活条件;采用逆差序的待遇补偿机制,提高偏远艰苦岗位特岗教师的补助标准;统筹制定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为特岗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加强乡村学校内部治理,鼓励特岗教师安心从教。  相似文献   

4.
当前乡村教师流动意愿较强,流动行为单向,“流失”问题凸显,“留下”治理迫切。为此,可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理论,运用系统实证文献研究法,在描绘乡村教师先赋标识和自致标识对乡村教师“流”与“留”影响的基础上,分别思考任教情况、学校情况、学生状况和发展可能等生产维度;基本需求、现代需求、家庭婚姻需求等生活维度;自然生态、家庭生态和社会生态等生态维度的乡村教师“流”与“留”的影响因素,在综合讨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坚守促进策略,助力建设量足质优且稳定的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中、西三个地区18个省35个县15379名教师进行调查,并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别从学校办学品质、教师身份、职业心理三个方面探讨乡村义务教育青年教师流动意愿的类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学校办学品质、教师身份、职业心理对于教师流动意愿均起到显著预测作用。交流(轮岗)和城镇支教教师的交流意愿较低,离校及离教意愿较高;代课和临聘教师的交流意愿较高,离校及离教意愿较低。在职业心理变量中,职业认同是影响教师流动意愿的关键变量。因此,微观层面的职业心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关注乡村义务教育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情况,提高其职业认同,明确其“知识人”定位,提高其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18,(5):36-45
本文基于江苏、湖北、云南3省12县24所农村学校575名教师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工作因素、学校因素、地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六个方面对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在教师个体因素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个人月收入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在家庭因素中,配偶工作地点、子女就学状况等变量对其流动意愿影响显著;在工作因素中,与领导的关系、晋升机会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地理位置变量对其流动意愿有重要影响;在地区因素中,地区变量对其流动意愿影响显著;在社会因素中,社会压力、教师对自身职业社会地位的评价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村教师职业流动意愿。  相似文献   

7.
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与优质是保障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从"积极视角"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广东省421名贫困地区教师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农村教师"隐性流失"现状依旧突出;已婚、子女负担较轻、住所距离县城较近的年长高职称低学历在编教师流动意愿相对较低,"留校"意愿显著;政策实施结果带来希望,适应农村生活,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等社会、工作及家庭因素综合决定了是否愿意留在农村。基于此,应通过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设立专项教育基金调整优化编制结构,提高青年教师社会地位,加大农村教师本土化定向培养力度等措施稳定并留住农村教师。  相似文献   

8.
乡村青年教师的留任意愿基本决定着乡村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本研究利用18省35县15048份乡村青年教师调查问卷,对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年工资、社会地位、学校内部工作环境、学校周边环境对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量、学校距县城距离、工作压力、教学效能、职业倦怠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配偶跨县工作、男性、毕业于省属普通本科及以上层次院校、参加过市级及以上级别培训的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更低。为增强乡村青年教师留任意愿,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需提升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及合理性,改善乡村青年教师生活条件与便利性,创设积极且温馨的学校内部工作环境,并关注高能力青年教师职业预期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范勇 《教师教育研究》2023,(5):67-74+28
青年教师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新生代骨干力量,他们的稳定发展事关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1332名乡村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学校支持对乡村青年教师离职意愿的影响机制,分析组织信任与教师组织认同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乡村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整体支持偏弱,乡村青年教师离职意愿较高;学校支持能显著降低教师离职意愿;组织信任与教师组织认同在学校支持与教师离职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降低乡村青年教师离职意愿,需要秉持尊重与关怀原则,充盈个体心境促使乡村教师“留得住”;推进赋“知”与赋能,优化制度环境保障乡村教师“教得好”;遵循信任与协同方式,营造信任文化情境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伍莉 《宜春师专学报》2014,(12):135-139
构建计量模型对影响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在学校地理位置、家庭住址、学校福利、家庭年收入以及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是影响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显著因素;而学生规模和社会压力对教师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就稳定农村教师队伍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构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组织机构、理顺关系,统筹兼顾地抓好风险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安全保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各项职能,有力地推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选择题是标准化试题的主要题型,在高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高.考生能否迅速、准确、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如何提高解题速度,确保做题质量,这就要求考生有合适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下面就2001年高考选择题的多种解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从控制走向协调,以治理代替管理,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美国公立大学一直努力的方向,而加州大学则是将这种努力践行得较为彻底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努力具体表现为加州大学一方面通过与政府签订协约、引入市场机制、寻求校外群体的支持等形式来弱化政府的管制色彩,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治理机构的协调作用,为大学自治提供一系列的缓冲与保护.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8,(3):77-83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海德格尔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作品、艺术和本源的概念层层分析之后,最终发现并没有一个外物可以赋予艺术以本源,而艺术就是自身的起源,这一结果恰恰揭示了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差异性思考。他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到其存在论哲学框架中,把人当作世界讲述自己的一个媒介,唯有如此才能以体验的方式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存在主义艺术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