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内蒙古草场承包制度的概况及草场的退化情况,并对当前内蒙古提出的应对草场退化现象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月臣 《资源科学》2008,30(4):634-641
过度放牧等人类干扰活动是目前干旱、半干旱区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草场保护区,对过度放牧等人类行为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是防止草原退化,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利用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以及相关数据,提出了一种遥感技术和BPNN—CA模型技术相结合建立草场保护区的新方法,并在中国内蒙古锡林浩特草原进行了实例研究。该方法包括:①通过遥感技术监测研究区草原现状,提取覆盖度高,质量好的区域作为种子区;②利用BPNN—CA模型,根据政府规划草场保护区总量要求,模拟建立草场保护区。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取草场保护区,在快速监测草原状况的基础上,能够同时兼顾草场内在适宜性和空间分布合理性,模拟出不同规划要求下的草原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相对于传统人工作业方法更加节约人力和物力,能够有效地为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 年5 月、2006 年11 月、2007 年9 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① 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 年-2006 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 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 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 年的41.50%提高到2007 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 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 户迁移,到2008 年也仅有115 户移出。2005 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4.
草甸退化胁迫下的适应性探讨——以青海省达日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土地退化胁迫下,当前黄河源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牲畜结构不合理,草场尤其是冬季草场严重不足,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突出因素.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于2004年5月、2006年11月、2007年9月、2008年9月对达日县牧户进行了四期抽样调查,分析了高寒草甸退化胁迫下政府和牧民适应措施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牲畜结构方面表现为牲畜存栏数减少;牦牛母畜比例上升.1976年-2006年藏羊存栏数减少60.90%;马存栏数减少了57.78%;牦牛存栏数减少25.96%.2004年以来,成年母畜在牦牛畜群中比例逐渐增加;②在草场利用方式上,表现为转夏场时间提前.5月前转场牧民比例由2004年的41.50%提高到2007年的61.00%.这暂时平衡了冬夏草场的压力,缓解了冬季牲畜草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但这种调整加大了夏季草场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夏季草场的退化.因此,一是要进一步加大草场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遏止草场持续退化的态势;二要结合区域特点,建议以生态补偿形式从相邻省区或饲草(料)基地购入(/调入)草料,缓解草地压力过大的状况;③生态移民方面,移民户数增长缓慢.调查区2003年有105户迁移,到2008年也仅有115户移出.2005年实施以草定畜后,除上红科、莫坝、特合土、桑日麻等乡镇外,其余乡镇超载严重.牧户经济基础差、移民支配生产的能力差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生态移民和以草定畜措施执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升生态移民的经济与生态效果,如何构建搬迁牧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扶持发展畜牧业的替代产业等,仍是近期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退化草地恢复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对黄河首曲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在甘肃玛曲县境内形成了一个长433km“U”字形的第一弯,这里拥有大面积亚高山草甸类草场和沼泽湿地,被誉为亚洲最好的牧场之一,但是,近50年来黄河首曲草地生态逆向演替,草场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弱化。利用黄河首曲玛曲县草地与湿地气候资料和生态观测资料及统计资料,分析研究表明: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环境蠕变。玛曲县降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气温年际变化趋势呈上升趋势,增温速度均大于全国增温速度。草地年干燥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明显趋于干旱化,气候变化是草地生态退化的自然诱发因素,而超载过牧,滥采乱挖,人为破坏,生物链失衡等环境蠕变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人为因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黄河首曲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为此,提出了适应高原草地生态环境演替规律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洛桑加措 《西藏科技》2003,(4):49-50,56
本文对草地退化、沙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讨论我区草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方法有效治理退化、沙化草地。在沙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地上建立人工种草,种草前必须灭鼠,以防沙退化,同时后期管理和保护利用草场进一步施肥和灌溉,清除杂草和毒草,以解决草右矛盾和保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西部草原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吉林省西部的天然草场是我国的优质草场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草场面积在不断减少 ,平均年递减 4 5× 1 0 4hm2 ,而且草场的退化程度逐渐加剧 ,重度退化草场大幅度增加 ,产草量降低 ,草场生态环境恶化。通过对不同年代草场资源调查 ,分析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草场退化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草场综合治理与恢复应采取的政策、牧业管理、生态建设措施。通过对草场的科学利用、合理保护 ,可使退化草场得到改良 ,区域环境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以围栏为主要手段的配套技术体系,在改良双辽县半干旱退化草场所取得的显著效果及效益,对其同类型的草场改良与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藏那曲高效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那曲地区草地的退化、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水平进行了阐述。针对草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改良退化草场,科学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牧民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建立草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和数据库和走高效可持续草地畜牧业发展的道路等为措施的草地生态综合示范工程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0.
草场退化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它易引起土地的沙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文章通过对滦河源区东沟村东草场退化现状的分析,提示了滦河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由于长期的超载放牧,中国的草场资源急剧退化.如何对草场资源这一公共资源进行有效使用和管理保护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公共池塘理论,不合理的草场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不符合当地条件一致的管理制度是中国草场资源退化的主要原因.要实现草场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必须对草场资源进行产权明晰化、加强约束和监督机制、设计与当地条件一致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位处温带内陆,夏季东南季风影响不强,是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的森林,森林草原向亚洲腹地的干旱荒漠过渡的半干旱地区。这种地理位置形成了以草原为主体的生物—气候条件。因此草原植被广泛发育,不仅类型多样,而且面积也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0%左右,是我国草原区的主要部分,所以内蒙古就成为我国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随着畜牧业的日益发展,研究各类草场资源的特性和改良草原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冷蒿草原便是内蒙古的一类重要天然草场。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年遥感影像分析西部干旱区植被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利用1992年1km×1km的FVC指数结合数字地面高程DEM得出比较符合该地区的分类方案,将该分类方案统一地应用于1982年--2000年连续19a的8km×8km分辨率的FVC影像中,得到该地区每年植被分布图。在GIS支持下,计算了1982年--1988年、1989年--1994年、1995年--2000年间的众值图像,利用众值图像之间递减或递增或震荡的数值关系得出近20年植被变化的图像及数据。主要结论:(1)西部干旱区植被总体成增长趋势,不同的垂直地带的增长幅度不同;(2)平原区以植被的增长斑块为主,主要为以绿洲为核心的绿洲增长斑块,植被主要由荒漠植被、荒漠草地转移为绿洲、草甸;(3)平原区退化斑块主要在塔里木河下游和车尔臣河流域以及内蒙古境内的季节性河流东河、西河,在准噶尔盆地周边也有斑块分布,另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部与甘肃张掖、山丹交界处也有较大的退化斑块;(4)高山带植被演变有区域分异特征,改善单元多零星分布在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而退化单元则呈带状或斑块状较集中的分布在昆仑山北坡、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坡,退化类型多位荒漠草原向荒漠植被变化,荒漠植被向稀疏荒漠植被变化。由于高山带地区人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它的演变的存在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应给与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4.
牲畜承包、草畜承包、退牧还草等政策影响下的草场情况都属于超载状态,虽然能通过灰色评价确定其草场状态矩阵,但很难通过比较这些数据得出哪种政策相对较好的结论,为此本文创造性的建立了牛羊对草场的"啃食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以西藏普兰县巴嘎乡的雄巴村为例进行了实证,并得出结论 "牲畜承包制"导致的结果仅仅是局部草场状态退化,"草畜双承包制"导致的则是所研究区域绝大部分的退化,而中央出台的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政策从其执行效果来看,起到了遏制草场恶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草地退化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草场退化、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现存的生态问题和急需开展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有13亿亩草地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1/3,并继续以每年高达2000万亩的速度退化。40年平均产草量下降30—50%。内蒙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4.12%,贵州为30%,陕西、甘肃为36.6%和44.35%,黑龙江的松嫩草原竟高达77.5%,吉林省草地以每年3%的速度退化。最近25年,沙漠化土地则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扩大,尤以农牧交错区为甚,仅内蒙古每年沙化面积就达20万ha。全国草地沙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50%。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DIS NDVI时序数据的青海省草地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亚星  王莉雯  刘闯 《资源科学》2008,30(5):688-693
草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草地退化很严重,全球关注的荒漠化问题也主要是发生在草地上。本文使用MODIS NDVI数据分析了青海全省的草地状况,采用了一种密度分割的草场分级方法,将青海的草场分为10个等级,这10个等级中高一等级所代表的土地单元比低一等级所代表的土地单元草场状况好。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这种分级方法处理的图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青海省的土地覆盖类型和一年内的物候变化规律。青海的草场可以分为3个等级,第一等是优良草场,第二等是普通草场,第三等是退化草场。每一等可以分为3级,第一等第一级的NDVI值在0.8-1.0之间,第一等第二级和第三级的NDVI值在0.7—0.8之间;第二等第一级的NDVI值在0.6-0.7之间,第二等第二级的NDVI值在0.5—0.6之间,第二等的第三级的NDVI值在0.4—0.5之间;第三等的第一级的NDVI值在0.3~0.4之间,第三等的第二级的NDVI值在0.2—0.3之间,第三等的第三级的NDVI值在0.1-0.2之间。本文提出的草地分级方法能够准确地给出冬春场和夏秋场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NDVI值和鲜草产量模型确定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指导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晋陕蒙接壤区土地退化及其治理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子祥 《资源科学》1995,17(5):52-57
本文土地退化主要有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草场退化、此生盐渍化、土壤贫瘠化5种类型。根据土地综合评价值计算,16个县土地退化总面积21955.25km2,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为此,提出了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的治理预测,其中包括治理目标、治理重点、治理措施和治理投资。  相似文献   

19.
李佟  许建宇  陈雪瑶 《科教文汇》2009,(31):225-225
近些年我国草原旅游业日趋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致使草原旅游未来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先是就我国草原旅游概况及我国最大的草场资源拥有地—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简单介绍,进而以内蒙古北部荒漠草原带为例进行草原旅游规划,以求对未来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MODIS遥感数据,针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场生态环境特征,以光能利用率模型为基础与生态模型相结合,研究区域尺度下半干旱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遥感模型;利用草场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光合和呼吸作用出发的NPP遥感模型与从植物生物量和衰败量变化出发的GNPP模型的估算值之间构建代价函数,有效地对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和校正;模型考虑了气温和植物水胁迫的影响,以及时空尺度的差异,并充分利用遥感反演的参数来驱动。模型经内蒙草场MODIS数据、实测数据、相关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参数校正能提高模型估算的精度,且NPP估算精度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遥感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