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传统算法进行驾驶员疲劳驾驶识别,无法避免由于图像质量较差造成的眼睛瞳孔位置和直径无法确定的缺陷,降低了驾驶员疲劳驾驶识别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眼睛与面部表情关联性算法的驾驶员疲劳驾驶识别方法.提取驾驶员眼睛与面部表情特征,计算驾驶员眼睛与面部表情特征关联性概率,克服了传统算法的弊端.实验表明,这种算法能够提高驾驶员疲劳驾驶识别的准确率,取得了令人满意得效果.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的疲劳程度与驾驶安全息息相关。本文以驾驶员人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daboost算法和Retinex算法进行图像处理,结合PERCLOS准则提出双阈值睁闭眼识别算法。利用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疲劳监测系统,实现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驾驶心智游移是源自驾驶员内部认知带来的驾驶分心。为了解驾驶员心智游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600名驾驶员进行了驾驶心智游移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女性、经常在城镇与城市道路驾驶、驾驶经验少的驾驶员更容易发生驾驶心智游移。生理因素(疲劳、睡眠不足)、心情(心情不好)、气温(天气太热)、驾驶时长(连续驾驶超过5小时)、交通(堵车、等红绿灯)是引起驾驶心智游移的重要原因。驾驶心智游移的内容以家庭、工作、情感等与个人相关的事为主。半数以上的驾驶员认为驾驶时发生心智游移会造成危险或损失。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驾驶员驾驶前和连续驾驶不同时间的各个状态进行研究,探究人体疲劳时的生理反应机制,确定司机的疲劳积累程度,防止司机的疲劳上岗与疲劳驾驶。开发了一套简易检测驾驶员疲劳程度的方法,它能够快速、方便、准确地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可以有效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减少该类交通事故的发生。以疲劳问卷为基础,应用视觉暂留理论,结合反应速度与心脑电图分析等手段开展研究,通过设计简易实验并综合利用它们进行疲劳程度检测的方法,确定上岗前司机可以驾驶的时长,并通过心脑电图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疲劳检测逐渐取得人们的关注,疲劳检测技术层出不穷,对预防疲劳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具有现实重要意义。试图从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个生理因素来分析驾驶员是否疲劳,以期为疲劳驾驶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安全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相关数据表明,驾驶疲劳导致的交通事故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60%以上,驾驶疲劳检测也显得尤为重要。驾驶员疲劳检测的方法众多,本文建立了基于图像处理,采用PERCLOS的方法并在Microsoft Visual C++6.0环境下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程艳 《大众科技》2013,(5):124-125
文章从汽车防疲劳驾驶技术的研究现状背景出发,重点介绍了当前汽车防疲劳驾驶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了各种驾驶员疲劳监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后期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4)
自动驾驶被认为是缓解驾驶员驾驶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一项技术,但就目前所能达到的自动驾驶水平而言,还需要驾驶员承担监督者的角色,这会使得驾驶员更容易进入被动疲劳的状态。本文首先介绍了被动疲劳的概念和产生机制,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最后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新潮  严英  甘海云 《科技通报》2021,37(10):38-43
无人驾驶车辆对目标检测算法的实时性和检测精度要求很高,尤其是危险交通场景中的小目标检测尚存在完善.针对这个问题,选用YOLOv4作为基础网络,基于组合剪枝策略对YOLOv4进行修剪.为了在剪枝的过程中不降低检测精度,实验通过大尺度训练与网络添加空间金字塔池化来增强深层特征的提取.剪枝策略通过向信道比例因子添加L1正则化来加强信道级的稀疏性促进结构化的剪枝.然后在通道剪枝的基础上融合层剪枝,把比例因子的最小值对应的层裁剪掉,即YOLOv4-Pocket算法.其平均精度(mAP)提高了 6.05%,模型空间缩小了 99.15%,每帧图像的推理时间缩短了 82.45%.实验结果表明,YOLOv4-Pocket模型更适合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0.
刘新潮  严英  甘海云 《科技通报》2021,37(10):38-43
无人驾驶车辆对目标检测算法的实时性和检测精度要求很高,尤其是危险交通场景中的小目标检测尚存在完善.针对这个问题,选用YOLOv4作为基础网络,基于组合剪枝策略对YOLOv4进行修剪.为了在剪枝的过程中不降低检测精度,实验通过大尺度训练与网络添加空间金字塔池化来增强深层特征的提取.剪枝策略通过向信道比例因子添加L1正则化来加强信道级的稀疏性促进结构化的剪枝.然后在通道剪枝的基础上融合层剪枝,把比例因子的最小值对应的层裁剪掉,即YOLOv4-Pocket算法.其平均精度(mAP)提高了 6.05%,模型空间缩小了 99.15%,每帧图像的推理时间缩短了 82.45%.实验结果表明,YOLOv4-Pocket模型更适合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1.
德国科学家日前开发出了一种监视仪,能及时发现驾驶员疲劳驾驶迹象并给予预警。据了解,疲劳驾驶是当今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了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导致驾驶员疲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永红 《科教文汇》2008,(20):285-285
本文首先阐述了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导致驾驶员疲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引起的人因隐患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核心原因,其表现为驾驶人观察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动态视敏度较差,由视觉特性引起的驾驶疲劳和觉醒水平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纵观近30年,驾驶疲劳检测的方法大致分为车辆状态检测、驾驶员生理信号检测、驾驶行为检测以及驾驶员眼动特征检测4种。前3种检测方法条件要求苛刻、过程复杂,而且和驾驶人因中重要的视觉特性没有直接关联,所以成效不高且不易推广使用。近十年来随着视线跟踪技术的发展,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安全眼动研究以其准确性、可靠性和非接触性成为检测驾驶疲劳的首选。文章就眼动技术在驾驶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有关驾驶疲劳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将其与基于视觉的眼动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了眼动态特征、静态特征和眼动视线特征等3大类5种指标对于驾驶安全的检测方法;同时指出了目前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安全眼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进行交通工程,人因研究和视觉特性研究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的操作车辆就能正常行驶,这离不开车辆获取环境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对车辆进行控制,本文以数据、算法和芯片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分类,并对苏州自动驾驶专利技术的技术分支的代表性专利、重要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9)
驾驶疲劳研究是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研究方向之一,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车辆和人体的操作行为,二是基于人体的生理信号。本文总结和评价了国内外关于驾驶疲劳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驾驶疲劳研究应该朝着定量描述、阈值算法和多指标整合建模方向努力,最后对驾驶疲劳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国内外汽车疲劳驾驶的检测、提醒装置功能单一、疲劳驾驶评价不能实现智能化及缺少防困功能等问题,设计出一套汽车驾驶员防困系统。该系统由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信号监测装置、NI RIO、喷雾器、小型音响、震动靠枕、LED显示屏及防困程序组成。能实现唤醒汽车驾驶员、警示周边行人和车辆,从而实现有效地保障驾驶员、乘客及周边行人、车辆的安全,极大地降低交通事故。该系统不仅安装方便,不用改装车辆就可以适合各类车辆的安装并且可以为不同的驾驶员定制符合其自身的身体特征、心理特征的疲劳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驾驶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态度、风险感知与危险性驾驶行为的关系,采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抽样调查获得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校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验证了提出的理论架构;模型表明电动自行车驾驶员的风险性驾驶行为主要受交通安全态度的影响;驾驶安全知识、风险感知主要通过影响安全态度影响驾驶行为;开展电动自行车驾驶员驾驶知识培训是降低危险性驾驶行为发生频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国内行政单位交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交通事故频发,由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驶,疲劳驾车,违章驾车,存在驾驶陋习等方面,进行归纳,得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高低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知识教育,要培养驾驶员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并建议对驾驶员安全意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今后行政单位行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汽车驾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客观形势,从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面临的常见安全隐患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分析了常见的汽车安全隐患,研究了对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希望给汽车驾驶员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首先从驾驶员检查工作不到位、驾驶员不能保证安全车距、驾驶员驾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常见的汽车安全隐患,其次,从加强对道路交通的设施建设工作、加强驾驶员的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安全驾驶宣传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汽车驾驶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最后又通过结束语的形式总结了运用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对驾驶员安全驾驶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