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17,(21)
通常四轮独立驱动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系统都是基于转矩分配进行的,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各轮速进行转速分配的电子差速系统,利用Ackermann-Jeantand转向模型,实时计算电子差速过程中随着转角角度以及车辆速度变化的各个车轮的所需转速,并分析了转向时转向轮之间的转矩分配问题。在carsim联合matlab仿真中通过多种车辆工况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整车系统动态性能良好,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可以满足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整车电子差速控制与驱动防滑控制集成控制策略。研究开发了一款基于Freescale XS128单片机的轮毂电机整车驱动控制器,根据电动汽车的特殊要求和运行环境,采用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策略。给出驱动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运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设计正确,能满足要求,进而基于试验样车实现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与驱动防滑集成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电动轮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有效提升其可控优势,就要借助车辆转向动力学和驱动力矩分配等方式有效对电子差速进行控制。文章中简要分析了电子差速转向原理,并系统化讨论了融合辅助转向功能的电动轮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汽车转向时稳定性分析阐明了四轮转向的优点。而鉴于轮毂电机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诸多优点,及其功率受结构体积的限制,轮毂电机的应用将使汽车由性能更好的四轮驱动替代两轮驱动,它不但充分利用了地面对车轮的附着力和驱动力,而且结合用直线步进电机控制转向力的汽车转向系统,能更容易地实现全面改善转向性能的四轮转向系统。由于四轮驱动4WD与四轮转向4WS相结合的电子差速计算理论还有待完善,通过对轮毂电机运行的电子差速转向控制原理分析和数学推导,提出了4WD-4WS相结合的逆、同相控制模式的差速计算公式及四轮毂电机驱动结合四轮转向的电子差速实施结构原理。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7)
无人驾驶电动车在转向过程中,转向电机提供驱动力驱动车轮转向,取消了传统的机械差速器,通过控制内外驱动车轮轮毂电机达到差速的目的。ECU根据规划的行驶路径及Ackermann转向模型基于外侧车轮转速确定内侧车轮转速并通过CAN总线传递给MCU,MCU通过模糊PID控制算法控制轮毂电机转速。分析结果证明,该电子差速器可有效达到轮间差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运行学进行分析,建立七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通过七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滑膜理论的转速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根据滑膜控制器和转矩分配模块计算出车辆在稳定运行状态下四个车轮输出的转矩,再根据测量车辆在稳定状态下转向时的侧偏角分别计算出四个车轮的转速。在单线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论文设计的控制策略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探究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对电动汽车电驱动技术长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其中包含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策略的选择分析、电动汽车动力源的要求以及电动机的几种主要调速策略。按照所选择电机的特征,设立了驱动控制系统的操纵模型。基于增量式PI控制算法的理论之上,选择出合理的工程方案,进而择取出PI控制系统主要参数值,设计出系统的主要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8.
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开发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及行驶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具有自适应差速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前轮驱动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四轮电机轮毂驱动控制策略,并在ADVISOR中建立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仿真模型,选择比较符合中国公路行驶工况的10-15工况进行仿真,并对所建立的四轮轮毂驱动下的制动控制策略进行评价。通过仿真得出制动中能量回收效率达到48.2%,能量回收效果较好,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无刷直流轮毂电机的调速性能将直接影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稳定性。针对电动汽车动、静态特性的要求,以电机转速响应迅速且稳定为控制目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整体仿真模型。通过转速外环模糊PI控制和电流内环滞环控制方法实现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对比仿真分析传统PI控制和模糊PI控制策略对电机调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控制能使电机转速响应迅速且稳定,从而改善电动汽车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1.
甘达淅 《大众科技》2012,14(3):129-131
为研究电动汽车的电池和整车的动力性能,建立了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电机及整车的力学和数学模型,基于ADVISOR软件建立了车辆、电池、电机和整车的仿真模型。根据整车设计技术参数进行车辆行驶性能仿真,选取CYC_ECE循环工况,得出了速度和SOC值变化的仿真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动力系统设计可行。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动汽车是主要以电池为动力源,全部或部分由电机驱动的汽车,是涉及到机械、电子、电力、微机控制等多学科的高科技技术产品。电动车辆最早出现在英国,1834年ThomasDavenport在布兰顿演示了采用不可充电的玻璃封装蓄电池的蓄电池车,此车的出现比世界上第一部内燃机型的汽车早了  相似文献   

13.
根据微步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DSP的四相开关磁阻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文章首先对功率变换器及其驱动、电流检测、位置检测和系统电源等硬件电路进行设计,最后搭建以TMS320LF2407为控制核心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实验表明这种控制策略控制简单,能够在低速下有效地抑制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脉动。  相似文献   

14.
蓄电池的问题一直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所以将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过渡期,来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而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核心就是能量控制策略问题。文章首先对于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及不同工况下的驱动模式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中常用的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和基于优化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了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以后研究方向是基于优化算法的对控制策略的多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自行设计6×6轮毂电机全轮驱动样车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以6×6轮毂电机全轮驱动装甲车为模型,根据车轮的垂直载荷、侧偏角和滑移率等参数建立整车动力学方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3自由度装甲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在低速大转角和高速小转角行驶情况下,对零质心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全轮转向装甲车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前轮转向装甲车相比,全轮转向装甲车具有低速转向灵活性高,高速操纵稳定性好的优点。最后,通过实车试验测得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数量的大量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使用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所以电动汽车的研究和使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我国现有的电池技术还不足以支撑电动汽车的远距离驾驶,所以目前对电动汽车的重点研究都集中在电机的驱动控制方面。对驱动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能够不断提高驱动的效率,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的控制。本文从目前经常使用的驱动控制技术出发,从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对驱动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采用电机驱动转向油泵工作,可以实时调节助力的大小,不但节省转向燃油消耗,而且解决低速转向轻便性与高速转向路感之间的矛盾。本文对其自行设计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进行了控制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STC89C52单片机为智能小车的控制核心,采用红外收发管对跑道路线进行检测和识别,电机驱动采用L298驱动芯片,驱动电机从而控制小车前进及转向,采用充电锂电池作为整个系统的供电电源。红外收发管通过电压比较器将检测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通过不同红外收发管的信号作出不同的判断,并控制电机完成小车前进、避障、转弯、超车等相应的动作,本车也加入了无线收发模块,可以通过遥控器,手动控制车辆行进等姿态,本设计线路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对驱动电机转矩和功率的性能要求,研究纯电动汽车主要动力参数的匹配方法;对控制器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分析,同时也完成了双闭环PI调速流程设计。  相似文献   

20.
农用智能差速驱动小车作为现代农业中通用的运载平台,是针对复杂农田环境下运载农业设备的机器人。该小车以ARM Cortex-M4为内核的MK60DN512ZVLL10控制器,内嵌μC/OS-II操作系统,设计差速转向农用小车控制系统。通过面阵式摄像头对路况进行实时采集,将传感器数据送到K60主控器进行循迹控制,结合双轮差速和舵机进行转向控制,并采用编码器及PID+bangbang闭环算法控制小车速度。经实验测试,该小车实现避障、自动循迹、自动停车等功能,可提高小车实际农田路况的行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