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谈惩罚教育     
在现在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教育,社会、学校大都提倡赏识教育,避免惩罚。杜绝体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谈罚色变,放弃惩罚,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它将失去教育力度,使学生思想涣散,行为会随心所欲。应该明白我们所说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等同。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手段,通过惩罚能引起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某些问题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体罚  相似文献   

3.
教育惩罚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施加的惩罚,它是指教师针对学生不符合社会期望或教师要求的思想行为做出的一种否定,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按照社会或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要实现教育惩罚的教育功能,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一、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体罚是对学生所实施的身心上的严重伤害,有悖于伦理道德。二、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1.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但不可否认纪律和惩罚也是达到目的的途径,惩罚可以使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惩罚有促使改过和激励的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  相似文献   

5.
正确面对惩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到惩罚教育就容易使人联想到“辱骂、体罚、虐待”等粗暴手段,其实这是对惩罚教育的误解。惩罚不等于体罚,体罚是对人身的伤害和精神的折磨,而惩罚是一种教育,是对幼儿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它的前提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和信任,目的在于使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过失性行为的补偿而受到教育。如果说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行为的话,那么,惩罚教育对于抑制和规范人的消极行为则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只有两种教育方法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发展。一、惩罚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明富 《文教资料》2009,(7):110-111
教育惩罚是评价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通过惩罚教育,可以矫正学生的行为,对其他学生起到威慑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因此教育主体在实施惩罚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好一项准备、铭记三大需要。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现代教育,方式好像就是赏识教育、爱心教育、鼓励教育,更形象地称之为拇指教育(给学生不断地竖大拇指,夸奖学生)。一提到惩罚教育好像就是面目狰狞的老师对学生的体罚。我想这样的理解都是不正确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惩罚针对的是故意犯错的人。对教育而言,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以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而对学生体罚的定义为直接的肉体打击,罚抄写是变相体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教师教育行为失当现象的一种观念上的矫枉过正,“赏识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方式上的普遍价值取向、教育理论界的主流话语,且有“惟我独尊”的趋势。对体罚行为的口诛笔伐,使得“惩罚教育”也逐渐被排挤到教师们不敢靠近的雷池边缘。但根据学习原理,学生的不当行为是无可避免的。作为对违轨行为的一种处分,惩罚是必不可少的。我赞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惩罚教育?惩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措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把它称为负强化。教育惩罚大体可分为思想和行为两种类型,思想类的惩罚早在我国古代就实行了。例如家长对子女犯了错误后让其当着众人的面承认错误。在当代学校教育中则实行对犯错误的学生扣思想品德分。在班会上作检查,或根据犯错误的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等纪律处分。行为类的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0.
唐国杰 《考试周刊》2012,(45):115-115
什么是惩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对教育而言,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以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所谓惩罚,无非是施以痛苦及剥夺需要。教育中根据需要让被教育者有痛苦的经历及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都属于教育惩罚行为。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目前的教育惩罚大体可分为精神类惩罚与行为类惩罚。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后者如将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请出教室让其反思其过、对做卫生不认真者罚其重做等等。这些惩罚与尊重学生并不矛盾,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惩罚与奖赏一样,是教育…  相似文献   

12.
惩罚行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施加某种影响,使儿童身体或心理产生不快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不快或痛苦的体验,使学生“不当行为”减少或消失,从而最终达到人性之完善的教育行为。当前关于惩罚的相关讨论中,基本认同惩罚在教育中的警戒与教育作用,认为适度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权力。主张惩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有条件的,惩罚应是适度与有限制的。然而由于惩罚实施过程中的非理性特征和对惩罚行为的本质缺乏深入和辩证的理解,实践中容易造成“滥用惩罚”和“谈罚色变”的倾向,使惩罚失去其积极的教育价值和良好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罚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施加的惩罚,它是指教师针对学生不符合社会期望或教师要求的思想行为做出的一种否定,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按照社会或教师所期望的方  相似文献   

14.
劣性惩罚,是指学校组织或个人采用不当手段,试图消除受教育者某种行为的劣性管理方法。由于这种惩罚的随意性大、使用方便且能短暂地控制和减弱学生的某些消极或不良的表面行为,因而不少教师将其作为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一种经常性手段。本文试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对劣性惩...  相似文献   

15.
绿色『惩罚』例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该不该对学生实施惩罚,如何对学生实施惩罚?这是当今大力提倡"成功教育""主体教育""赏识教育"背景下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就教育惩罚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惩罚能教给学生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对于如何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行为,教育界已有许多典型的范例,这种"绿色"惩罚充满了丰富的教育哲理和人文情怀,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该不该对学生实施惩罚,如 何对学生实施惩罚? 这是当今 大力提倡“成功教育”“主体教育”“赏识教育”背景下教育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就教育惩罚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的惩罚能教给学生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一种手段。对于如何处理学生的种种问题行为,教育界已有许多典型的范例,这种“绿色”惩罚充满了丰富的教育哲理和人文情怀,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用人性的感化让学生翻然醒悟 无论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中的不当惩罚事件频发,加之人们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片面理解,误解、误用了自由的理念,导致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质疑,甚至受到了抵制,并过度强调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其结果往往是教育的失控,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偏差不敢使用惩罚,学生无约束的放纵,学生行为失当现象频发,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自由绝不意味着放纵,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基础是尊重规矩,懂礼仪,学生需要引导其行为,使其健康、和谐发展。教育惩罚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矫正学生行为,实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自由发展。惩罚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对学生的自由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可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中的不当惩罚事件频发,加之人们对西方自由主义的片面理解,误解、误用了自由的理念,导致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受到了社会和家长们的质疑,甚至受到了抵制,并过度强调学生个体的自由发展。其结果往往是教育的失控,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偏差不敢使用惩罚,学生无约束的放纵,学生行为失当现象频发,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自由绝不意味着放纵,学生自由发展的前提基础是尊重规矩,懂礼仪,学生需要引导其行为,使其健康、和谐发展。教育惩罚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矫正学生行为,实现学生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自由发展。惩罚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对学生的自由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可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9.
惩罚是对违纪学生的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从而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教育方式,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是一种硬性教育。惩罚也是一种施爱教育,它和所有的教育一样,都是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的,只不过惩罚是一种特殊手段的施爱教育罢了。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说服教育为主的柔性教育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一种教育手段。一、惩罚教育的原则惩罚作为教育方式的一种,手段特殊,既要使学生在惩罚中得到进步和提高,又不至于因惩罚而积聚愤恨情绪,以致伤害学生。所以,教师在使用惩罚教育时必须谨慎行事,掌握几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中的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学习反馈 惩罚针对的是儿童违反行为规范的过错行为。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注意到,“惩罚也是过失的自然后果”,作为对过失或过错行为的一种反应方式,教育中人为的惩罚实际上是对自然式惩罚的替代,它与自然式惩罚一样,都是对过错行为的反馈。这种反馈一旦与经验的来源以及学习相联系,便具有了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