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1 毫秒
1.
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业生产不仅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而且在加入啪后,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北岗地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的主要问题是主渠道不畅通;最大的瓶颈是建设维护水利设施的投入少、投工难;最难啃的"骨头"是水利条件较差、干旱严重的局部区域;最棘手的矛盾是水费收取和水价确定问题;最急需研究的是如何做到多部门效益的最大化。鄂北岗地区域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坚持把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水利条件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多渠道融资,倾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坚持依靠基层组织,依靠广大群众,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兴水的路子;坚持兴水与节水并重,建设水利工程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并举;处理好供水、管水、用水的关系。鄂北岗地水利建设应从加快推进引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启动实施鄂北岗地东西高干渠、唐东补水、长山泵站等三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疏浚和修复干、支渠为重点,全面恢复各灌区灌溉能力;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护;强化基层组织责任,教育组织农民群众,全民兴水,全面节水;争取把鄂北岗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为全省水利建设的战略重点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之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之需。建国初期,贵州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之下,通过整修和恢复原先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兴建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对我们今天农田水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条件下如何更好的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有限水资源充分合理持续可利用和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抗战期间,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治理水害、坚持抗战,晋察冀边区政府制定农田水利建设条例和暂行办法,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边区农业发展和粮食增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8500农     
田水利;;基本建设;;构想;;思路总结了朔州市多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  相似文献   

9.
税改之后,国家从乡村基层退出,乡村水利体制经历了市场化的改革。然而,由于水库或泵站与个体的农民无法对接,大中型水利设施的效益日趋退化,农民转而依靠堰塘、水井等小型水利。效益退化的公共水利设施特别是渠道由于长期闲置而被毁损、私分,抗灾能力低下的堰塘和水井则日益增加,并获得自上而下的大量补助。农田灌溉水源的上述演变可以被归纳为"用进废退"。仅仅依靠加大投入并不足以缓解水利困局,让国家权力适度介入农田水利的组织、统筹与协调,理顺农业用水机制才是未来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提高农村综合生产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农村农田水利供给不足,本文分析了农村农田水利供给短缺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对保障农村农田水利设施的持久供给具有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业问题,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颁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人民大力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开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业的兴衰,而农民群众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与应用的主体,他们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农田水利建设事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大批有文化、善管理、能创新的综合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我们要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农村水利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田水利市场化改革陷入困境的最重要原因是国家的退出及农民合作的瓦解。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公私合作,成立合作组织,构建有效的市场化竞争机制,制定三个层次的规则四点建议,解决农田水利市场化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两广南部沿海及海南地区农田水利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农业垦殖,并成为当时广东主要的产粮区和输粮区之一。但由于分散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农田水利建设又受到严重制约。探讨这一时期两广南部沿海与海南地区农田水利经营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步伐,是发展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本文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它是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圈地运动改变了英国当时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对农民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是一批农民流离失所的祸首,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农民翻身的机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核心是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圈地运动时期的英国虽与我国在历史条件、社会形态、社会环境等方面有较大不同,但其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实现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民政府的积极倡导是抗战前后西北农田水利兴起的重要因素,1929年前后西北大旱灾的刺激是直接诱因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既给它拭是供了机遇,又决定了它的被迫性和局限性。抗战前后西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不仅缓解了1929年大旱的灾情,引发了内地金融界的投资兴趣,提高了战时西北大报方农业的抗灾能力,而且开启了西北农田水利近代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20.
1927—1937年,河南省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疏浚开挖了一些井泉、渠道,改善了局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社会动荡、财政困难、机构重叠、法规缺陷及重视不足、破坏严重等原因,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