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泽东一直把新闻媒介看作“最好的东西”。他之所以把新闻媒介看成“最好”、“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东西,就是因为新闻媒介同“革命”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早在68年之前,毛泽东就这样明确地提出了报刊同革命的关系。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关于在社会舆论上实行对敌人一律和对人民允许不一律的方针,是毛泽东为社会主义中国规定的出版自由(即新闻自由)的立法基调。“五·四”运动之后的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他主张实行改革,以外争国权,内图民权。他说,各种改革,一言以蔽之,由强权得自由。在以后的实际斗争中,他主张通过流血斗争从反动政权夺取自由。由此开始,毛泽东明确地把自由、报刊同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在1925年他写的《<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体现得异常鲜明。他说:“为什么出版政治周报?为了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3.
随感杂谈是一种务虚式富有文采的短论。广义地讲,也可称之为杂文。在毛泽东光辉战斗的一生中,他一向十分重视这类评论文体的应用与写作。早在青年时期,为了从事革命运动,宣传革命思想,在他主编出版的《湘江评论》、《政治周报》等报刊上曾经辟设了“湘江杂评”、“放言”、“反攻”等引人瞩目的短论专栏,不断发表由他撰写的杂谈、随感式的精悍短小的言论,或针砭社会锢弊,或倡导妇女解放,或揭露帝国主义阴谋诡  相似文献   

4.
《中国青年》周报创刊伊始,围绕中共的政治纲领确立了宣传主题,宣传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国民革命摇旗呐喊,在思想文化斗争中冲锋陷阵,为促进青年进步献计出力,引导大批有志青年走向中共倡导的革命洪流中.  相似文献   

5.
杨莲霞  戚睿群 《传媒》2024,(4):81-83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舆论阵地。本文从《向导》周报的时代背景、主要宣传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探析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向导》周报将党的理论宣传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党的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党报创办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报刊活动在毛泽东同志早期的革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同志和其他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一样,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起,就十分重视做革命的宣传工作,和进步的报刊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直接主办过《湘江评论》《政治周报》这样一些我国革命初期的重要刊物。毛泽东同志在主办这些刊物的活动中,那种高度的政治思想原则、战斗的风格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因此,我们今天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早期报刊活动,对于研究我们党的报刊发展,继承和发扬党的报刊的优良传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上海周报》(1939-1941)是"孤岛"时期上海地下党中共江苏省委文委为重建抗战宣传阵地而创建的综合性刊物,在宣传抗日救亡、争取抗战力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周报》刊登了近800则图书广告,这些广告或反映出版信息,或强调图书特色,或预告新书市场,内容覆盖面广,体现了强烈的救亡和反侵略色彩.作为传播媒介,《上海周报》图书广告不仅有促进销售和塑造品牌的作用,还重点宣传抗战思想,为抗战鼓与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生同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就投身于新闻实践活动。1918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7月,毛泽东主编《湘江评论》,后又接手主编《新湖南》。在新闻实践活动之外,毛泽东还开始从理论上探索新闻对于社会的作用。1925年12月,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着重从报刊的使命等方面阐述了革命报刊的性质和任务。抗日战争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战争环境,毛泽东以其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多次撰文或题词,指导党的新闻工作。他继承了…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档案馆馆藏的这本《政治100课》课本,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公开出版的课本。是一份宣传抗战,宣传马列主义,联系群众,坚持斗争的革命课本。 这本《政治100课》课本为64开本,共142页,仿宋体字,字体竖排,毛边宣纸石版印刷,但有黄白两色之分,这也说明在当时抗战物质条件极端艰苦,整齐完备的纸张难寻。该书字大行疏,短小精干,体积虽小,内容包容量却大,墨色纯正,页码齐全,实为不可多得的革命历史档案珍品。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积极报名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认真聆听了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学讲座,系统学习了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在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潮中,他学以致用,将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习的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相结合,先后创办《湘江评论》,改组《新湖南》,指导《女界钟》出版,创办平民通讯社,发动和参与政治运动,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青年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学新闻干新闻的这段学以致用实践活动,奠定了他在一生革命生涯中娴熟地借助新闻舆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指导工作的能力,成为当代青年新闻学子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编辑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出版物要有明确的出版宗旨、依靠群众办报办刊、要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培养、刊物要同时兼顾形式与内容等。毛泽东的这些编辑思想,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新湖南》、《政治周报》和延安《解放日报》的改版中得到了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着毛泽东的新闻实践,并在不同的革命时期,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毛泽东的新闻作品中洋溢着浓烈的革命性、党性以及实事求是的新闻精神,他对于新闻语言的运用也独具匠心,形成了自己鲜明、深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新闻、不闻、旧闻"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对外部宣传的一种策略思想。他认为,新闻报道要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要根据政治需要而不是新闻价值来进行取舍。有些新闻需要抢时间,及时报道;有些新闻要暂时放一放,有了发表的好时机,再放出去;还有一些新闻,则是不能发表的。毛泽东要求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报纸、通讯社要对新闻要有所选择地报道,根据斗争需要或急、或缓、或舍。  相似文献   

14.
鲁红梅 《传媒》2021,(20):85-87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机关报,在其办刊的五年中一直都是我党进行舆论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不仅向群众宣传了我党的路线、方针以及政治主张,而且在鼓舞民心、凝心聚气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对《向导》周报的编辑和宣传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向导》周报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与其编辑及宣传策略是分不开的,值得我国当代媒体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宣传观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行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他把新闻工作者也看作是宣传人员。他认为,共产党宣传的成功,原因不是别的,首先在于共产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党的理论和政策,是为经济上贫困、政治上受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谋解放的,因而他们"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毛泽东对宣传进行研究的结果,其代表作是《反对党八股》。  相似文献   

16.
中共满洲省委是党在东北地区最高领导机构.为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共满洲省委组织出版了机关刊《满洲通讯》和《满洲红旗》,还有指导工人运动的《满洲工人》,以及《工学会期刊》《店员之声》《政治文艺》《斗争》等,这些革命刊物为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揭露反动军阀的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东北地区的党的出版史料研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需要媒介的理论表述、系统建构和舆论宣传。100多年来,我们党在各个时期创办了大量革命报刊,《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中央级政治机关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是中共早期创办的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刊物。本文对《向导》周报201期刊物进行梳理分析,从《向导》周报的人员组成、编辑风格等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思考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不朽论著。他在《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作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文艺工作,要达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同敌人作斗争”之目的,文艺工作者就应该解决好“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  相似文献   

19.
1959年年底,中共江苏省委指示新华日报,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进一步提高宣传报道的政治质量。两个多月来,报社编辑部同志根据省委指示的精神,着重检查了一年多来工农业生产和文教等方面的报道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自觉性。明确地认识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宣传毛泽东同志的不断革命思想的重大意义。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宣传毛泽东同志的不断革命思想,就是要宣传毛泽东同志(?)马克思、列宁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创造性的发展,就是要以宣传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宣传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指导思想,时时刻刻站在政治思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他在革命的一生中,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手段,并亲自参加新闻工作的实践,写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是无产阶级新闻写作的典型范例,达到了鲜明的政治观点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新闻文风的鲜明特色。毛泽东同志的新闻作品主要包括新闻消息和新闻评论,本文只就他的新闻消息的写作特色试作赏析。毛泽东同志的新闻消息的写作有着多方面的特色,主要可概括为: 篇幅短小 简洁明快 毛泽东同志写的新闻,很少超过千字,多是一、二百和三、四百字,如《爷台山战事扩大》203字,《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78字,《我军解放郑州》150字。特别是《南京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